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九十四章 民族性格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九十四章 民族性格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5:02 来源:笔趣阁

临近子时,又死了二十多人,不过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妥善救治。

大火也早就扑灭,不过现场依旧一片狼藉。

赵德昭坐进了裴格安的马车,玎珰四女连忙就拿出了食盒,里面装了饭菜,却都凉了。

裴格安拿出了车厢夹层里面的饼干,这些饼干都是她自己烤制的,递给了赵德昭,先垫一下肚子。

赵德昭吃了几片饼干,喝了一杯水,却感觉更饿了。

“原本我还想着等人事关系理顺,再来管工厂发展,可是今天这件事也给我们了警告,安全生产不能马虎。你回头写一份生产安全条例出来,先放下去,让所有工坊按照条例做。”

裴格安点了点头。“不仅仅是安全条例,很多地方都需要规范。像水泥厂,简直是人间地狱。幸亏那些劳役都是干两个月就回家了,要不然,尘肺病最少要死几万人。”

赵德昭点了点头,上次他去玻璃窑,也看到了水泥厂那里碾磨石粉的环境,真的太差了。

但是,现在还没有条件来改善,不要说征讨的收尘设备了,就连吸尘器,现在也做不出来。

能改善的,就是用布和棉,做出口罩来,先应付一下。

不过,现在的宋朝,连棉花都没有。

“棉花,似乎现在宋朝还没有好的长绒棉……”

南北朝时期,棉花就通过民间贸易,传到了华夏,不过产量很少,还多在边疆种植。

比如这个时代的海南岛一带,才是棉花的主产区。

在华夏内地也有棉,却是木棉。

木棉果实有棉毛纤维,但韧性差,无弹力,可以填充被子,枕头,却不能纺纱织布。

宋朝中期,棉花才逐渐流传到了内地,到了宋末,才成为民间的主要织品,逐渐取代了绫罗绸缎的地位。

赵德昭想到了能干的卢多逊,推开了车窗,车辕上的佟亮连忙问道:“二哥有何吩咐?”

“卢兵曹应该还在木器营,你派个人去通知他,明日一早到府上来,我有事吩咐。”

佟亮召来了一个内侍,派了一匹马给他,让他立即去传讯。

赵德昭关上了车窗,靠了下来,慎行轻吟了一声,却没有躲闪,扛住了赵德昭的后背。

她还又侧了身子,让赵德昭躺在她柔韧的胸腹间。

两位夫人都怀孕了,不能侍寝,她们四个就是代替两个夫人侍寝的。

不过刚到汉京,赵德昭每天忙到半夜,每日晚上练内功还不能停,练完都凌晨了,也没有心思收了她们。

躺在慎行的怀里,感受了一番她的柔挺,听到她急促的呼吸,赵德昭忍不住得意地笑了一下。

裴格安翻了白眼说道:“你准备让卢多逊负责棉花推广?他不是管军事的吗?”

赵德昭点了点头。“棉花可以纺织做棉布,棉花可以御寒,这个时代,划归军事范围,更容易推广。等逐渐推广开了,棉布的价格降低了,利润大了,民间才会主动种植。”

“是了,我好像记得曾经有记载,华夏最开始棉布比丝绸还要贵。”裴格安回忆了一番说道:“西方刚见识到丝绸的时候,丝绸比黄金还要贵,一块丝绸都能当传家宝。”

欧洲人其实除了气候适宜,最为苦逼。

欧洲的维度和东北差不多,北欧更是到了北极圈里面。

可是受到墨西哥洋流和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欧洲的冬天并不冷,夏天也不热,所以这片土地的文明一直在延续。

同一纬度的西伯利亚,东北,加拿大,到了冬天零下几十度,人都活不了,可是欧洲最多零下十几度。

但是欧洲矿产少,大部分土地还很贫瘠。

许多土地的土层不到半米深,除了种草,什么粮食都种不了。

因为粮食产量的限制,加上病毒传播,他们的人口基数一直上不来。

但是种草可以养活马匹,牛羊,人口少,他们相对拥有的物资就更多。

加上宗教的压抑,国家多,势力弱,养成了他们好斗的风格。

在被奥斯曼逼到绝境了以后,他们拼命寻找出路,最后通过海路,完成了人类的大发现。

欧洲在历史上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其根本原因,与人种性格有关。

他们就是强盗性格,这一点,东瀛也有些像他们,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养成了这种强盗性格。

相反,物华天宝的东亚大陆,因为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民族性格一直相对平和。

比东亚大陆更明显的是印度次大陆,那里的生存环境太好了,人们就跟猪一样了。

“你又在想什么?”

