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322章 与民争利?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322章 与民争利?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但问题是,怎么查。

这事只能让东厂来办。

朱由检先把东厂的王之心传了来。

东厂是负责内部情报调查的。

所以,这种事如果是人为的,那么第一个问责的就是东厂。

“海州港三十万匹织品被烧,此事大有蹊跷,你们东厂有没有事先察觉?”

朱由检语气森严地问了一句。

王之心吓得满脸大汗,心想陛下明显是在怪自己东厂不作为,也就忙道:“陛下容禀,臣已经得到海州东厂密探用飞鸽传回来的密报,此次织品被烧之事发生的太过突然,东厂方面也就还没来得及反应,不过,据海州的东厂密探说,事发之后,现场找出了短刀,而仓库内部是严禁带短刀的,臣推断,此事定是人为,而且幕后之人肯定是派的死士提前打入仓库内部,蒙混过关后就点燃仓库然后自杀!”

朱由检听后说道:“这件事东厂必须严查!敢烧朕的织品,朕要他拿十倍家产来补!还要他的项上人头!”

“是!”

王之心回了一句。

“陛下,外面有大批文官跪谏,言请陛下撤掉织造局,这是他们的奏本。”

王承恩这时候突然来到朱由检这里,且把一沓奏本捧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冷着脸回了一句:“既然是要撤掉织造局的奏本,那朕就不看!”

很快,蒋德璟走了来:“陛下,户部和户科以及国税局的官员都到了,请陛下摆驾政事堂,廷议商税改制之事。”

朱由检点了点头。

蒋德璟看了朱由菘和王之心一眼,顿时也明白皇帝陛下为何一脸严肃,也就忙道:“想必陛下已经知道了海州织品被烧的事,臣还只以为有些织造大户出身的官员最多只是上个奏疏闹闹,却没想到他们竟直接烧了织造局的织品,不可谓不胆大妄为!不过,陛下,以臣看,这说明朝廷要想增加国库收入的改革举措所遇到的阻力还是很大,这些权贵士族们明显不肯轻易罢休。”

“爱卿怕了吗?”

朱由检突然停下脚步,问了一句。

蒋德璟怔了一会儿:“前线将士尚敢为国事死,臣亦有何惧!”

朱由检笑了笑:“大明积重难返至今,皆因张江陵之后再无敢革新除弊之铁腕首辅,爱卿当担之!”

蒋德璟听后心潮澎湃起来:“臣谨记!”

接着。

朱由检便和蒋德璟一起来到了政事堂。

一来到政事堂,朱由检就看见了来自户部、户科以及国税局的一干文官。

但朱由检刚来到政事堂,户部郎中康由贵立即拦在了朱由检面前:“臣户部郎中康由贵启奏陛下,朝廷设织造局乃与民争利之政,大明要长治久安,朝廷就当轻徭薄赋,舍利于民,而非一味巧取豪夺!臣如今斗胆直陈,万望陛下采纳啊!陛下!”

康由贵声情并茂地说了起来。

“拖下去,杖毙!”

朱由检直接说了一句后。

康由贵听后大惊,忙喊道:“陛下,臣皆是肺腑之言啊!”

“今日议的是商税,是谁给你的权力妄议他事!我看你分明是对朝廷不满,对朕不满,欺君罔上!”

朱由检说后就直接坐在了龙椅上。

大明文官素来多嘴炮,喜欢在各种事务上都插一句嘴,甚至还喜欢在廷议上说别的事。

总之没有原则,唯一的原则就是拼命维护自己士大夫的利益。

这康由贵也不例外,而且明显是权贵士族的代言人,似乎不撤掉织造局,他就不罢休一样。

在场的文官皆没有说话,但都倒吸一口凉气,暗想陛下明显今天脾气暴躁,自己这些人还是小心点为好。

也因此。

整个政事堂气氛显得非常的压抑。

朱由检一脸严肃地问道:“商税的事,议的如何?”

“臣等议定的结果是商税以十税三来征收,臣核算过,按照十税三来征收,较为合理,朝廷能有增加大量税收,但又不影响商户经商之热情。”

蒋德璟回禀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就按照十税三的比例来征收。”

最终,朱由检与这些参与商税改制的官员们确定在明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崇祯二十年正月初一开始实施。

眼下已经是十一月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筹备,自然是来得及的。

……

“快看!海州的大火已经登报了,这下我们就等着郑家的人去找怀宁侯家的人提货吧。”

徐霖将报纸递给了林云京。

林云京看了后,也笑了起来:“希望朝廷能够明白,想要争我们权贵士绅的利,那是门都没有!”

“唉,陛下还是低估了权贵士族们的手段,他们既然敢在背地里支持洪承畴的清军,自然也敢在背后里用别的手段坏朝廷的大事!如今只是烧个织品,将来说不定也会来个落水之患。”

户部尚书倪元路此时也在《大明日报》刊发的报纸上看见了关于海州仓库失火三十万匹织品被烧的事。

而倪元璐朝中老臣自然不用多想就猜到了这事是谁干的。

自然,倪元璐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倪元璐所说的落水之患自然是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都掉到水里去并因此染病而亡的事。

虽然到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两位皇帝是因落水而亡。

但现在朝中的官员也难免不往这方面去想,认为这里面有更深的原因。

对于朱由检要革新改制的事。

文官集团中既有如蒋德璟一样坚定不移地支持皇帝陛下的激进派,也有中立者与反对派。

而倪元璐算是中立之人,也就只是担心一下陛下的安危。

不过,吏部尚书李遇春作为反对派,则是巴不得看见这样的事发生,不由得感叹道:“陛下还是太天真了,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人家唆使几个已经收买的文官跪谏是给你面子,让你有个台阶一下,好知难而退,要是不配合,只怕将来烧的不是仓库,而是陛下的寝宫了。”

“照这么说,陛下再这样下去,会发生不测之事?”

吏部左侍郎刘成治颇为惊慌地问了起来。

李遇春道:“倒也不会,朝中不乏忠贞之臣,当会谏阻陛下的!”

……

“陛下,臣刘宗周斗胆直陈,革新改制当以德化为先,而不能强来,如今外面所跪文臣所跪谏之事,还请陛下应允啊!”

左都御史刘宗周此时就因为文官跪谏之事求见了朱由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