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703章 雷老板的震撼:顺为或成最大赢家( 7/19更)

前沿办公室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会议持续了两小时三十五分钟才结束。 商定了许多事情。 比如至少从名义上给前沿办公室的董事们确权。 比如确定了前沿的新架构,筹备成立诸如内部控制这样的独立机构。 当然…… 最重要的是,方总成功通过这次会议实现了减负。 结束会议,大家伙回到了办公区。 关秋荷瞄了眼方年,面色揶揄的挑起话题:“方总特别在会议上给自己减负,是不是最近大丰收,要有大动作?” 看着关秋荷揶揄的神色,方年眼睛一转,微笑道:“关总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那倒没有,随便问问。”关秋荷笑了笑,“请客吃饭这种事情为难的是我们反正。” “过两天看看,也马上六一了。”方年笑着道。 闻言,关秋荷望向众人,麻溜道:“听见没,方总都开口了,大家赶紧想想有什么宰方总一刀的提议,一定要往那种特别浪费钱的事情上想!” “真……真的可以吗?”温叶飞快的眨动眼睛,装作一副犹犹豫豫的模样。 谷雨福至心灵的跟上:“不太好吧,不能每次都让方总花钱。” “就是就是。”吴伏城也跟着撺掇。 “……” 见状,方年撇嘴道:“给你们平等权利一个二个推推桑桑,起哄你们第一名!” “都被关总给带坏了!” “想怎么玩去哪玩你们决定,花个三五千万的随便定,反正都是公司给钱。” 闻言,温叶喜上眉梢:“欧耶!” “谢谢关总!” 关秋荷微微一笑:“不客气,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嘛。” 然后又故意咕哝道:“可惜没能坑到方总的私人财产哦~” “无非就是前沿终于还我钱了,就八千五百万,这点钱关总你还能放在心上?”方年懒散道。 “你们听听,方年这说的是人话吗?”关秋荷撇着嘴,一副特别鄙视资本家的样子。 “……” 这事情说来其实还有点话长。 去年三月份,方年以自己在当时还叫贪好玩的股份兑出了纸面资产为7000万的三份股权协议; 再以个人借贷的方式借给了前沿,约定了今年三月份归还,月利息2%; 但是今年三月份时,前沿账面资产不是很丰富,就没急着还。 哪怕之前通过前沿天使的投资收益了21亿,也没急着归还。 在这笔通过美股获得的20亿意外横财进入前沿账户后,方年才让前沿归还从自己个人借的那7000万; 14个月的利息是1960万,利息缴纳个人所得税20%,最终到账是8568万。 这跟偷税漏税无关。 方年可是新世纪良好公民,每一笔收入都会足额交税。 但…… 也没有同一笔款项因为来回倒腾一下,去交两次税的道理。 光说这笔7000万的款项,如果交两次税务,就这么一来一回最低损失1400万。 现在通过借贷,还能挣点利息…… 另外…… 今天才进入前沿账户上的20亿款项流程也不算太简单。 首先,方年跟关秋荷两人一起筹措的3亿美元是要可以在美利坚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这笔钱走的是过桥贷款形式。 光是这笔钱大概从借出到实际入账,都大约走了八秒钟。 最终这笔3亿美元的贷款用了两天多就还了回去。 然后通过这笔3亿美元做空苹果获得的收益再回来,自然而然就成了方年跟关秋荷两人的个人资产。 也不全对,是整个前沿办公室所有人的个人资产。 这也是刘惜特别强调了一句扣除利息后的收益是20亿挂零,因为中间环节还是产生了不少‘利息’的。 这些‘利息’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国内税务。 总之…… 这么大一笔款项,进入国内以后其实是透明的,毕竟最终总是要入账到一个户头的。 再说方年也没本事瞒着,除非当非法收入。 反正交税有很多好处,比如是合法的收入。 比如这笔款项进入中国后,就变得不可追查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反正都是从纳斯达克上挣来的,方年也就不心疼,哪天实在闲得蛋疼了还可以去领一块个人超级纳税大户的金属牌牌。 毕竟光是国内的‘利息’费就差不多两个亿人民币了。 最后…… 这笔今天上午才到前沿账上的20亿款项同样走的是个人借贷的形式入账。 约定的月利息是1.5%。 时长是两年期。 