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九十八章 水泥路和车床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九十八章 水泥路和车床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5:02 来源:笔趣阁

汉京,西郊,铁器坊。

正对着十座高炉的山脚下,一直到入口处,从两天前,就挖开了一层近一尺的浮土。

随后,劳役们开始在地上泼水,又用石墩开始夯土。

这还不算完,夯土之后从不远处山脚下运来了砸的寸许大小的青石,铺垫在地上,用石磙碾压。

然后,几百车从南郊拉过来的灰粉与河沙,被一车车倒在地上,开始加水搅拌。

这个时候,一辆红色的辇车被两匹高头大马拖了过来,铁坊的人都知道,这是主事裴甲的女儿的辇车。

提到这件事,所有的铁匠都羡慕不已,谁都想有个女儿能被皇子看中,这一下就飞黄腾达了。

那裴甲因为有外族血脉,一直只能从事最低等的工匠活,可就是生了个好女儿,一下子跃升数千人铁器工坊的大主事。

众多铁匠不会承认,裴甲是因为献出了镔铁刀受到的重视。

因为再好的技术,也只是个工匠。

可是裴甲呢?不管是皇子派来的内侍主事,还是朝廷工部派来的主事,甚至连兵部的兵曹,在他面前也不敢趾高气昂,礼待有加。

这是有手艺就能享受的待遇吗?

裴格安跳下了马车,铁器坊主事连坤连忙眉开眼笑地迎了上去。“大姐来了,这里飞灰四起,不如到茶寮稍坐。”

裴格安摆了摆手。“没时间,这个水泥配沙是按照比例来的吗?”

连坤丝毫不以为意,陪笑道:“严格按照册子上的标准,一车水泥,四车沙。”

四五十个工匠按照五人一个沙堆,一人计数,一人加水,三人搅拌。

这些沙堆都被堆在路边,一字排开,搅拌完毕,就能直接铺在路上。

在旁边,还有数十个劳役手里拿着木制工具,等候在一边。

他们一大半人手里拿着一个木制的圆棒,上面有一个横柄,在下端距离末端半尺长的位置,有一块长方形的横板。

水泥和沙子搅拌匀了,这些砂浆就被木锹铲到青石块上。路两边有垫着木板,箍住了一条大约五米宽的道路。

砂浆被铲到了路上,那些手拿木钎的劳役,就开始往泥浆里捣鼓。

连坤大声叫道:“都用力点,不许偷懒,要把泥浆挨着捣鼓,不能让里面留下气泡。”

这些劳役在前面捣鼓,后面跟着的劳役用麻绳拖着一块木板将路面磨平。

在他们的后面,还跟着一帮泥瓦匠,他们的手里拿着铁制的抿子,用一块长木板垫着,将路面抿的像镜子一样光滑。

卢多逊心痒难耐,用手指戳了一下,然后手指就陷了进去。

他抬头看了看裴格安。“大姐,这真的能变成硬的?”

裴格安笑道:“想想这些灰粉是什么做的?本来就是石头啊,等干了之后,就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若真是如此,真当得国之重器。”

裴格安低头看了看泥浆,又用手碾了一下,皱起了眉头。

随后,她抬起头来,向连坤招了招手,连坤连忙狗腿子一样小跑了过来。“大姐。”

裴格安说道:“下一堆泥沙按照一车兑三车半的比例,然后倒一段路。派两个人分别急着每个时间段的变化,一个时辰记一次。”

“好的,我立即安排。”

连坤退下后,卢多逊立即拿出了怀里的纸和铅笔问道:“大姐,这是有了差错?”

“不至于,只是如今的水泥标号不够,粘结力度不强,所以要适当多加一点水泥。”

卢多逊将不懂的水泥标号,粘结度记了下来。

这个时候不好多问,等裴大姐这个小老师上课的时候,就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

裴格安看到这一幕,对卢多逊的印象更好了。在她眼里,这是一个干实事的官员。

“我们先不管水泥和沙子的成分,只需要知道,在修路的时候,水泥和沙子各占多少比例,刷墙,修河堤,建房子,架桥,占的比例都有所不同。

甚至更细一点划分,刷墙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比例也有所不同。掌握了这些比例,就能造出坚固的房子,坚固的道路。”

卢多逊点了点头问道:“那么,这个路面什么时候能干?”

“这个要看天气,基本上不会超过两天,要注意一点,天气炎热的时候,等快干的时候,上面要盖上草垫,然后淋湿,防止日头太猛,上面干了,下面没干,造成裂缝。”

卢多逊又记了下来,问道:“那每隔一段,用木条隔开一个缝隙是什么道理?”

