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十章 南进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十章 南进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5:02 来源:笔趣阁

五代十国,乃至宋朝初期的官制非常复杂,混乱。

前朝官员太多,他们被高高供起来,大部分只有官,没有职。

或者给你一个一品的官位,只给你了一个六七品的职位,这样就不怕你利用自己的资历来造反。

可是这样的安排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差遣。

差遣属于临时职位,不受级别限制,但是权力大小同样不可简单分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四品的官员比一二品的官员权力大,甚至一个六七品的官员,因为差遣重要,要比一品大员更牛。

都部署就属于是临时差遣,还是差遣官里面权力最大的一个。

按照后世的认知,这个职位相当于集团军总司令。

赵德昭身为皇子,担任行营诸军都部署,就是南征南汉的总司令。

而潘美的行营左军都部署,相当于左军总司令,也是一个妥协的差遣。

按照赵德昭的意思,潘美在湖南开发了几年,对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担任后勤军团司令最合适。

可是他已经在湖南准备了好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赵德昭来了,就抢了他的功劳。

所以没有设置后军都部署,而是搞了个左军都部署。

王全斌是一代名将,手下忠武军,龙捷军,都是一直打仗的精兵。

将这些人从西蜀拉过来,就是要让他们杀敌的,自然要分配在刀刃上。

他们不能安排在后军,又不能把潘美安排在后军,就来个左右军。

但实际上,赵德昭只是将他们当做辅助军,根本没有想要靠他们攻城掠阵。

七月二十三,赵德昭抵达潭州,七月二十四,就在潭州城外岳麓山下与湘江的江滩上,举行了大阅兵。

这次阅兵不是为了弘扬军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发钱。

古代的军队为钱打仗,士兵没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凡是出动,就必须要发钱。

开拨都要开拨钱,要是去打仗,就必须要翻倍。

赵德昭虽然不喜欢这种风气,但是一开始,他也没有想要挑战这种制度。

你不发钱,士兵们根本就不听你的。

这种事不像军纪,可以立威,你把人都杀了,谁替你去打仗?

或者在逼压下不得不出动,但是一转身,恐怕就起来跑了。

潘美攻下潭州之后,麾下各军也是换来换去,除了一直保留的两万五千禁军,其他厢军这几年换了几茬。

如今留在他手底下的厢军大部分都是这两年从湖南当地招募,共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里面,还包括了三千归顺大宋的溪峒蛮獠土人。

至于其他的在当地招募的乡兵,都是半脱产的百姓,他们守卫本地还可以,让他们出征打仗,离开家乡,是不现实的。

他们离开了家乡,谁来种地?谁来剿匪?

将近十万士兵,还有从山南东道以及湖南当地强制招募的五万劳役,组成了南征的十五万大军。

其中士兵一人两贯开拨钱,劳役一人一贯开拨钱。

所有的开拨钱可以自己携带,也可以交给军中司务,代士兵发放归家。

这些都由转运司负责,他们与军队不是一个系统,不怕他们从中贪墨。

这项制度也是执行了近千年的制度,每个士兵都相信自己的家人能收到这笔钱。

而劳役的开拨钱,则是地方官员或者是乡老代收,负责帮他们送到家中。

除了开拨钱,赵德昭运来了十几船的金创药和各种防瘴气的药粉,每人一个医药包。

医药包里面除了几包药剂,还有一小罐酒精,一截纱布,一截针线。

士兵一人一身新衣,一双布鞋,劳役每人一双布鞋。

这些都是赵德昭筹集了半年多的物资,汉京的女工工坊忙了半年才做出来的。

东西不多,但是每个士兵收到实打实的钱和物资之后,登时情绪高涨。

第二日开始,十万大军开始集训,赵德昭除了留下两百人的锦衣卫充当亲卫,其余的两千三百人全部派驻了出去。

每一个超过三千人的军队,就有一支锦衣卫的小队负责军纪。

他们负责监督训练,军纪军规,更有赵德昭分发的军牌,拥有对指挥使以下将领直接执法的权力。

跟赵德昭预想的不同,他们并没有遭受到很大的阻力,主要是他们的身份太特殊。

他们每个人都是勋贵之后,都是将军家的哥儿,军中的将士,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即便是那些将领,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哥儿,毕竟,他们也是这个阶层的一员。

