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六十三章 心结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六十三章 心结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1:11 来源:笔趣阁

赵匡胤对裴格安的恐惧,源自于了解。

不了解裴格安的时候,一个皇帝不会恐惧一个十岁的小丫头。

但是接触越多,了解越多,赵匡胤这个皇帝对裴格安就有了一种源自内心的恐惧。

自己儿子得到了神仙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幸事,可是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的小丫头,得到了神仙的帮助,就是灾祸之源。

想到她竟然对自己这个皇帝没有一点畏惧,想到她平日跟自己接触,似乎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赵匡胤就有一种憋屈。

他很快就查清楚了裴格安与赵德昭相遇的一系列故事,一切源于六月初四,赵德昭惊马,与她在大梁门外的相撞。

两人当时都有段时间的昏迷,也许就在那短短的时间,两人魂魄离体,畅游千年。

特别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也发觉了赵德昭与裴格安的不同。

自己的儿子是男人,更重视江山延续与变化,所以学到的东西,偏重军政。

而裴格安是女人,她对一些细节部分了解更多,比如工业,这个陌生的词语,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

工业就像农业,是一个体系。

农业可以让人填饱肚子,工业却可以让人强大起来。

他虽然不清楚工业的尽头能有多强大,但是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儿子给自己描述的未来的一切,都是通过工业手段实现的。

他需要裴大姐来建立工业体系,但是这股力量,必须要受到他的控制。

但是,这个女娘仿佛并不在乎他。

更主要的是,他已经查清楚,自己的弟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她动的手。

中秋节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裴大姐所为。

但是当赵匡胤见识到了裴大姐院子里面的各种原料之后,就将怀疑的目光放在了裴大姐身上。

而想要查清楚那天晚上她的行踪,并不困难。

她那天借着四姐的邀请也在宫中,事后也很快不引人怀疑地离开了皇宫。

这些证据就足够证明了……

他畏惧这种力量,他不想也跟赵光义一样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

虽然她不一定会这样对自己,但也是威胁。

让人调查那个小院的秘密,只不过是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一直到了午夜,杜安和刘壮两个人将今天行动的一点一滴都说了清楚。

“今日你们两人立下大功,不过一丝一毫不能泄露出去,若让我听到任何风声,严惩不贷。”

“喏。”

赵匡胤跟孟宽点了点头,孟宽招了招手,就有两个小黄门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一个托盘里面放着两块黄金,另一个托盘里放着两块腰牌。

赵匡胤又道:“杜安。”

杜安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躬身道:“在。”

“二哥儿就藩襄阳,工部派虞部郎中褚蒙,兵部郎中卢多逊前往协助二哥儿伐木造材,清理河道,今晋升你为内给事,督襄阳工事,军事。”

刘壮低着头,斜瞟了杜安一眼,内心满是失落。

他很清楚杜安为什么能得到晋升,因为其是内监最了解工造之人。

自己虽然资历更老,却不懂工造,这次的机会就没有抓住。

杜安大喜,压抑住了内心的兴奋,应道:“奴婢定当为陛下鹰犬,帮陛下守好襄阳。”

赵匡胤沉吟了一下却说道:“前往襄阳,非仅为我鹰犬,更应获二哥儿赏识。你精通辨识矿物,熟悉工造,也当为二哥儿尽力。”

“喏!”

“另……”赵匡胤的声音低沉了起来。“裴氏此人深不可测,非常理对待,你要用心做事,能获得她赏识更好。”

杜安在宫中也有快二十年,从一个小太监能成为被传授文字学识的太监,自然是聪明的。

五代十国,太监一般是不让识字的,但是宫中也需要一些忠心的太监监督军政,不识字的话,就是睁眼瞎。

让他去监督打仗,造城,一窍不通的话,如何能监督?