“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像水到了冬天会结冰,路面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会变大,天气寒冷的时候会缩小,如果不留缝隙,天气热的时候,路面之间相互挤压,就会造成裂缝,鼓起。”

裴格安看到了自己的二哥走了过来,就不再管他,眉开眼笑走了过去。

卢多逊没有去打扰,将这些都记了下来,然后揣摩这其中的道理。

这些天的接触,跟在后面的学习,他发觉自己已经接触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还没有走近,裴云就从怀里掏出了一把鱼鳞花纹的匕首,虽然知道他是裴大姐的哥哥,但是徐永昌和几个护卫连忙走到了裴大姐的前面。

徐永昌陪笑道:“裴二哥,这是给大姐打造的匕首?让我转交给大姐吧……”

裴云有些尴尬,看了一眼笑眯眯的裴格安,把匕首递给了徐永昌,摸了摸脑袋。

裴格安接过了匕首,拿在手里舞弄了一番,笑道:“二哥,我喜欢。”

裴云就嘿嘿笑了起来。“喜欢就好,爹让我来跟你说,那水力磨床差不多了,让你过去看看还要不要改。”

裴格安扭头跟徐永昌说道:“派人去砂轮厂,问一下拿在铁砂的砂轮凝固了没有,凝固了就每一种送一片来磨床作坊。”

徐永昌吩咐了下去,裴格安走向了马车。“二哥,过来,我们说说话。”

裴云嘿嘿笑着跟了上去,这辆辇车是皇子府规制,四个轮子,上面像一个小房子,前面可以坐一圈人,后面还有个马桶间。

裴云不敢坐进去,坐在了车辕上,隔着开着窗口跟妹子说话。

去年夏天的一场变故,大姐就变的像是换了个人,还被皇子接进了府。

裴家至此发达了起来,先住进了皇子农庄,后有来到了汉京,管理起了这个几千人的铁器坊。

从去年秋冬到现在,铁器坊建了两座炭窑,两座防火砖窑,还有新式的铁窑十座。

这个工坊不炼铁,都是从南阳运了生铁过来,在这里直接炼钢。

光是铁匠,这里就有五百人,加上学徒,劳役,快有五千人了。

这还有几座窑没有点火,要是都点火了,一万人也打不住。

裴家在万山脚下的匠户营分了一座最大的院子,每个月的收入,比过去一年的收入还高。

还因为大姐的关系,父亲当了主事,虽然他这个主事只管技术,但是每个人对他们都很客气。

以前一个不入品的差役都能对他们父子大呼小叫,现在四五品的员外郎,都捧着他们。

这都是大姐带来的荣耀啊!

车驾沿着铁器坊里面的道路,直接来到了江边。

这里江边的河堤被重新修建,不仅加宽,加高,还在河堤与江边这里,修建了一个几里长的平台。

平台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木制栈桥,深入江面。如今已经架起了十几座水车。

裴格安在几个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一排青砖修葺的房子前面,一根从江面上伸出来的铁棒,在飞快地转着,一直通到了屋内。

铁棒的一头连接着水车那里,另一头,直接连接上了一台木制的台子。

如今还没有造出标准的车床,磨床,一切从简。先依靠这些简易的设备,造出合乎标准的配件,才能组装真正的机器。

有了标准的机器,才能将产品规范化,规模化。

裴甲和几个官员正围着磨床商议着什么,看到裴格安过来,纷纷行礼。

即便瞧不起她,也不敢瞧不起她身后的徐永昌与禁军护卫。

裴格安凑到了磨床旁边看了一圈,连连摇头。

现在轴承没有造出来,固定只能靠铜套圈,然后配件磨损严重,摇摇晃晃,精密度很差。

从砂轮厂那里拿过来的圆形砂轮被装在上面,标准的圆形砂轮,在转动的时候,摇摆就超过了两毫米。

这样的磨床,要技师依靠经验打磨配件才可以。

技师拿过来了一根传动杆,这根传动杆是将钢水烧到半融,然后压铸出来的,上面有一排毛刺。

凑近了砂轮,然后就发出了刺耳的磨擦声,前面冒出了一片火花。

虽然摇晃的厉害,但是技师掌握了摇晃的规律之后,很快就将这根传动杆打磨光滑。

一圈人都笑了起来,总算是不负圣命。

“爹爹,车床和磨床这边暂时搁置,不要再增加了,这样的改进完全体现不了水车联动的先进。配件先靠工匠手工打磨,先把机器拼装一台出来。等二哥……”

裴格安看了看自己的二哥,改口道:“等留守有时间了,过来指点一下你们。”

这种最基础的手工到机床的过渡,裴格安也不了解,她只知道,这样的效率没有提高多少,耗费却要比过去更大。

既然赵德昭懂得,就让他来指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