而赵德昭与潘美,王全斌等将领,就开始研究行进路线。

湖南与南汉之间隔着南岭,但是南岭并不是天堑。

从秦皇时代,中原大军就开辟了数条战争路线,后来的千年,更是又开发出了数条商道。

南岭最危险的不是地形,跟蜀道相比,这里可以行进的路线很多,最危险的就是瘴气。

大军选择秋后开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秋后这段时间,是瘴气最少的时间。

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会议,确定了大军东西两条线的进军路线,民夫运输,后勤补给,前后联络线路。

东路军沿着郴州直下韶州,在郴州设大本营,由赵德昭率领神机营,控鹤军,火器营的一半,丁德裕率铁骑兵为副手。

西路军则以永州为大本营,沿广西富州,贺州,昭州行军。他们以忠武军,龙捷军为主,火器营分配了一半的士兵和炸药,负责协助攻城。

赵德昭将锦衣卫完全拆分,他们不仅要负责各军军纪,更被赵德昭分配到了从潭州到前线的所有角落。

神机营和火器营抽调出来的两千五百辎重营,完全把控了这五万民夫,大到各军的粮食,兵器,小到各军将士需要的一根针,都制定出了详细的转运策略。

而沈义伦这员老将,成为这支最大队伍的领头人。

他跟随赵德昭已经两年,在汉京府亲身经历了赵德昭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所有过程。