看到裴格安翻白眼,玎珰她们都忍不住抿嘴笑,更有些羡慕她。

她们很清楚,因为裴大姐的不凡,她比两位夫人还要受重视,幸亏她要的,跟两位夫人,还有她们都不一样。

赵德昭也笑了起来,收回了发散的思绪。“千头万绪从头开始,你这几年都要辛苦了。”

“不辛苦,我就喜欢这些。现在干的,跟我在南美干的,没有多少区别。”她噘了噘嘴道:“就是现在造船工业太差,我怀疑自己也没有出海的那一天。”

赵德昭眉梢一挑,笑道:“放心,不出十年,我给你造出三千吨以上的大海船。”

她飞身扑了过来,身子砸在了赵德昭的小肚子上,然后用手掐赵德昭。“我就知道,你个混蛋有事瞒着我,还不坦白?快坦白。”

不管是《长生练气诀》,还是各种半古不今的政治制度,以及赵德昭拿出来的各种技术方案,都不是现代的赵德昭能知道的。

那些水车的联动装置,连她都不清楚,可是赵德昭却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并且还是最优化的方案。

裴格安不仅不傻,还很聪明,自然知道不对。

不过以前没有抓住机会,如今在这马车里六个人,赵德昭躲无可躲,只能由着她掐。

玎珰四女看到这一幕,都由衷羡慕起来,她们多想是她们跟皇子一起遇仙缘啊!

只有慎行,被赵德昭压在身下,敏感区域被赵德昭的脑袋压来压去,忍不住面红耳赤。

“好了,好了,回去再说……”

“今晚你跟我睡,给我老实坦白。要不然,我明天就盖个小庙当道姑去,别想我给你干活了。”

四女都不笑了,脸上带着好奇。

她们帮忙抄那些资料,知道一些事情,但是知道的并不全面。

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知道的消息是碎片化的。

如果能知道更多,以后也像裴大姐这样,能帮上官人,成为官人最重视的人,也是很不错的。

不过,马车重重一顿,听到护卫们的对话,她们知道,到家了。

赵德昭直起了身子,回头捏了慎行的小脸一把,笑道:“你们还不适合知道太多,有时候,无知一点更幸福。”

裴格安脸上似笑非笑,看着赵德昭调戏侍女。她们四个都长的花容月貌,她最喜欢的是身材不高,娇小玲珑的琳琅。

不过,她年纪还太小,喜欢当攻的一方,现在不管是谁,都比她大太多,她也只能忍着。

再等等,等自己十五六岁了,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赵德昭没有顾得上吃饭就出去了,回府以后,内侍们立即端上来热乎乎的饭菜。

正吃着,还没有睡的陈抟被带了进来。他也知道了木器厂那边的大爆炸,询问了一番伤亡情况,主动挑起了话题。

“皇子,老道方才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思索了许久,有一些浅见……”

赵德昭打断他的话说道:“先不要说,明日跟裴大姐到处看看,多跟她聊聊,我们再来谈。”

他点了点头问道:“皇子让老道来襄阳,是不是想要让老道帮皇子约束一下道教?”

赵德昭将碗里的菜吃完,又喝了半碗汤才说道:“我赞成禁佛,不代表也要禁道。佛教传入华夏,开始以道教分支存在,但是五胡乱华之后,借助异族入侵,才开始发展开来。

也就是说,佛教其实并无根基,如今的根基也不稳。虽然从教义上来说,佛家经典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可是更多的却是消磨人的上进之心。

因果循环,求来生不求今世,这跟儒教的愚民政策并无太大差异。而佛教建立寺庙,僧人不事生产,都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佛教必须禁!

可道教不同,道教与儒教一样,都是我们的本土教派,保留下来利大于弊。

不过,想要存在就必须要变,这是我让你来的目的。”

“如何变?”

“等我处理好了凡俗事务,我们再谈这个问题,肯定是对道教有利。”

陈抟这才完全放下心来,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老道也不打扰皇子歇息了,过几日我们再谈。”

吃饱喝足,赵德昭到了后院,分别到王氏和陈氏的屋子里面看看,她们都已经睡了。

裴格安的房间里,灯光还在亮着,赵德昭叹了口气,走向了她的卧室。

这个女人精明的很,该如何跟她解释自己比现代会更多的知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