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六十八章 为什么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六十八章 为什么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1:11 来源:笔趣阁

地位的不对等,实力的不对等,熊槐原本的伪装在赵光义面前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他可以随随便便杀死熊槐,而熊槐根本不敢试探真假。

“微臣当日与游太医两人负责检测酒菜,在酒壶底部发现了仿佛食盐一样的颗粒,还没有融化。游太医慎重,只沾了少许试味,微臣因为第一次没有查出味道,第二次就喝了一口壶中的酒。

微臣与中书令不同,只是喝了少许,并无大碍。一直到过年,难免贪杯了几次,可是随后发觉身体有些不妥当。”

“可是心慌,胸闷,喘不过气?动作稍微大一点,就心跳如雷,脑袋里面仿佛雷声阵阵?”

“微臣没有中书令这般严重,只是略有不适,反倒是房事近来寡淡了许多。”

赵光义一拍书桌,脸上露出了惨笑。“你只是寡淡,我却有数月都不曾房事了……”

不仅不能房事,小便不畅,甚至尿不出来,每次方便,比打一次仗还要辛苦。

果真是中毒,不是患病啊!

这一刻,他恨不得让整个世界毁灭给他陪葬!

熊槐宽慰道:“微臣与中书令病症有轻有重,微臣用的方子,也跟中书令一样,并无不同。如今已经大有改善,中书令若坚持服用,今后定当会越来越好。”

可惜的是,他的劝说不仅缓和赵光义的情绪,反而火上浇油。

赵光义本来就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

他自幼聪明伶俐,深得其母喜欢,赵匡胤当皇帝之前,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先给他,先依着他,否则赵母的擀面杖就会砸过来。

他的一生没有遭受半点挫折,也养成了他自大,傲慢的心理。

可是这一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他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了。

真的没有了吗?

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看到赵光义垂首不语,就连熊槐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许久,才见赵光义吐了一口气,道:“郭山,安排马车送熊太医回去……”

门口的郭山喏了一声,又不见人影。

“多谢中书令,微臣定当守口如瓶。”欣喜若狂的熊槐连药箱都不敢去拿,转身就走。

“药箱拿走,眼泪擦干净。”赵光义抬起头来,望着熊槐露出一丝冷笑。“你敢说吗?说出来就是死!”

熊槐不敢接话,拎起了药箱,退到门口,又鞠了一躬才敢小心翼翼离开。

房间里面又安静了下来,陈平觉得浑身难受,轻轻喊道:“中书令……这就完了?”

赵光义惨笑道:“我倒是想要杀了他,但杀了他,岂不是引发了怀疑……陈平……”

“属下在。”

“你跟了我九年了吧?”

陈平立即单膝跪拜抱拳。“当初不是中书令将属下从死人堆里拉出来,属下怕是早就成灰了。如今属下有了两个儿子,中书令就是要了属下这条命,也毫不犹豫。”

“起来说话。我知道你胸有丘壑,不是蠢材。这件事你怎么看?”

陈平起身,转身先看了看屋外,让内侍站远一些。然后打开门窗,注意着外面。

“若中书令真是中秋之夜中毒,怕不是跟官家……有干系。”

赵光义摇了摇头道:“他不是这样的人,从小到大,他都让着我,哪怕是厌了我,也不会想要我的命。最多,只会让我离开开封府……”

“那就是二哥儿。”

赵光义急促地喘了一阵,呼吸才又逐渐平息下来。“为何是他?”

“这要看中书令不行了,谁得到最大的好处,就看出来了。”

赵光义长舒了一口气,又捂着胸口靠在身边的案几上。“是啊,要什么证据,谁落最大好处,谁就值得怀疑。可是,他为什么会这么干呢?从小到大,我可从没对不起他过。为了那个位置吗?他才十五岁,去年更是才十四岁,知道什么?”

陈平道:“会不会是他身边的人自作主张?”

赵光义叹息了一声,轻声道:“我没考虑这个,我只在想,如果是二哥儿动手,那官家到底知不知道……”

“所以中书令才留了熊槐一条命,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赵光义突然咬牙切齿地说道:“我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可是我却成了这个鬼样子!以前我一个能打十个,现在一个书生就能把我推倒!

我的机会不多,必须要抓住机会,才能拖着他跟我同进地狱。我要忍……”

他又笑了起来,笑的是那么苍凉,那么凄惨。“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我已经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他会为了我,对付自己的儿子吗?”

