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四十四章 计划展开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四十四章 计划展开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1:11 来源:笔趣阁

中秋之夜,内侍进来换了几次蜡烛,一直到天亮,父子俩都没有出书房。

临天明时,赵匡胤才让孟宽让内侍通知下去,今日罢朝。

一直到天亮,赵匡胤才起身回了宫中,然后埋头大睡。

一直到午后方起,却没有去探望赵光义,而是下旨前往华州,纳华州节度使宋偓长女为妻。

赵匡胤已经死了两人妻子,原本不愿再续娶,反正宫中不缺美人,现在又得了绝代佳人花蕊夫人,正蜜里调油的阶段。

俗话说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孟昶卧病在床,花蕊夫人年轻貌美,现在被安顿在御花园角落的院落里,还不是任由赵匡胤去偷。

这种感觉更刺激啊!

可是昨夜听了赵德昭说他后来续娶了宋偓之女,而且此女在他被赵光义害死之后坚决不低头,被赵光义薄情对待。

一个弱女子能做到这一步,对他来说已经很值得敬佩的了。

而皇宫里面也需要这样一个女主人,所以赵匡胤觉得还是应该将各方面都完善起来。

这皇宫,是他赵匡胤的皇宫,不是赵光义的皇宫。

对待赵光义的意思,赵德昭也看出来了。

赵匡胤身为家主,是不会亲自出手动赵光义的,但是该有的限制必须要有。

赵光义现在军政,民政,国政大权集于一身,实在过大。

但削权也要有个好借口,哪怕赵光义病重,也要等他实在干不了的时候才会削权。

身为皇帝,虽然位于权力巅峰,但是更要注重自己的名誉。

赵德昭也不在乎赵光义,只要赵匡胤有了防备,他根本不是赵匡胤的对手。

赵匡胤虽然像个军阀多过于像皇帝,但是他的个人性格和善,性格魅力非常大。

赵光义呢?不是仗着赵匡胤,有几个认得他是老几?

军中悍将不搭理他,就连文臣也看不起他。

他目前的真正班底,也就是开封府的那一帮人,还都是谋士出身。

晚些时候,赵匡胤又过来了,赵德昭说的越多,他也就越清楚自己现在该怎么做。

两人又讨论了大半夜,第二天赵匡胤准时上朝,下朝之后,就去赵府看望了依旧不得力的赵光义。

赵光义现在的问题就是稍微活动一下就心跳如雷,脑门血管暴涨。

太医们个个检查之后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确定是心血管疾病。

所以每个太医开的药方都是按照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开了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这样的方剂。

这样的药方治疗心疾,心绞痛的确有作用,可是想要化解氯化钾过多的中毒症状,是不可能的。

氯化钾中毒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是药的副作用中毒,根本没有太明显的中毒反应,所以只会让人认为是自己有病。

赵光义情绪很低落,赵匡胤的眼神中少了几分怜悯,多了几分虚情假意,只是赵光义并没有看出来。

虽然赵匡胤没有问,却有些怀疑是赵德昭对赵光义下的手。

因为背后提到赵光义有多憎恨,当面的时候,赵德昭就有多亲近。

这种真情表达任谁也看不出半点破绽,只有知道赵德昭心态的赵匡胤才看得出来。

而这个时候,赵匡胤也是佩服不已。

因为他自己有时候都难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可是这个儿子,演戏就跟真的一样。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对不起自己的弟弟,他不可能为了绝情的弟弟责备儿子,他索性装糊涂。

当天晚上,赵匡胤又过来了,开始像赵德昭询问一些细节。

比如哪些大臣值得信赖,哪些大臣是墙头草,那些大臣能力强,哪些大臣是窝囊废。

赵德昭哪里记得那么多,只是将明初的名臣名将跟他介绍了一番,至于不出名的,根本记不得。

就连义社十兄弟,赵德昭也有几个不记得,只记得韩重赟,王审琦,石守信他们这几个强悍的。

见赵德昭真的没有忌讳自己的意思,赵德昭也就放开了,将明朝的一些改进的制度全部拿了出来。

比如撤销风闻奏事,不要言官,比如就事论事制度,绝对不能说东扯西。

看到这些,赵匡胤就连连摇头,因为皇帝手里的权力太小,这些制度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

要想改革官制,那就更不可能了。

目前的宋朝读书人太少,也还没有到这个阶段。

所以,最主要的依旧是回到建立工业区,发展工业,造出火枪上面来。

而对工业的了解越多,赵匡胤也就越能发现工业基础的通用性,先进性。

特别是知道以后刀枪都可以大批量量产,他对这个工业计划也充满了兴趣。

南阳从东汉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华夏的钢铁中心,这里的煤矿和铁矿虽然都不大,但数量众多。