两年后的五月份,前沿要归还给方年、陆薇语名义持有的夫妻共同基金、关秋荷、温叶、谷雨、刘惜、吴伏城共计20亿的本金以及约定的利息。 每个人能分得的部分是按照当下每个人在前沿占股的份额。 最低都有百分之一点几,也不算太多,两三千万吧。 大头当然是方年跟陆薇语的,连关秋荷也就能分到两个多亿。 但是! 能分配这笔款项的人都沾了方年的光,谁都没有不满足的。 毕竟分配比例也很公平。 二级交易市场上本来就是考验眼光的地方,总不能啥都平均分配。 没有方年一步步让子弹飞起来,有个锤子的掐点大做空机会。 至于为什么要借贷给前沿,当然是因为前沿做大做强对大家好处更大啊,方年这么粗的大腿不抱,自己拿着折腾两年指不定还啥也剩不下…… 说起来前沿现在负债比例是超级高的。 因为完全不流通于一级市场的缘故,前沿是严重的表面资产不抵债的典型。 负债已经超过150亿。 就比如前沿去年用前沿天使当时持有当康游戏的7%股份抵押给当康游戏,借了6个亿。 到现在都没还。 而现在持股比例都降低到了6%。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桩抵押的持续。 因为这6%的股份在一级市场上的价值为60多亿,而且眼下在一级市场中的私下交易价值可能高达80亿。 反正,如果没有刘惜这个财神,前沿的账目能混乱到方年一个头十个大的地步。 最简单的梳理都有如下名目: 个人借贷、公司间的抵押贷、银行贷款、他人担保的银行贷款、地方投资、地方担保的借贷、海外发放需要在国内归还的贷款等等。 总之,真正没有名目的资产是前沿系因为成为集团公司累计增加到总共为1亿人民币的实缴注册资本。 以及前沿系通过发展生产获得的知识产权、产品、股权协议等…… “……” 所以,关秋荷之所以要当众打趣方年,是因为真的‘眼红’方年最近获得的超高额收入。 并不是前沿归还给方年个人的8500多万。 而是按照股份比例,方年跟陆薇语总共能分到的17多亿现金。 ………… 减负成功的方年同学从次日起就很少去前沿办公室了。 一方面是方年同学要重写论文。 另一方面是方年同学要完成一部分课程的结课作业,还得顺便筹备期末考试。 当然,方年同学个人余额再次突破1亿元,也很是能令人心情愉悦。 每天忙着学习的日子过得相当快。 眨眼就又是新的一周。 时间也走到了5月30号。 这天,趁着上午上课的间隙,方年同学也赶紧将自己几乎是一气呵成写好的论文交给了将来的老板也是陆薇语现在老板的王德峰教授过目。 顺便‘视察’一下陆学姐的学习状态。 可惜不太凑巧,陆学姐刚好离开了复旦。 方年的论文内容并不长,8000来字。 王德峰教授刚好也没事,点上烟,边看边给了指导意见。 “方同学这篇论文是要发SJR?” 方年点点头:“教授您觉得够格吗?” “当然,虽然你有很多人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有的天大优势,但你在哲学领域的学习深度还是有些令我惊讶。”王德峰难得赞叹了一句。 方年连忙谦虚道:“这次是取巧了。” “还好,这篇论文如果能刊登,或许会在科技领域产生一定的争议影响,我就署个名吧。”王德峰又点上了一支烟,随意道。 方年很是诧异,连忙道谢:“谢谢教授,我……” “不用客气。”王德峰淡然道。 “……” 方年没想到王德峰居然愿意署名。 这可不是沾光,而是方年沾了王教授的光。 王德峰这是给方年这篇论文担保,乃至保驾护航。 要不然方年同学的论文怕是投递给SJR上的期刊,也会很快被拒稿。 世上从无绝对公平。 一个毫无名气的普通人,开头就发人文类的国际顶刊,一般来说不会被重视…… 离开王德峰办公室后,方年也算是明白了陆薇语提过一嘴的教授很喜欢抽烟的‘很’是什么意思。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王教授差不多一包烟没了。 他的人生离不开烟。 倒也算得上是不良瑕疵。 方年很是佩服这位大佬的学术水平。 ………… ………… 几乎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雷軍雷老板陷入了超级震撼中。 奔驰驶离挂了好几个牌匾的院子时,雷軍下意识说了句:“开慢点。” 不由自主的回头通过车后窗看了看背后的大院。 回想起过去两个多小时的经历。 雷老板深吸了口气,仍旧难以驱散心底的震撼。 这次是因为小米的一些事务,雷軍应邀来了相关主管部门开会。 一开始会议进行得很顺畅。 双方均有准备。 相谈融洽。 毕竟雷老板从多年前就经常需要跟相关单位打交道,自己也算是半个体制内人。 