陈平又单膝跪拜道:“中书令,属下这条命就是你的,你怎么说,属下就怎么做。只望中书令给我一晚时间,我安排了老婆带着孩子离开。”

“不急。我那二哥明日成婚,要动手,也要等他大婚之后。你老婆孩子就安排去魏州,托付于符氏……”

陈平抬起头来,恳切道:“中书令,属下只望托庇乡下,才能保住他们的命。”

赵光义现在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了,只能说道:“罢了,这件事你自己安排,你先回去安排,我让郭山送去盘缠。”

为了拉拢陈平,赵光义命郭山从拿了五十两黄金,这几乎相当于是陈平的卖命钱。

对付皇子,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陈平怕是都难以活下来。

至于赵光义自己,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只想跟赵德昭同归于尽。

像这样半死不活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而且,他要问个明白,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

陈平第二天一早,城门刚开就送走了妻子和两个幼子,名义是回乡探亲。

负责护送的是他的侄儿陈翔,如今他已经除了禁军的名,被授予巡检之职。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职位,可是在乡下,就是地方一霸。

而这一天,赵匡胤大婚,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中书令府发生的事情。

赵匡胤原本安排了两队人马盯着中书令府,可是这几天,因为人手不够,也撤掉了。

婚后的赵匡胤享受新婚生活,停了常朝五日。

但是赵德昭还闲不下来,与沈义伦挨着衙门跑钱,跑物料。

工部和户部,还有转运使司这边的官员都怕了赵德昭,他们嫌赵德昭要的东西太多,但是皇帝都发话了,又不能不给。

全部给的话,衙门就没钱了,给少了,赵德昭又不干。

特别是转运使司,在宋朝的时候,这个衙门比户部还要牛。他们跟地方的关系最密切,掌管地方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

也就是说,收税,运输,各地缴纳的钱粮,布匹,挖到的矿产,砍伐的林木,全部归他们管。

而沈义伦就是转运使,对这个衙门的操作很了解,有这个“内奸”,转运使司想要忽悠赵德昭都不行。

他们只能像挤牙膏一样,被赵德昭挤兑的没办法了,就给一点物资,或者给批条,直接从地方转运。

只有内侍省最大方,他们就是皇室的管家,赵德昭想要什么,只要有,就痛快地给了。

在明朝的时候,那里经历过这样的“为难”,朱棣对他百依百顺,什么都帮他安排的好好的。

可是赵匡胤这边呢?他都没有能中央集权,问大臣要东西都还要有正当理由。

他懒得跟大臣们吵架,借着自己大婚,把事情直接推到赵德昭的身上。

还美名其曰,锻炼赵德昭的能力……

与沈义伦这个连续跑了五六日,终于算是把所有的建城材料,建立工业的材料,人员,钱粮都筹备的差不多了。

其中银钱少的可怜,大部分都是丝绸和布匹。

通过跟沈义伦跑的这几天,赵德昭也真正了解,五代十国的银钱有多短缺。

如今世面上流通的货币,最多的不是铜钱,而是丝绸,不管是锦缎绸丝,都是正常用的货币,流通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是铜钱和铁钱,不过铁钱很少,基本上都是西川那边铸造的。

至于金银,对不起,即便是去住旅舍,进馆子吃饭,商家都不会收。

金银只是物价的衡量标准,并不是货币。

“留守,老朽总算不负使命,今日午后就不要折腾老朽了,让老朽好好躺一天。”

沈义伦今年五十七岁,在这个时代也的确称得上老朽了。

连续几天跟各级官员勾心斗角,各执一词,针锋相对,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或强词夺理,或理屈词穷,或大发雷霆,或苦苦相求,真的非常折磨人。

不过总算达到了心理预期,几人的情绪都非常好。

“转运使放心,事务已经差不多了,午后我去中书令府商议借调俞工曹一事,不用再劳烦你。”

沈义伦讶然。“中书令愿意让俞工曹去汉京了?”

赵德昭点了点头。“他如今还在建造开封府衙,所以需要协调一番。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沈义伦点头道:“若有俞工曹前往汉京建楼,定能让汉京冠绝天下。”

“还要说服我三叔,不知道要给他多少好处。”

沈义伦激动说道:“多少都值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