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四十二章 有限暴露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四十二章 有限暴露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1:11 来源:笔趣阁

“你们在楼下守着,不要让人上来。”赵匡胤一声吩咐,孟宽为首的十几个太监躬身应是。

赵德昭跟在赵匡胤的身后又上了赏春阁,两人在栏杆前面站定。

“繁华过后更是萧索啊……”赵匡胤双手撑在栏杆上,看着下面的内侍收拾残局,吐槽了一句。

赵德昭有些不确定他的心态,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有感而发。

而且,虽然自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但是赵德昭不认为他会怀疑自己。

因为氯化钾根本是这个时代无法认知的新药,就连太医都认不出这种新药,更不会怀疑有人下毒。

“爹爹何出此言?”

赵匡胤没有回答,又说道:“时不我待啊……”

这一次,赵德昭有些明白了过来。赵光义今天发病,让他有了危机感。

现在宋朝一圈都是敌人,西北有西夏的前身定难军,山西还有跟辽朝勾结的北汉,北方的辽朝更是一个庞然大物。

在南方,后蜀虽然已经平定,却叛乱不止,在南方,还有南唐,南汉,吴越,以及西南的大大小小的番族。

赵匡胤想要给赵家留下一片稳定的江山,现在有些心急了。

“下月秋收之后,我欲御驾亲征,征伐南唐,你以为如何?”

赵德昭沉吟了一番说道:“爹爹欲从何处进攻?”

赵匡胤道:“有区别吗?”

赵德昭道:“南唐比我大宋富足,如今国势远超我朝,只是南唐人怯懦,才一直处于下风。

若只是区域作战,我宋百战百胜,可若是灭国之战,结局难料。

爹爹急于求成,恐事倍功半,毕竟我军的水军,相比南唐远远不如。

若到时北汉,辽朝趁虚而入,反倒置我大宋与危险之境,不可不慎。”

赵匡胤楞了一下,回过头来仔细看了看赵德昭。“我原本以为你会赞同出征,你竟然会反对?”

“我大宋连年征战,百姓难以休养生息。黄河年年泛滥,更是让百姓困苦。如今四周皆是强敌,不可不慎。”

赵匡胤只是因为赵光义犯病,一时之间有些激动。

他当然知道御驾亲征不可取,他若是带着大军去了南方,这开封府可挡不住北汉与辽朝了。

赵德昭更清楚,宋朝能统一南方,靠的不是兵强马壮,而是南方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无能。

论起国力,不要说跟南唐比,就是跟占据了广东广西的南汉相比,也强不到哪里去。

中原动乱了一百年,人和地都被犁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哪里还有什么积累?

这可不是大唐时期,隋朝末年,国家富足,世家联合反对隋炀帝,几个月就换了江山。

李渊几个月就当了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从举旗到当皇帝最快的一个,没有之一。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遗产,官仓里面的粮食都吃不完。

没有这些粮食,李世民凭什么几年之内就平定四方。

宋朝开朝却是战乱了一百年后,中原地区的财富,大部分都被辽朝夺取。

辽朝才是这个时代的老大,要不是现在内乱,中原还要在他们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宋朝攻略南方,都是提前积极筹备,时机成熟然后一鼓作气势如虎地吞掉对方。

要是打成了持久战,宋朝根本耗不起。

赵匡胤又问:“那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这就是考验来了,现在赵匡胤发觉赵光义身体不好,就要开始调整继承人的培养策略了。

赵德昭单膝跪地,向赵匡胤抱拳道:“爹爹若是准我明年前往山南东道,给我两年的时间,孩儿定当培养一支大军,最多三年,平定南方诸朝。”

赵匡胤脸色肃然,问道:“何以为凭?”

想要得到赵匡胤的支持,不拿点干货出来是不行的了。

赵德昭朗声说道:“孩儿明日入宫,为爹爹带进来一些东西,爹爹就知道了。”

赵匡胤却说道:“为何不是现在去东宫?”

说完,他就高声向着下面叫道:“摆驾东宫。”

赵匡胤如此心急,这倒是赵德昭没有预料到的。

书房里面摆的各种图纸,资料太多,被他看到,又是一堆麻烦事。

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有赵德昭拒绝的份,赵德昭只能向佟亮招了招手。

佟亮上前,赵德昭道:“你先回东宫,将书房甲字号卷宗找出来,焚香点灯,我们随后就到。”

这话说的毫无破绽,关键是赵德昭一直跟佟亮使眼色。

佟亮会意,立即一路小跑,先回东宫准备。

东宫后殿书房只有他跟徐永昌能进,他天天跟在赵德昭身边,徐永昌天天守在书房里。

赵匡胤却看了赵德昭一眼,突然笑道:“早就发觉你这几个月神神道道,看来是真有事瞒着我。”

赵德昭也知道自己这两个月的变化大,故意不做隐瞒。“只是孩儿还没有确定好,才不便告知爹爹。”

“是像人参固本丸,长生练气诀一样的东西?”