而且南阳与襄阳之间又有水量充沛的白河相连,水深两米以上,运输非常便捷。

依托南阳进行钢铁粗加工,然后在襄阳进行精加工的工业计划,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逐步完善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父子两人的感情也好了许多,最起码不是一开始只比陌生人强一点的那种。

另一件事就是裴格安也没有继续隐藏,而是被赵德昭带了出来。

对裴格安,赵匡胤更迷信。

赵德昭好歹一开始还上过学,读过书,了解这些还情有可原。

可是裴大姐一个九岁的小丫头,没有上过学,现在就会各种工业基础,会识字,这不是神仙传授是什么?

对裴格安,赵匡胤比对赵德昭还要尊重。赵德昭好歹是自己的儿子,偶尔敲打一番让他知道谁是爹,谁是儿子也无所谓。

可是如果得罪了裴格安,她懂得的那些知识不说了怎么办?

要对付她,赵匡胤心里还有些不敢啊。

裴格安并不把赵匡胤真正当老公的父亲,因为在现代社会,就没有公公。

至于皇帝这个身份,也不是她在乎的,所以她的平等相待,更显得她高深莫测。

当然,赵德昭也怕赵匡胤想要完全掌握裴格安,会惹出麻烦来。

这个小妞跟自己之间有十几年的感情,依旧不服输,还喜欢故意逗他。

每次她也精明地不触及底线,让赵德昭又爱又恨。

对其他人,她可是心狠手辣,毫无原则,毫无底线。

一个月后,在赵匡胤已经接受裴格安的情形下,他故意带着赵匡胤到裴格安试验的房间看了一眼。

那里面的各种毒药和治疗药品,让赵匡胤终于确定了下来,赵光义怕就是这个才九岁的女孩动的手。

因为有了一个月的接受过程,赵匡胤才没有下令禁军把她抓起来。

九月除了跟赵匡胤,裴格安完善工业计划,跟王溥学习,赵德昭还做了几件事。

一是他终于又做出了一把完全符合自己力量与力学的刀,二是他度过了自己十四周岁的生日。

然后就是忙着结婚前的准备,下个月,他就要结婚了。

皇子结婚虽然不要赵德昭操心,但是也非常麻烦,何况,他还是一次性娶两个。

从小定到大定,必要的登门一次也不能少。

就连陈思让也被赵匡胤用圣旨召了回来,筹备婚礼。

这个一心出家的老头,要不是圣旨根本不想回来,他现在对亲情看的很淡。

即使在许州任上,他也很少再带兵训练,整日游山玩水,跟和尚论经。

回了开封府,除了赵德昭登门的几次他出来接待了一番,其他时候根本不出面。

据说跟家里人关系闹的很僵,子孙对他都是爱理不理了。

大定之后,已经跟赵匡胤沟通好的赵德昭就接到了圣旨。

在圣旨中,赵德昭依旧是大将军的称号,不过多了一个职位:山南东道节度使。

节度使在宋朝有虚有实,像宗室人员,大部分都是挂了虚职。

像赵廷美,他就是山南西道节度使,可是他连山南西道都没有去过。

在大部分大臣看来,赵德昭山南东道节度使这个职位应该也是虚职。

十月一日,是禁军步兵雄武军和禁军骑兵骁雄军成军的日子。

宋初的禁军挑选非常严格,步兵需要一米七以上,骑兵也要一米六五以上。

然后还要考臂力,箭法,枪法,刀法,骑兵还要考骑术。

每军成军需要脱产训练一年,然后每半年还要考校一次,每一百人最少淘汰五人,然后再补进五人,这就跟后世的末位淘汰制没有什么区别。

宋初的禁军不仅待遇好,除了训练什么是不做。

要是其他兵种,还要种田种地,劳累不堪。

两军在河北训练了一年,如今成军,自然要先回开封府来接受皇帝检阅,然后配发军械,武器,安排营地,给士兵发放俸禄。

知道历史的赵德昭很清楚,食人魔王继勋要回来了,而他的刀,已经忍不住要饮血了。

而且,他跟赵匡胤已经达成了协商,他这次要借故杀了王继勋这个食人魔立威。

而为了安抚其他将领,赵德昭将会在婚后被“发配”到山南东道的襄阳去。

唯一的问题是,他能不能打得过王继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