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娇华 > 1402 华夏新籍

娇华 1402 华夏新籍

作者:糖水菠萝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04-21 04:06:13 来源:笔趣阁

除却第一件要说得辩论的事,第二件夏昭衣要商议得,是有关官员选拔。撱

科举制度暂不能废,毕竟识字的人实在不多,她甚至还想提至每年一考。

除却科举制,她还打算另设举荐制,那就得需要一个掌管举荐制的部门,经吏部一干官员讨论半日,就地成立举荐司,举荐司主事暂缺,但官职事务和大小等级等,倒很快被列得清晰。

夏昭衣不得不感慨吏部这些官员对官僚系统这一块,实在是热爱。

也忽然想通,为什么李乾财政都这么穷了,竟还能冗员。

她拿着笔,在纸上删删减减,只留下包括举荐司主事在内的,共七个职位。

鲁子实道:“阿梨姑娘,这是不是太少了。”

“足够了。”夏昭衣说道。撱

如果不是因为举荐司新成立,她甚至想要再划掉几个。

以及她早早便想好,这举荐司虽出自吏部,但定要独立于吏部之外,不受吏部所管,吏部尚书和侍郎都不得干涉。

还有举荐司主事权力过大也不可,一要设监察办监督,二要约束举荐司上限,所举荐的官员至多只能四品下。

并且这四品下只是一个暂时概念,在夏昭衣看来,若要彻底颠覆以往的所有王朝,那么旧的王朝官位,旧的政治体系,都要全部被推翻。

而一系列的新章新制,她不必亲力亲为,便就等着这些官员们的辩论结果了。

用师父的话说,言语之力量,产生于思考,但又会对思考产生影响。现在,夏昭衣甚至有些期待,这些官员会争辩出一个什么。都是见多识广,为官已久的读书人,给他们一个完全自由开放,没有帝王和律法压制的舞台,他们的脑子会不会冲破枷锁束缚,去抵达一个他们自己都不曾去过的地方呢。

从吏部出来,前后差不多已过去两个时辰,夏昭衣再去往户部,户部工作更繁复,要看得东西更多。撱

杭玉生也跟着来了,带着他的几个跟班一起。

夏昭衣是来和户部商议户籍、新税、城区划分还有附近几大州府的宗族问题。

若是在永安帝京,户部的大小官员们对这个问题定不愿理睬,但来了河京后,他们这几年最头疼的,便正是和本土的宗族大户们打交道。

户部官员们自己没了地,没了可以依赖的宗族,而本土的这些以宗法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根同姓的“土鳖”们却仗着家大业大根基深,时常与他们对着干。

明着包庇,暗着勾结,不干活就可以不上税,不放租便也无收入,反正他们耗得起。

所以便也是这群人,导致了有田者无力耕,有力者无田耕的局面。

官员们从这些人手里收不到钱,所以只能去变本欺压无可依靠的佃户们。撱

这几年于户部而言,现状惨不过工部,却也不好过。户部的大官员上被皇帝压,动辄掉脑袋。户部的小官员下看宗族的脸色,被阴阳怪气和摆脸色乃家常便饭。就算被指着鼻子骂,只要对方没骂到皇上和几位大官头上,他们除了忍,也奈何不了对方。

现在,夏昭衣提及了这些问题,他们简直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就上去撕碎那些人的族谱,推倒他们的祠堂。

不过夏昭衣还是有所保留的,一次性谈得太多过于冒进,毕竟她还需得考虑到诸葛山那样大地主大世家们的反应。

但她说一半,藏一半,起了个头的几句话,已经足够点燃户部官员们的热情了。

在夏昭衣翻阅这些年的账册和文献时,户部几个官职在身的官员围着她,嘴巴便没停过,道尽那些人的不是,并极力希望夏昭衣立即有所行动。

一旁的杭玉生也忍不住激情参与,到最后,杭玉生带着几个工部的人和户部的人聊起了土地营收和田赋。

譬如什么土种什么,要考虑性价比去引导,该种茶叶的土壤若拿去种其他东西,营收肯定低,税收自然也低。撱

夏昭衣一心二用,边看东西,边听他们商讨,待时间一点点淌去,她终于合上了手中最后一本书。

户籍新制,她要求明日便下公告,按城区东南西北划分,三日后重制新的册籍。上至贵胄,下至乞丐,一户一张,也就是说,乞丐也得为他们安家。

户部官员们齐齐傻眼:“阿梨姑娘,我们如何为他们安家?”

夏昭衣看向杭玉生,明眸一笑。

杭玉生也傻眼:“阿梨姑娘,工部近日可忙,太忙了!”

夏昭衣道:“建几排矮房,难吗?”

杭玉生顿了下,道:“好像,不难。”撱

“在矮房前造一块木牌,写一个住址,难吗?”

杭玉生心不甘情不愿地摇头:“不难。”

夏昭衣道:“杭大人放心,李乾国库还些银两,亏不了工部。而且工部若缺人手,便让这些乞丐自己去建。”

杭玉生叹气:“阿梨姑娘,你是不清楚,大多数乞丐,那可都是游手好闲的!”

“河京乞丐众多,是有原因的,并非都是你所说的游手好闲,至于真正的游手好闲之辈,”夏昭衣的明眸看回户部的几个官员们,“那就要看户部和京兆府的手段了。”

一个官员立即道:“此事好办!明日公告上再加一条,若时限之前未登记新册籍者,便按流民论处,流放出去!且那些乞丐虽然看着流气,可若得一造籍的机会,那定是卖命去搏得。”

另一个官员道:“是,而且这世上激励人的法子可多了,若是给他们说,干到多少活能在分饭时得一块红烧肉,他们定抢着去干呢。”撱

夏昭衣说道:“只写公告也不可,怕就怕,这些乞丐都不识字。”

先前的官员道:“那更好办了,我们派几队吏员出去,他们敲锣打鼓,每日宣传!再去托巡守卫,巡守时若路上瞧见乞丐,上去通知一声。”

夏昭衣笑起来,看回杭玉生:“杭大人,看。”

杭玉生长长松了口气:“如此,甚好!”

一名官员问道:“阿梨姑娘,到时候若未得新造籍者,真要流放吗?”

“说流放实际严重了,驱逐即可,”夏昭衣说道,“规矩便是规矩,今后需撰写进律法。”

又一名官员问:“那么,这新得造籍上叫什么呢?总不能……还以乾为国号吧。”撱

夏昭衣一笑:“既是华夏民族,便为华夏二字。新册籍式样你们还有三日筹备,造籍的最后时限为七月底,若七月底前还未得华夏新册籍者,那便驱逐。”

杭玉生在旁叹道:“那老夫回去也得筹备了,新造籍的印刷和纸张,又得令我们工部忙活咯。”

说是叹,他脸上却是带着笑的,他嗅到了一股新气息,虽然春日将走,但这气息却让他感觉像是才踏入春天。

朝荣,新盛,茂泽,葱郁,未来全新,充满未知,却很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