雷軍甚至听到了消息,明天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 各种框架事务自是不必多说。 就在雷軍以为会议到此结束时,部门负责领导忽然微笑着道:“雷总,不知小米手机现在大概售出了多少台,我看市面上很火啊。” 雷軍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很快回答了具体数字:“接近450万台。” “难怪听说都有公司效仿小米的模式了。”领导笑呵呵的道。 含蓄的绕了半天弯子。 最后领导道:“小米手机现在这么火,不知雷总能不能想办法带动一下国内的产业链?” “智能手机是全球大趋势,国内的产业链在这一块上发展滞后了些,天然的没有太多的优势。” “……” “当然啦,雷总也应该实际考虑公司发展这些,不用着急回答这个问题。” 几乎是没等雷軍说话,这位领导就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话都说完了。 比如雷軍还在想,小米才成立一年出头,一个刚创办的小公司,一下子承担这么重的压力,能扛得住吗? 而且…… 雷軍甚至还想,为什么没找中华酷联啊。 小米的规模可…… 反正念头是一下子涌了出来。 但最后,雷軍却选择了当场点头:“领导,小米一定会想办法的。” “当然小米现在的体量十分有限,不一定能马上做出什么成绩。” 领导连忙笑呵呵道:“有雷总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 而在走出大院后,雷老板总算明白了方年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小米一定会做更低端系列的智能手机。 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差不多一年前,方年提议成立顺为资本,并特别规划发展方向的绝对前瞻性。 这些种种,远比主管部门领导忽然的提议要来得更震撼。 很显然,早在去年六月份,不对,应该更早的时候,方年就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场景。 看到了这些可能性。 甚至对小米的发展有过很深远的预测。 而且雷老板甚至想到方年肯定在预测中加入了自己的半官方身份因子。 黑色奔驰行驶在京城的公路上。 良久之后,雷軍摸出手机,给方年拨了个电话。 很快,方年的声音通过听筒传入雷軍的耳朵里:“呦,雷总今天怎么有空给我电话了。” “没打扰方总吧。”雷軍笑着道。 “……” 没多寒暄,雷軍直入主题:“方总,我刚参加了主管部门的会议,领导提了个课题。” 听雷軍这么一说,方年眉头一挑,心中了然。 “什么课题?” 那边厢雷老板稍作沉吟,道:“不如方总猜一下?” 走在复旦校园里的方年心中一乐:“这我可猜不到,你知道的,我还没排面参加这么高级的会议。” “呃……”雷軍硬是噎了下。 接着无奈道:“主管部门希望小米能带动国内产业链。” 然后飞快补充:“这就是方总一直提到的小米必然会做更低端系列的智能手机的原因吧?” 听雷軍在电话里说完,方年也没否认,笑着道:“合理推测,毕竟雷总多次在其它场合提过新铁人三项,以小米的发展模式,必然会成为首要选择。” “……” 雷老板再次深吸了口气,语气略显激动道:“方总的投资眼光之独到,实难企及,顺为资本或将成为最大赢家。” “雷总谬赞,不值一提的合理推测。”方年无所谓道。 雷軍:“……” 良久,雷老板忍不住道:“大佬,麻烦你照顾一下我们这种老年人的心脏可不可以。” “风太大,听不清。”方年一本正经道。 雷軍:“……” 末了,雷軍问了句:“方总可否给小米一些意见?” “意见谈不上,倒是可以说两句建议,小米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子品牌,优选国内产业链,做国民平价手机嘛。”方年笑笑。 “……” 电话里简单说了几句,雷軍斟酌道:“那方总觉得是不是可以搭载神龙1号?” “别,神龙1号还是算了,这处理芯片太高端了。”方年直言不讳。 想了想,方年又说:“反正雷总过几天要来申城,到时候再详谈。” “……” 闻言,雷軍也反应了过来,连道:“好好好,申城见……” - ====== PS:能让破碗看一次24小时订阅过千吗~嘤嘤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