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在明末的我自由穿越阳神 > 第七十一章 挑人

在明末的我自由穿越阳神 第七十一章 挑人

作者:离辰阳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5:21 来源:笔趣阁

“太子爷说,年上六十者,年小十五者,可以离开了!”

太子爷一拍板决定,下面立刻就有人去办事了,一个声音很大的太监带着一群小太监沿着皇城北墙大街一边走一边大声喊叫,这一喊叫,就让那些排成队伍在等待的壮丁有些骚动起来了。

“十五岁以下和六十岁以上都不要啊?这一钱银子一天的活怎么管这么宽?老汉我外貌虽然看起来老,像是七老八十的,但其实老汉今年才五十九岁。”

“去你的五十九岁吧!你不这两天才过七十大寿的么?老人家来凑什么热闹?”

“管你嘛呢?有钱不赚是傻子?一天一钱银子,这钱用来给老汉我买棺材本,没闯贼你管我多少岁?”

“对,这老汉说的对,老汉就是五十九岁的样子,你少管闲事,我们说他多少岁,他就多少岁,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是,闯贼这不还没来呢,依我看就是先和太子爷一起赚这一钱银子,然后等要办事儿的时候,我们全藏起。”

“也是这理啊,不如先在这里先干着,等闯逆来了再说,听说闯贼来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就好了!”

“我们的日子会好了?怎么个好法!”

“均田,免赋,三年不征,还为我们做主呢!”

“做主,做什么主?”

“你可别瞎说,这话要是给太子爷人听见,说不定得掉脑袋,去去去,一边呆着去,在钱还挣不挣了,命还要不要了?”

……

这些人在听闻朱慈烺的招兵要求之后都乱作一团,来的都是一些北京城周边混不下去来这里图口饭吃的汉子,他们不像是吴襄家的家丁,在北京这里都是赤贫一片,吴襄家的家丁在山海关一代都给分了数百亩田产,算起来这些家丁也算是大唐府兵制一样之中良家子一样的人物,都有几分基业,是地主兵,所以这些人和闯逆口中的“均田免赋,三年不征”没什么关系,甚至对于均田带有天然的敌意。

今天闯王虽然没来,但这些人说的话可都让朱慈烺这个心机深沉的太子爷听着了,知道这些人竟然想要过来薅自己的羊毛,朱慈烺是哭笑不得。

但是朱慈烺心中也在警惕,警惕这个时代这些普通人对于闯贼这个群体的吸引力,北京城周边来的这些人都是劳动人民,很多还是因为天灾**才破产不就的农民,对于这些人来说,闯逆的“三年不征,均田免赋”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具有巨大吸引力的。

还好还好,朱慈烺他自己也写了一些册封诏书,以此收买人心,他也算是规矩,虽然要让这些人随着自己进入出云国,但他也真没傻到仅仅笼络好吴襄,锦衣卫缇骑张韬,勇卫营王周,南海子净军潘书晨这些上级人物就能够将队伍带好,他又不是蒋光头,可没那本事。

这个年代的泥腿子,要的可简单了,就是要土地,要银子,什么仙道长生的,说给他们一点用没有,说不定还会给这些人知道秘密以后,跑闯贼或者鞑虏那边去告密,朱慈烺虽然不怕这些,但是也少的麻烦。

在北安门门楼下站着的朱慈烺看这些人并没有多少人自觉离开,当即就满意笑着对着一旁的吴襄道:“岳父老泰山,让那些把总,百总们去挑人吧,什么样的人能打,他们都知道。”

“喏!”吴襄恭敬的领命,转身就带着吴家家丁,还有祖家家丁就将朱慈烺的命令传达下去了。

就在朱慈烺刚刚下达命令的时候,伴读太监邱致中一路小跑过来,在这北安门门楼下,跑到朱慈烺身边低声道,“太子爷,王督主到了!”

“好!”

朱慈烺点头,然后就看一个身穿大红蟒袍,头戴双供冒一脸老实忠厚样子的太监也一路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奴婢,王承恩,叩见太子爷千岁。”

见来人正是王承恩,朱慈烺摆手,示意他便宜行事道,“王伴伴,不必多礼,我父皇那边见着了么,那边有什么情况,你说了些什么?”

说着,朱慈烺便就一脸期待的看着王承恩,看王承恩有没有说漏嘴,同时也想看看崇祯皇帝现在在做什么。

“回太子千岁,皇上那边老奴见着了,皇上再和内阁大学士们商量如何筹齐将关宁军调整入京的军费,说是要让勋贵在明早的朝会上捐款,先由周国丈带头,一家捐纳一些,想来五十多万的亏空应该能补上。”

王承恩答道:“至于我们这次招人练军的事儿,老奴还没和皇上细说,只说了是吴提督和老奴一起张罗北京城的丁壮在北京城内组织了一些人手用来守城,其他老奴都不敢提,心里明白的很。”

“那就好,王伴伴你还是明白事理的。”

“不过你说,父皇要叫周国丈为首的勋贵筹款?”朱慈烺闻言一脸怪异:“王伴伴,你觉得这事儿靠谱么?”

朱慈烺可是知道历史的,历史上崇祯皇帝要周国丈等人筹款,结果周国丈哭穷,愣是只捐了千两银子,而且这钱还是周皇后那边卖首饰拿出来的,据说有五千两,五千两在手只捐三千两,这周国丈竟然还吃了自己女儿回扣,简直抠门得要死。

后面百官勋贵见周国丈都这么抠门了,其他人也就都做个样子,随便意思意思一下得了,所以结果就是崇祯皇帝根本就没筹集够钱。

和这些勋贵的吝啬相比,野史之中记载一个北京城里的落魄户老人家还在崇祯帝下令筹集军费的时候把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都捐给了朝廷,那时候可把崇祯帝给感动坏了,崇祯帝还给人家封了锦衣卫千户的官职,但不过几天后,大明的首善之都也就破了,崇祯帝也就在煤山自缢。

“应该是作数的吧,这事儿毕竟是内阁的大学士商讨出来的事儿。”王承恩不明其意,只是答道,“不过现在吴提督和老奴一起把这军带起来,这事儿就可能少了些,如果城防能做好,皇上和勋贵们安心,这钱说不定就能拿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