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394章 设立理藩院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394章 设立理藩院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在淮安和河南、山东等地的皇庄内部蓄有大量的民兵,这些民兵皆以北方来的流民为主,家家刚分了田地,又受过朱由检皇庄内部的教育,所以对朝廷和朱由检是足够忠诚的。

朱由检调集这些民兵去江南维持治安,无疑可以加强他对江南地方的掌控。

眼下,朱由检在各大皇庄的民兵合计有上百万,而各大皇庄内部皆是对朱由检最为忠诚的屯户,所以皇庄的治安是最不用担心的,完全可以抽调五六十万民兵组成巡防营去江南维持治安,再加上在江南的农民军,撒下八十多万官兵在江南,不愁不能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当然。

朱由检也有别的考虑。

现在农民军在江南替自己收税已经有三年,难免不会有一些农民军将领被当地权贵士绅拉拢而迅速腐化。

然后,渐渐的,农民军就会成为这些江南权贵士绅的看门狗。

所以。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朱由检也觉得很有必要接着如今这个维持江南治安的机会,调自己的皇庄体系之民兵和警务兵组成巡防营去江南。

这样一来,巡防营就可以制衡农民军,也可以说是监督。

而农民军也可以制衡和监督巡防营。

在名义上则是农民军负责收税,巡防营负责维持治安。

但无论如何。

农民军和巡防营现在都是朝廷官府的人,朱由检让江南增加这两股势力,皆是在加强中央朝廷对江南地方的统治。

这里面有帝王的制衡之术。

也有帝王的集权之术。

“陛下圣明!各大皇庄的警务兵和民兵如今训练三年后,大多训练有素,不利用起来实在浪费,而近卫军和皇庄体系的人才是最信得过的,近卫军的退伍官兵即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再上战场,自然不能养闲,就应该转为地方担任要职,以增强我们对地方的控制。”

蒋德璟附和起来。

朱由检则道:“巡防营归在兵部下面,设一个总督挂兵部左侍郎职衔,管理巡防营总司,这个人选,你们议一议,选谁比较合适?”

这时候,兵部尚书张凤翔禀报道:“臣认为近卫军第六镇总训导官阎应元合适,此人在崇祯十七年应天子诏入伍近卫军前曾任过江阴典史,乃属于地方小吏,而这次江南之乱中,多为地方小吏在勾结外寇,以臣看阎应元应该更加了解胥吏与地方乡绅的关系,以及捕盗擒盗等事,故而臣推荐阎应元。”

阎应元是与原有历史上死守江阴到最后壮烈牺牲不同,如今的他已成了帝国近卫军中的一员战将。

但因为到底是典史出身,在这个历史上又没有江阴保卫战这样的壮烈守城战加成,所以,在这个时空也就显得那么声名不显,也就还是跟在周遇吉等老资格将领后面建功立业,如今也还是慢慢地升到了一镇参将。

当然,虽然这个时空,很多人不知道阎应元。

可朱由检倒是知道的。

所以,朱由检点了点头:“行,就让他担任兵部左侍郎总督江南巡防营总司,全面负责南直隶与浙江诸府治安,各巡抚州府县官予以配合!”

“遵旨!”

蒋德璟与张凤翔回了一句。

“接下来,说说这治安怎么维持的事,怎么严打。”

朱由检说着就看向蒋德璟:“朕大致说一下朕的想法,你们内阁与翰林官组织一下文字,以书面形式写在圣旨上,下发给阎应元和南直隶与浙江等官员。”

“是!”

蒋德璟听后立即嘱咐将值班的翰林侍讲学士叫了过来。

而这时候。

朱由检则开始说道:

“现在是特别时期,我们的目的是恢复秩序,所以此时容不得丝毫仁慈,因为我们每多耽搁一刻,就会有许多江南百姓死于非命!所以,朕宣布,在朕下旨结束严打期间:

“对于国人中的不法者:若抢劫者,巡防营要见而杀之!若当街对妇孺儿童施暴,也要见而杀之!若杀人越活,更要见而杀之!烧房毁坏工程,见而杀之!皆不必审问或押到淮安劳改,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对外番也是一样:带武器者皆杀之!不肯着汉服者皆杀之!不肯言大明官话或吴语者皆杀之!不带武器,且着汉服、言大明官话或吴语者,也拘押,全部押解至淮安!

另,下旨各舰队包括郑氏船队,立即对沿海进入大明七百里海域内的各外番大小船只,发出通牒,立即到南京江面接受检查与登记,违者以非法入侵大明领土之罪进行严惩,皆诛杀之!船上货物与财产,大明官府不对其有保护义务,水师将士可任意取之。

下旨设立理藩院,同集中营,关押这些外藩,理由是以后凡是来我大明之外番皆需到各巡抚下设理藩局登记造册,获得申请入境证明与居留证明,并承诺遵守大明律法以及大明各族风俗习惯,否则皆视为非法入境,轻则扣留并驱除出境,重则斩立决!”

朱由检说完就看向蒋德璟等人:“诸位辅政大臣,可有要补充建言的?”

蒋德璟沉默了一会儿,他不得不承认陛下这个所谓的“严打”是真的很严,而且尤其是对外番,简直可以说严到几乎是要杀了所有大明境内外番的节奏,因为基本上外番来大明就没几个不带武器不保持原有习俗的。

但蒋德璟知道朱由检这样做的深远意义,所以,他也就没有多言,回道:“臣没有,陛下圣明!”

张凤翔等也皆如此回了一句。

“陛下!臣认为不可!不可如此对待外番,我大明当以仁治国,当修睦与邻,本国刁民自可严惩,岂能辱外番以失我天朝风度?!”

这时候,翰林院侍讲学士匡兰馨这时候突然站了出来,禀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