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573章 让阿济格如猪一样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573章 让阿济格如猪一样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淡淡一笑:“有的吃就不错了!挑什么挑,真以为自己是王爷?朕承认你是王爷了吗!就算是我大明真正的王爷,朕赐予的饭食,也没谁敢不吃的!”

“本王不吃,你是在羞辱本王!本王就是饿死也不吃!”

阿济格傲娇地转过了头。

“那你就饿死吧,朕看着你饿死,这样挺好,免受凌迟之苦,也算朕给你的恩典!”

朱由检回了一句。

阿济格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一时不由得又看了一眼自己的饭食,然后看向朱由检:“朱由检,本王好歹是大清王爷!你不能这样对待本王!”

朱由检笑了笑:“你之前有句话说得很对,朕不是好皇帝,朕没什么仁心。”

朱由检说着就伸出自己的手掌来转了转,对阿济格说道:“朕就是个狠毒的君王!朕很喜欢用卑劣残暴的手段解决敌人!所以,朕这双手掌染了很多人的血,不乏我汉人中的王公贵族!所以,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想让朕好好对待你?你在本王眼里就是一贱货!我大明子民随便一个乡野村夫也比你高贵许多,你在朕眼里就是一头猪,随时待宰的猪,朕给你吃一点猪食,是怕的以后宰杀你的时候不够割的刀数。”

说完,朱由检嘴角微扬。

阿济格看着朱由检的脸有一种坠落冰窖之感。

朱由检抬了一下剑眉,也继续盯着阿济格,他自然也很想知道阿济格能不能做到绝食而死。

如果阿济格不能,那事情就好办,朱由检已经让东厂的人在这猪食里加了一种叫做福寿膏的特别佐料,只要阿济格吃了,就不愁阿济格将来不会说出建奴更多的秘辛。

就在朱由检真以为阿济格要绝食而死的时候,却突然看见阿济格把头伸进了猪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朱由检见此笑了起来。

……

在博尔惠的援军到来之前,明军彻底歼灭了阿济格的两万余清军。

除了阿济格被俘外,被俘的清军还有一千余人,这些人都将被押回淮安的集中营进行劳役。

而战死的清军则被全部枭首用水泥浇筑为京观立于战场发生地,并立碑撰文以纪之。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清廷山东提督博尔惠部的清军还没有离开海仓城,不是博尔惠不想离开海仓城去援救阿济格,而是博尔惠到现在还没有击退高伟率领的明军一个千总部。

当博尔惠的哨骑得知大量明军往海仓而来且见到少数几个从洚水河潜回来的阿济格麾下残余清兵带回来的消息后就将阿济格部全歼且阿济格被俘获战死的消息告知给了博尔惠。

而博尔惠因此毫不犹豫地立即撤离了海仓,回了潍县。

明军倒也没有再追击,不是明军畏敌,而是明军现在也因连续作战而疲惫不堪,另外潍县乃建奴现在防守的重镇,且潍县素来就是山东富地,多名门士族,光是能集中起来的乡勇就不下数万人,明军现在自然还不能贸然前去。

何况,大明现在的北伐重心是在关外,后勤也主要是保障辽东方向,这也就注定明军现在暂时还不能在山东有更大的动作。

……

“什么,英亲王被俘或阵亡,六万余兵马全军覆没,仅山东提督博尔惠因为负责粮草运输与其部全身而退!”

多尔衮听到满清兵部尚书张存仁的汇报后非常震惊,整个人当即茫然无措起来,突然直接把面前的一瓷瓶抱起来摔在了地上:“他阿济格干什么吃的!十余万大军,本王也没让他一定要拿下登州,只是试探性攻击,顺便加强一下济南、德州一带防御,避免明军将来可直接威胁保定、天津!结果他直接葬送了我六万兵马!这可都是我大清最忠实的一批包衣奴啊!”

多尔衮说着就激动地咳嗽了起来,然后突然一口鲜血飙洒了出来。

张存仁见此忙跪了下来:“王爷息怒,都是奴才等无能,未能及时料到他朱由检会来登州,会如此善于设计,竟鲸吞我大清六万兵马!”

范文程也忙跟着跪了下来:“请王爷息怒!大司马所言极是,都是奴才等无能,早该想到英亲王勇武可嘉然谋略稍显不足的,却未能及时劝谏王爷,是奴才等失职,请王爷治罪!”

范文程的话让多尔衮很满意。

因为从一开始坚决让阿济格率兵去登州的就是多尔衮自己,多尔衮的如意算盘是阿济格一定会拿不下登州,但自己却可以以此为借口治罪于阿济格,然后加强自己的权威,除掉一个在满清权贵中威胁自己地位的人。

但多尔衮没想到自己玩脱了,阿济格虽然被自己害得落入了明军手里或阵亡,但也把整个局势搞得更加糟糕,自己要想再凑齐六万兵马谈何容易,毕竟人又不是韭菜,割了一茬就能马上长出来,尤其是训练有素且对大清足够忠诚的人。

不过,多尔衮还是有一些胸怀的,不由得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这事是本王失算在先,本王就不该让王兄领兵,另外,明军已经全部装备有米尼枪且改了战法,而不是以燧发枪为主,是本王推测有误,本王会向万岁爷上请罪折子。”

多尔衮说完就敛了一下额头,因为大明军队现在的军队在通过阿济格派回来的清兵口述后所体现出的强悍让多尔衮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样的军队。

多尔衮看了一眼定南王宁乐水一眼,更加无奈。

宁乐水则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他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多尔衮最终还是把对明军的判断失误责任揽于自己身上。

当然,这也让宁乐水更加敬佩多尔衮起来。

不过,多尔衮不是不想把气发在宁乐水身上,责怪宁乐水误导了他,也不是不想杀宁乐水来泄愤,而是因为多尔衮想到自己的大清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人了,自然也不能像才入关那会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而且多尔衮也知道这事也怪不着宁乐水,因为宁乐水就是一个近卫军普通二等兵,能知道多少。

另外,多尔衮不得不承认宁乐水在所表现出的训练能力和对命令的服从能力和觉悟已经超过自己八旗兵中的很多中下层将领。

尤其是宁乐水所率领的火器营在镇压蒙古部落时所表现出的战斗力,自己如果杀了宁乐水实在可惜。

这些都使得多尔衮没责怪宁乐水,反而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

这里面既是多尔衮理智的体现也参杂着无奈。

而多尔衮现在更多的是在想明军到底有多可怕,自己大清到底还有何应对之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