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人到中年:青云直上 > 第272章 暗藏危机

人到中年:青云直上 第272章 暗藏危机

作者:阿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1:40 来源:笔趣阁

关于这次考察基层银行,黄行长之前跟肖毅有过交流,一方面是对自己任期内工作的回放和总结,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拉选票,增加下任连/任的几率。

对于肖毅来说,无论是这次考察还是今后长期的工作,他需要协助行长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后者。

因为没有黄行长的连/任,他这个助理是当不了几天了,弄不好又得回支行,而支行已经没了他的位置。

这个问题,是苏天鹏的一句话,让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苏天鹏说:你和领导的关系是同进退、共荣损,想领导所想,做领导所做。

肖毅听了苏天鹏这句话,瞬间就明白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看似一人之下,其实可能连普通职工的地位都不如,甚至说岌岌可危。

黄行长如果连/任失败,他也是光荣退出,而他,兴许就会像一块过期的抹布被人丢弃。

意识到这一点,他内心所谓“高升”的喜悦荡然全无,不再接受熟人们的祝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的谨慎小心。

围绕这才考察,肖毅就品出了暗藏的危机。

全系统几乎所有的分行都以各种借口跟他联系上,大部分是以这次行长考察为由,实则是想在第一时间跟他建立关系,但独独有一个行没跟他联系,连个电话都没有,甚至人家都懒得找个借口。

这个行就是滨海分行,他的老上级。

按说,所属职工上调到更高级别的单位,这是好事,也是本单位的幸事,毕竟“朝里有人好做官”,虽然肖毅不能决定“做官”的事,但及时通个讯息、打听个事还是有好处的。

但滨海分行没有一个行级领导对他进行任何形式的祝贺,也可能分行对总行直接调人有意见。

据苏天鹏分析,总行直接调人在组织程序上是有欠缺的,正常来讲,应该通过分行,最起码事先应该跟分行领导打好招呼,在调令上最好有分行领导的签字或者是加盖公章。

黄行长不会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唯一的解释就是黄行长也是把他逼到了只能进不能退的地步,但这样为什么,苏天鹏就想不明白了。

苏天鹏想不明白的事,肖毅想明白了,那就是黄行长将他绑进自己的战队,为的就是增加他的实力,肖毅一个基础职工,能有什么实力,被看重的只有他背后的关系。

得到消息的当下,肖毅就给那个神秘朋友发过短信,记得他很快就回了短信,还赠送了他八个字:踏实工作,摆正位置。

现在想想,这八个字分量很重,很重!

考察团第一站就是第一个给肖毅打电话的那个单位——兴顺市。

兴顺和滨海是两个相邻的同等级别的城市,但在全省的地位却相差悬殊。滨海是全省老大,兴顺由于山区面积大,又是全省最西端,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在全省排名最末。

其实关于这次地点的顺序安排,是经过肖毅深思熟虑后排的顺序。

对于黄行长来说,第一站他也许会奔效益最好的地方,效益最好的地方,往往是当地的实力最强,滨银系统实力排第一的当然是滨海分行,但由于跟总行在同一个城市,平时他们来总行汇报的也比其它地方勤,就没被列入这次考察范围之内。

这也是滨银分行沉得住气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知道,就是打电话黄行长也不可能去的,他会以别的形式完成对滨银分行的考察。

为了黄行长的身体和考察团每一个人的吃住行,肖毅在征得黄行长的同意后,提前就给兴顺的张贵新打了电话。

张贵新非常高兴,他没想到行长第一站就是他们兴顺,他执意要带队到市界去接考察团,被肖毅回绝。

肖毅特别嘱咐张贵新,一定不能跨界迎接,他会提前几分钟给他们打电话,到时候班子成员在大门口礼节性地迎接一下就行了。

这个肖毅没有征求黄行长的意见,对于黄行长来说,是否留/任还是未知数,他当然愿意风风光光地进行一次巡查,哪怕离/任,也很有面子。

但对于肖毅却不是这样的,他想的是,黄行长必须留/任,既然留/任,一切规制都要按照留/任进行,不可铺张,更不能给基层增加任何的负担,努力将这次考察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一点都没有才合适。

当然,这都是肖毅的小心思,他是不可能告诉黄行长的,但他已经做好违拗他的思想准备。

肖毅忽然感到,调到总行,其实他是来打一场攻坚战的,打胜了,飞鸟尽、良弓藏,一将功成万骨枯,败了,自不必说了,那就是别人刀俎下的鱼肉,任人宰割。

也就是说,无论胜败,他肖毅都是风口浪尖上的那个人。

所以,自从被苏天鹏点醒的那天开始,肖毅做事就不是光为黄行长了,也是为自己。

到了兴顺界,黄行长没有发现迎接他的人,似乎有些不高兴,肖毅凑到他跟前,小声说道:“张贵新说要带人来市界迎接,被我拦下了,我让他们在行里等。”

黄行长点点头,他面无表情。

肖毅没过多解释,他相信堂堂的黄炳兴,可能会一时不高兴,但过不了多久就会理解他这样做的苦衷。

果然,黄行长沉默了一会后说:“你做得对,不光禁止出行迎接,在招待规格上也要控制,不可铺张浪费。”

肖毅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的,我会把您的指示传达给基层单位,也会监督他们执行。”

黄行长忽然来了兴致,给大家说道:“这个兴顺的张贵新,目前是全系统第一批元老,从三十多岁开始,一直干到五十多岁了,他说,他必须要把滨海银行坐穿。”

“哈哈。”

车内的人听了这话都不由地笑了。

黄行长又说:“我第一次跟他见面是在来滨海跟中层开的见面会,当时安排基层行长们汇报工作,不容我安排,他就抢先发言,他当地口音很严重,十句话我有多一半听不懂,最后我就特别叮嘱办公室,每当张贵新发言,必得给我录音,然后给我整理出文字稿件……”

【作者题外话】:一更奉上,望大家多多为本书投票,您的投票对我是最大的激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