“爹爹明见。”

“少拍马屁,若是事关重大,少不了治你一个知情不报的罪过。”

话虽然如此说,可是态度和蔼,脸上带笑,显然心情很好。

两三里地一刻钟就走了过来,东宫这里已经点亮了院子的灯笼,将东宫各处照的通明。

书房的门窗已经打开,佟亮和徐永昌守在前后,没有让其他人靠近。

赵德昭带着赵匡胤来到中院,抱拳道:“爹爹,事关重要,越少人知越好。”

赵匡胤跟孟宽他们摆了摆手。“孟宽随我进来,其他人环卫四周。”

跟随而来的禁军统领进屋检查了一圈,确定没有藏匿了人,就招呼人散开。

众人散开,赵匡胤随着赵德昭进入了书房,关上了后方的门窗,屋内只留下了佟亮和孟宽。

书桌上,一个藤条箱已经摆在上面,其他的箱子都被佟亮紧急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赵德昭心中大定,他不是怕新技术被赵匡胤知道,关键是一些治国方略,与现在的局势不符,让赵匡胤知道了,反而是麻烦。

打开了藤条箱,赵德昭检查了一下不同卷宗的封面,然后按照顺序拿出了几份。

赵匡胤大喇喇地坐在书桌前,有些玩味地看着赵德昭。

第一份,是一架水车的整体图和分体图纸。

“这是水车?”

赵德昭点了点头。“是水车,却又略微不同,因为轴心会安装轴承,并且都是钢制。”

赵匡胤皱眉问道:“有何作用?”

“可以让水车更大,带动更重的力量。”

“水车磨面之力还不够吗?”赵德昭还没有回答,他又醒悟了过来说道:“难怪你一直想去山南东道,是看中了襄阳城的汉水了吧?”

见他对细节图纸没有兴趣,赵德昭点了点头,打开了第二叠图纸。

这是一叠联动装置和车床的图纸,这一下赵匡胤更看不懂了。

他的眼睛本来就大,这个时候瞪的有如铜铃。“啥玩意?”

赵德昭没有理他,翻开了第三叠图纸,这一下,赵匡胤看懂了。“这是铁炉?”

最后,赵德昭打开了另一叠图纸,第一张是一张长枪的整体图,后面是分体图。

赵匡胤突然夺过了第三叠图纸,疑惑说道:“这不是你的字迹?”

赵德昭心中咯噔了一下,暴露出来了裴格安不可怕,可怕是她今天刚好在宫里。

赵德昭被赵匡胤直接提溜了回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招呼她。

这个时候,却听佟亮说道:“禀圣人,这是二哥的侍女代写,每一张都要二哥来写,太累了。”

看到佟亮又沉稳地垂下了眼睑,赵德昭明白了过来,裴格安已经先回来了,这让他心中大定。

听到是侍女代写,赵匡胤也没有怀疑了,又看着火枪问道:“这是个什么玩意?”

赵德昭道:“可以隔空百步致人死地的火枪。”

“火枪?喷火吗?”跟一个完全没有火枪概念的人说明白火枪的运行原理,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德昭只能耐心跟他讲解了起来。“爹爹且听我细说,这是火帽,这是引线,在枪管里面装上火药,弹子,引燃火药,就能让弹子从枪管飞出伤人。”

这一番科普就是一个时辰,从火药讲到了爆竹,然后才让赵匡胤明白了火枪的运行道理,以及车床的作用。

从水车,到轴承,到联动装置,到车床,到磨床,到火枪,是一整套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然,这个时候还不能说工业,只能算工序体系。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动力,只有稳定的动力,才能让一切运转起来。

“汉水……”

从古至今,除了长江上游,就属汉水的中上游最为稳定,水量也大。

在襄阳段,汉江从西往东,从高到低,水势顺山而行,江岸非常稳定。

但是一过了襄阳,东西向变成了南北向之后,就进入了平原地带。

这个阶段水势平稳了许多,但是江岸也平坦了许多。

然后,江汉平原地带每隔几年就会遭受水灾,因为地势太平。雨季到来之后,水就无处可去。

“你去襄阳的事情暂且不谈,跟我说说,你是如何懂得这些的?”

又要骗人啊。赵德昭有些无奈。“爹爹,你信是道君梦授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