虽然他的能力不一定最强,但他绝对是最了解赵德昭的又最精通后勤统筹的将领。

八月十六,过完中秋节的第二天,所有的大军开始行动起来。

赵德昭最先出发,他的旗舰由潭州逆流抵达衡州,并且在此设立点将台。

民夫沿着湘江转运物资,他们大部分成了湘江边的纤夫。

王全斌率领西路军沿着湘江抵达衡州,在与赵德昭告别后,前往永州。

潘美并没有出发,依旧留在潭州。

距离潭州不足三百里的东方,就是南唐的疆域。

大宋要进攻南汉,南汉已经与南唐结成同盟,为了防止南唐进攻湖南,必须要留下潘美威慑。

赵德昭当然知道南唐将士懦弱,即便在历史上,他们也从来不敢主动招惹宋军。

但是将潘美留下,就没人跟他抢功劳了。

当然,为了让潘美答应留下,赵德昭也付出了交换的代价,他的长子潘惟德,就是这次南征的前锋。

潘惟德年纪本来就大一些,组建新军开始,他就是神机营的将虞侯。

后来神机营从三千人扩充到一万二千人,潘惟德是副都指挥使,兼领神机营第一卫的三千人。

这次南征,只要他不犯错误,立下大功,潘家最少又能获得数十年的发展。

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德昭当初也不会将才能并不出色的潘惟德一直任命为副手。

将潘美任命为行营左军都部署,给了他名誉,让潘惟德担任前锋官,给了实际利益。

至于说会不会担心潘惟德犯了赵括的毛病,赵德昭丝毫不担心。

因为神机营的责任是攻坚,他们并不会脱离大军的保护圈。

何况,现在的神机营里面依旧有不少其他哥儿,赵德昭并不担心潘惟德独断冒进。

潘惟德在作战上的表现并不出色,但是非常稳重,此人性格和善,也能听进其他人的建议。

而第二卫的将虞侯曹璨,第三卫的将虞侯符昭信,第四卫将虞侯李守恩,都是赵德昭非常放心的将领。

他们四人率领的神机营,不管是从构架上,主将互补上,都是比较融洽的。

八月二十二日,大军皆从衡州出发,这个时候,赵德昭更换旗舰,乘坐平底河船,沿着耒水河一路南上。

换乘了小船,虽然缺少了一些威风,可是沿着耒水河能够一直抵达郴州北。

赵德昭虽然是主将,但更是一个皇子,这次出征,要打胜仗,更要在打胜仗之后彰显大宋的威风。

任何时候,舆论宣传,都是最被统治者重视的。

赵德昭这次出征,虽然出发的时候只带了谨言,慎行,两女侍候,但是抵达潭州之后,侍女就变成了二十二人。

各地官员选貌美女子上贡给赵德昭,这些女子还都出自大家门户,身家清白。

服侍赵德昭只是渠道,要是能为赵德昭生下一儿半女,那她们家族就跟着飞黄腾达。

二十二个侍女,三十六内侍,两百锦衣卫,组成了核心的仪仗团队。

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要在其他人面前彰显威风,相对来说,让赵德昭指挥作战反而是次要的。

九月一日,赵德昭抵达郴州,与此同时,西路军王全斌也从永州出发,在白霞设立西路军大本营。

同日,接到南汉密报,刘鋹派遣龚澄枢驻守贺州、郭崇岳驻守桂州、李托驻守韶州以防备宋军。

南汉在韶州聚集了十二万大军,看似人多势众。

可是如今大宋军队还没有到,就因为大量士兵进驻,导致了韶州百姓负担沉重,民不聊生。

十几万大军驻扎在一个小城,人吃马嚼都要当地供应。

而韶州山多地少,本就负担沉重,如今多了好几万人,根本养不活。

而这些士兵们在当地烧杀抢掠,稍有不满就大开杀戒,让百姓只能抛家弃业,流落他乡。

李托无奈,只能将大军分散开来,其中主力军驻扎西北与大宋交界的武江水牛湾(坪石镇)。

坪石镇位于岭南山脉的南麓,武江的上游,素有“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

此处有数万大军驻扎,可是李托胆小,并不敢亲赴水牛湾,而是将大权交给了亲信余顺。

刘鋹朝要当官,先自宫,这些变成了太监的将领们没了子孙根,就连胆子也没有了。

九月三日,以神机营为主,铁骑军为辅,大军抵达了义章县,而赵德昭这个时候,还在郴州忙着接见地方官员,大豪。

九月五日,潘惟德等人抵达武江北岸,武江在这里画出了数个几字形的河湾,处处可过江。

南汉军队扼守武江与白沙河的水牛湾,根本没有骚扰大宋军队的勇气。

而宋军也不急,在白沙河沿岸伐木,隔着河开始有条不紊造桥。

余顺眼见宋军势大,派出了一万余人想要破坏宋军的造桥,可是大军刚在河对岸集结,就听见天降神雷,一万多大军四分五散。

大部分南汉军队第一次见到大炮,大炮的轰鸣对他们来说就是天罚。更别说,发射的链弹,开花弹,直接给他们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

这一万多士兵的逃窜,直接让水牛湾土墙里面的两万多士兵也军心涣散。

余顺根本无法约束军队,只能跟着这些士兵一起南逃。

当赵德昭抵达水牛湾的时候,宋军已经没有伤一人,就占领了这个南汉的北大门。

“殿下,南汉军队不堪一击,炮声一响就开始逃跑,如此看来,不应步步为营,应当直捣黄龙。”

“不急,等几日,看看西路军的行进情况。你们要记住,我们来这里是要把这里变成我们的国土,把这里的百姓变成我们的百姓,打仗,杀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从踏过武江的那一刻起,就要时刻约束军心,不能让士兵烧杀抢掠,否则的话,锦衣卫绝对饶不了他。”

他担心的不是神机营,神机营的将领都是勋贵之后,下面都是刚受训的百姓,还没有腐化。

其他军队,才是祸乱之源。

(新书主角是个历史讲师,穿越了一个穿越者改变的世界。这个大明占据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拥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其余四十余国只能在大明的威压下艰难生存。

可是这个大明并不是高枕无忧,西洲(非洲)想建国,东洲(美洲)想独立,贪腐横行,制度日渐败坏,内忧远大于外患。

这个世界,对一个有着不高不低的贵族身份的穿越者来说,却又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