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294章 帝国双壁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294章 帝国双壁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陛下,杀虏军、破虏军这些农民军与洪承畴的大军彼此打得十分激烈,郝摇旗于八月二十六日于芜湖投降,结果投降后被洪承畴下令全部屠杀掉,而接着在当涂,李来亨血战洪承畴大军七昼夜,本人失踪,其部全部殉国!而洪承畴因此悍然下令屠当涂!”

“等洪承畴部大军到了大胜关,与关城内士族勾结,里应外合之下,大胜关不战而破,守将田见秀被迫自杀。”

“因此,等到江宁城时,回撤至江宁城的李成栋为避免城内士族又里通外敌,提前屠了城中士族满门,只有两三家在朝中有人着得以幸免,但也被严密监视了起来。”

淮安。

吴孟明向朱由检禀报了关于洪承畴部清军动向的情况。

朱由检听后点了点头,又问着吴孟明:“现在江宁城有没有被清军攻破?已经防守几日?枢密院预计李成栋还能守江宁城多久?”

吴孟明忙回答道:“还没有,李成栋守得很顽强,再加上城中民众,在我锦衣卫前天走之前,已经坚守一旬又三天。”

枢密院枢密使刘肇基回道:“根据锦衣卫提供的情报,以及李岩的守卫意图,江宁城估计还能再守半个月。”

朱由检听后点了点头,又问:“李岩可透露他们还有什么困难?”

吴孟明继续回道:“他们希望朝廷能派一艘战船去长江支援,既防止清军从水路攻击,也可以通过水路运粮和军械去江宁,如此便可长期固守江宁到南京的防线,从而避免南京城遭到建奴破坏。”

“枢密院打算如何票拟?”

朱由检又问了一句。

按照朱由检设定的最新制度,军政由大都督府总揽,而关于军政的奏疏自然是由大都督府的指挥机构枢密院负责票拟,即提出相应策略。

“枢密院的意思是让休整的第一舰队派战船去江宁一带布防,并运粮草与军械给江宁守军,并炮轰清军,尽量帮助李岩等兵马在南京城外挡住清军。”

刘肇基回道。

“准!”

朱由检回了一句。

这时候。

张凤翔递了奏疏到朱由检面前来:“陛下,因郝摇旗投敌又被洪承畴屠杀一事,李岩等人分别上疏,愿替郝摇旗受罪,并请朝廷允许他们戴罪立功!”

朱由检听后,笑了起来:“居然会分别上疏,看来这些农民军里也有心思缜密之人,而且还颇识大体,只怕就是李岩,批复他们,朕允许他们戴罪立功,且有功必赏,闻田见秀自杀殉国,着追封少保、左都督,追谥武顺,李来亨血战当涂,下落不明,着令东厂锦衣卫全力搜救,悬赏三万两鼓励民间搜救此等忠臣,并加封少傅,右都督。”

朱由检说后又道:“再下旨给李岩并李成栋,若南京不破,江宁不破,两人皆封侯爵,其余有功者皆封伯爵!”

“如此一来,在与清军对比下,这些农民军必会再次死战!而也因此只怕会使得当地士族与农民军的矛盾更加尖锐。”

蒋德璟这时候放下票拟的奏疏,说了一句。

张凤翔则道:“从前面锦衣卫的战报中,可以看出农民军与士族之间的确越来越水火不容,这李成栋竟敢无故屠杀士族!陛下,以臣看来,其行为不能不治罪,其人不能不惩戒!臣认为朝廷是可以利用农民军压制士族,但也不能让农民军太过枉法,否则两边矛盾一旦不可调和,大明恐因此分裂。”

朱由检看了张凤翔一眼,说道:“现在说这个还不是时候,我们现在得靠农民军替我们守住南京!”

