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在明末的我自由穿越阳神 > 第六十章 训话

在明末的我自由穿越阳神 第六十章 训话

作者:离辰阳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5:21 来源:笔趣阁

“孤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这些人千岁刚刚喊完,朱慈烺就气沉丹田,他的声音洪亮且清晰,一发声,众人就纷纷安静,“如今召集诸君前来,是有要事,自东虏崛起,西贼入长安,三帝并立,我大明首善之地以随时将要面临泰山压卵之危,在此等危难之境,孤身为大明国本,自当不能袖手旁观,而今奉天命南幸留都,王公公,京营提督吴襄,都已奉命随本宫一同南行。

现在场诸位不是吴提督家丁,就是东宫,王公公手下之人,南幸旨意不日就会落下,诸位,孤现在就问你们,都可愿和吴提督,王公公及孤一同南下,共享江南富贵?”

啥?崇祯皇帝决定要南迁了?而且旨意不日就会落下,太子爷,吴提督,王公公都决定南幸?

大堂这些候着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没想自己竟然有机会参与这等大事。

不过大明也没这么快就亡了吧,鞑虏不是被抵在山海关进不来,而流贼不也还在居庸关外头,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莫非是太子爷他们自己操之过急了?

这些人你看看你,我看看我,都不想这么快就做出决定,其中吴家的家丁都看着吴襄,显然是想看看自己这家主在这其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吴襄愿带着我吴家家丁追随东宫殿下左右!”

见自家这些家丁都眼巴巴的望着自己,吴襄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了,他当即就对着自家家丁扯着嗓子喊道,“都愣着干什么,我等愿意追随储君殿下左右,喊啊!”

得咧!家主都表态了,那自己几个也别愣着了,这些吴家家丁都也算机灵,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我等愿意追随储君殿下左右!”

“我等愿意追随储君殿下左右!”

这一句话是八十三个吴家家丁一起喊的,还加上了朱慈烺东宫的领班侍卫朱纯杰,中书舍人毕酒城,以及伴读太监黄大宝,邱致中二人。

而锦衣卫缇骑张韬,勇卫营王周,潘书晨这三人先是一愣,他们相视一眼。

“小的锦衣卫缇骑张韬,也愿意追随太子殿下!”

被称为张阎王的锦衣卫缇骑是三人之中第一个对朱慈烺宣誓效忠的,这敢为天下先的劲儿,看的是朱慈烺心中是满意连连。

这锦衣卫提督张韬是个人才,挺明白实务,今晚入了阳神之后,可得好好栽培。

“小的王周也愿意为太子也效犬马之劳!”

勇卫营王周也不堪示弱对着朱慈烺拱手行礼。

不错,朱慈烺看着王周这个一脸凶样的汉子,这王周人高马大的,看上去也挺能打的,放阳神世界里,也得好好栽培栽培,可以当嫡系军。

“臣潘书晨愿意尊陛下旨意,随架南幸!”

最后说话的是南海子净军把总潘书晨,他口中先是称臣,而后说自己远远尊陛下旨意,随架南幸,这就说明这人其实放不下架子在朱慈烺面前自称小人,而且还表示自己是听皇上旨意办事的,也确实就是有些书生意气,一副不巴结朱慈烺的样子。

“恩,不错,不错。”

朱慈烺微笑对着这些人点头示意,看着这些人一副为大明南幸而出力的样子,还是稍微有些满意的。

不过朱慈烺也是明白,这些人现在这幅表现,不都是糊弄自己的么,想要让这些人马上给他卖命,哪里有这么简单。

索性朱慈烺就随便指出两个吴家家丁,“这两位壮士,叫何名字?”

“小的孙山。”

“小的孙勇。”

“见过太子爷!”

从吴家家丁队伍里,走出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对着朱慈烺跪拜,行礼,这两人长得挺像,应该是一家子。

“你们都是吴家家丁,应该见过虏丑吧,和本宫说说,虏丑厉害么?”

朱慈烺在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拿来两张大纸,记录下了这二人的名字。

“见过,小的们都是见过虏丑的。”

孙山和孙勇闻言连忙回答道,“虏丑厉害,当然厉害,我们关宁军在山海关都不敢和虏丑打野战,就只能在关里守着。”

“那流寇厉害么?”此刻朱慈烺两人的名号已经写好,”是流贼厉害还是虏丑厉害?你们谁和流贼打过,谁和虏丑打过?都说说,本宫听着。”

“回千岁,小的王周和流贼打过,流贼都是些乌合之众,我宁武官周遇吉周总兵能一个打十个…”

“对对对,流贼不经打,老朽天启年间就参军了,也和流寇,虏丑都交过手,其中虏丑打仗有章法,不论死兵,还是锐兵,都不怕死,敢冲阵,而流贼就是一群乌合了,在洪总督,卢总督被虏丑坏了事儿前,可都是不堪一击啊…”

“说得对,我们关宁军要是遇到流贼,铁定就能把流贼压着打,可一但遇到虏丑,我们关宁军都只有防守的份,不敢野战啊!”

“可不是嘛,都怪鞑虏太凶,要是鞑虏人少一点,咱官军的精锐就能抽调多一些放在中原,流贼哪里有机会在西安称帝啊!”

“那可不,流贼可不就是占了咱和鞑虏打生打死没空收拾他们的空子嘛,要是没那么多官军和鞑虏耗光了,局势哪里城这样!”

“也是,鞑虏这么难打,我们守城就是了,兄弟们打打流贼多简单,怎么就都白死了呢!”

下方在朱慈烺发话之后就开始各抒己见了,不过这些人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都是鞑子凶猛,流贼好打的观点。

这些人的观点其实也蛮符合朱慈烺对于流寇的看法的,毕竟在崇祯十一年之前,洪承畴,孙传庭在镇压农民起义这一块,可都是压着农民军打的,要是洪承畴在松锦大战里没给鞑虏给耗尽十几万明军精锐,那西北李自成,入蜀地的张献忠都得活的提心吊胆。

不过这大好局势却是在崇祯皇帝的一手操作之下给打的稀烂,崇祯十一年,崇祯皇帝,把洪承畴,孙传庭这些主力都调到辽东打鞑子去了,结果李自成这个农民起义军又给满血复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