所以,每一批太监里面,总会选出一些聪明的小太监,从小教他们识字,并且根据其特长,负责各个方面。

像佟亮,杜安,刘壮,就都是这样被挑选出来的。

不过,为了防范他们专权,基本上,给他们的职位都不会很高,中高层依旧用不识字的太监,只有到了内常侍这个级别,才又用识字的太监。

他很清楚,自己这次能例外被提拔为内给事,不是因为自己识字,而是因为自己长期管理内库矿石,又曾经督造过皇陵,修建开封府,对这方面比较了解。

这是一次天大的机遇,只要这次不出错,今后就有机会成为内侍省的顶头内常侍。

而这次去襄阳,督建工事为明,督管那个裴氏,才是真正的任务。

而且,真正的目的还不能暴露出来,要尽心尽力为二哥儿和裴氏做事。

打发走了刘壮和杜安,赵匡胤一个人坐在紫宸殿的后殿,望月独酌。

孟宽安抚,敲打了杜安一番回来,赵匡胤已经有些喝多了。

见到孟宽,向他招了招手。“过来坐下,陪我喝一杯。”

赵匡胤坐的罗汉床宽大的像个床,中间摆了一个案几,上面有些酒菜。

他斜倚在一边,不像个皇帝,放浪形骸的像个狂士。

孟宽也不是第一次陪赵匡胤喝酒了,他没有过多谦让,而是端正地跪坐在案几的另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双手端起。“老奴在此恭喜陛下,二哥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陛下今后当安心了。”

赵匡胤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望向了孟宽。“这天底下,为了这个位置,父子,兄弟之间成仇的还少吗?不说远了,前朝太祖,太宗,不都父子成仇了吗?这天下,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啊!”

孟宽这话可不敢接,帮赵匡胤又倒上了酒说道:“二哥儿执意要去襄阳,怕就是不愿跟陛下有了隔阂。”

赵匡胤摇头叹道:“若不是如此,我又如何会对他如此支持?将满朝勋贵子弟全部托付他手,这是信任,也是试探啊!”

赵匡胤虽然目前对赵德昭极力支持,但是内心也不是没有一点顾虑。

赵德昭想要去襄阳,这是最好的结果,他就是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也需要时间来壮大自己。

将他远远地打发去襄阳,一方面是想看他到底能做出什么成绩,另一方面,也有防范的意思。

孟宽见赵匡胤喝的有些起兴,已经醉了三分,更不敢接话。这父子之间的心结,可不是他这个外人能插手的。

为了这个位置,什么父子,兄弟之情,都不值一提。

赵匡胤不管孟宽接不接话,又望向了刘壮写下的那张纸。“你说,既然二哥儿如今懂得了这许多,为何不肯拿给我看?这是不相信我这个父亲吗?”

孟宽小心翼翼道:“或许是二哥儿心中有所顾忌……”

“顾忌我这个父亲?”赵匡胤重重一拍案几,怒道:“他当我不知道他恨我?那几个孩子,没有一个不怕我的,却没有一个愿意跟我亲近的!我可真是孤家寡人啊!”

孟宽宽慰道:“陛下日理万机,自然与几位哥姐儿少了亲近,为了这个天下,陛下……”

赵匡胤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他们不知道我这是在保护他们,只是……”

他突然想起了赵德昭跟他说过的,赵光义杀了他,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己想要保护他们,却一个也没有保护住。

原本内心的愤慨,一下子就消散了。

的确,自己不是个称职的皇帝,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一时之间,甚至有了一种万念俱灰的感受。

原本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说,现在也没有情绪诉说了。他重重叹了口气。“我倒是要好好看看,他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元宵节不宵禁,赵德昭他们一直玩到了子正,也就是后世的半夜十二点,才回东宫。

四姐他们还能强撑,六姐已经趴在赵德昭的肩头睡着了。

回到了东宫,将四姐她们都安顿睡下,准备前往王氏的小院。

两个老婆,赵德昭现在是每人轮流陪一夜,三次一轮休。

为了传宗接代,必须要夜夜笙歌,六天才能休息一天。

即便是来了月事,也有陪嫁可以侍寝。

不过在嫡子生出来之前,一般是不会让陪嫁生出孩子的。

刚走到四姐他们的小院门口,见到侍女带着裴格安走了过来。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裴格安望了一眼打着灯笼的佟亮,说道:“你们先退下,我跟二哥有话要说。”

见裴格安表情严肃,赵德昭摆了摆手,佟亮和她的侍女就悄悄退下。

“我的书房有人进去了,动了我做了标记的资料。但是刚才我问了,没有人私闯。”

赵德昭问道:“徐永昌和贾司衣他们怎么说?”

徐永昌是内侍高班,贾司衣是裴格安的小院的主管宫女。

“今日内侍聚餐,徐永昌去了宫中,而宫女们也有御赐的宵夜,今晚还组织了一起看烟花。”

赵德昭点了点头。“也就是说,最大的怀疑对象是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