接着,朱由检又道:“为了让李岩等农民军放心替朕守城,告诉李岩,近卫军大军一旦消灭祖大寿部,就会立即挥师南下增援他!让他务必坚守到近卫军到来。”

接着,朱由检又问着吴孟明:“河南那边可有消息传回,周遇吉和黄得功他们对祖大寿的围歼战进行得如何?”

“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

吴孟明回了一句。

朱由检听后点了点头:“尽快去询问关于河南那边的事,只要祖大寿部一消灭,接下来洪承畴和他的二十万兵马就算不了什么!”

“另外,为避免周遇吉和黄得功这两人互相不配合,写道手谕给周遇吉和黄得功,明确此次围歼祖大寿最高指挥者是周遇吉!”

“但要告诉黄得功,朕不希望他在这个时候拆周遇吉的台,要配合好周遇吉,告诉周遇吉,不要因为现在功劳比黄得功大就不尊重黄得功,做决定前要多问问黄得功意见!”

“这次如果能全歼祖大寿,两位爱卿的功勋皆是头功!朕不会偏谁委屈谁!告诉他们,他们是朕的帝国双璧,朕希望他们能像太祖身边的徐达常遇春一样,做朕的徐达常遇春!”

朱由检对周遇吉和黄得功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将领都有所了解。

这两个人中。

周遇吉善于指挥,而且无论是攻是守都很厉害。

在山东曾指挥骑兵大败第四次入关的清军,成为当时屡败屡战的明朝诸将中唯一取胜的名将。

而黄得功是作战勇猛,粗中有细。

黄得功本不是军户,能入伍是因为缺钱花,自己一个人深入敌营,杀了两建奴,用其首级换了五十两,从此被辽东经略看上从了军。

在当时,明军皆是闻建奴而色变,而黄得功能轻松入敌营杀两建奴,勇武与胆略都是不缺的。

所以,朱由检才会说有意让这两人做自己的徐达和常遇春。

众所周知。

明初,大明军队能所向披靡,就是因为徐达善指挥,常遇春善冲锋,两人互相配合,天下无敌。

乃大明帝国当时的帝国双璧。

而这种帝国双璧在西汉时也有,运筹帷幄的卫青指挥大军包围匈奴,胆略过人的霍去病带精兵深入敌营,使得捷报连传,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

黄得功的确心里不服爵位比自己低的周遇吉如今成为了自己顶头上司。

在黄得功看来,周遇吉不过是运气比自己好而已。

恰好在北边带兵,恰好护送陛下南迁,恰好又做了陛下御前带兵的将领,恰好也就带着装备最好的近卫军恰好打了几场胜仗而已。

如果换做自己不会比周遇吉差。

毕竟自己在左良玉八十万大军东进时,一接到圣旨也是眉头都没眨一下就去抵挡了,还击退了左军。

虽说左军的确比较菜,但自己的忠心不比周遇吉少。

如果换做自己在北方带兵,陛下要召自己进京,护送其南下,自己也会认真听从。

而周遇吉也的确有些看不上黄得功。

在他看来寒门出身的黄得功只有匹夫之勇,完全没有将门子弟所从小训练的兵家知识。

要不然也不会差点把虎牢关都搞丢,还驭将不力,自己底下六大总兵,叛变两个,还损失了陛下的好些个宝贝儿似的训导官。

所以,周遇吉觉得黄得功根本不配拥有国公爵位,认为黄得功现在能成为国公也不过是运气好,在第一次建奴大军南下时,陛下担心黄得功这样的军镇不战而降,为收拢其军心,才一二再再二三的加升爵位,使其得了个国公爵位而已。

不过,在周遇吉和黄得功收到朱由检的手谕后,都有些惭愧起来,既觉得自己的胸怀对不起陛下对自己的评价,要知道当得起帝国双壁的,无论是卫霍二人还是徐常二人都不是他们敢比拟的,但他们又觉得陛下对自己这么看重,的确不应该让陛下失望,也就都把心里的小九九收了起来。

所以。

两人见面后还是互相拱了拱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