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五十三章 贬谪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五十三章 贬谪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5:02 来源:笔趣阁

大庆殿内,文武大臣吵作一团。武将对赵德昭私自斩杀武将大为不满,可是文臣却认为皇子斩杀一个吃人魔是替天行道。

武将怕失宠,想要把这件事当作个例,不希望皇帝对武将权力有限制之心。

而文臣想要试探皇帝的底限,想要把这件事扩大化,然后限制武将权力。

因为赵德昭斩杀王继勋这件事而吵,但是这个事件的两个当事人,却很少有人提起。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对虐待百姓,喜欢吃人肉的王继勋都没有好感。

而另一个当事人是皇子,文臣对他喜欢,武将也不讨厌他,并没有想用这件事来针对他。

他跟勋贵子弟关系紧密,又是武痴,对武将没有偏见。

大庆殿建制不大,是原本的大殿改建的,无法扩充,右侧的武将和左侧的文臣之间相隔不到两米。

吵架的时候没人愿意跪坐在地,双方隔着中间的通道,吵的口沫横飞。

是的,如今的宋朝上朝还遵循唐制,大臣们都是坐着的。

只不过很多大臣提意见,距离唐朝过去了一个甲子,现在椅子已经出现,大部分人都不习惯跪坐了。

他们要求把椅子搬进朝堂,如果皇帝不允许,他们宁愿站着。

反正早朝时间不长,隔几天才一次,就是站一个时辰,也没有关系。

只是赵匡胤还没有考虑好,这朝堂以后到底是个什么规矩。

赵匡胤眼睛似乎望着下方两侧端坐的大臣,但是已经走神。

上朝之前,他只是随意看了一眼那本步兵操典,原本并没有在意,可是现在越想,越觉得这本书神奇,几乎将军规方面几乎全部考虑到了。

这种严密的军队管理,也是后世改进后的吗?

这个儿子给了他太多惊奇,甚至是恐惧。

幸好,他自己选择了前往襄阳,最少这几年,他不会给自己造成威胁,而他,也能好好看看,看他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对了,也不要忘了问问,后世的朝堂是什么样。

这天天吵来吵去的,他这个皇帝就像摆设,真是不如以前当个节度使痛快。(当皇帝不如当节度使,是赵匡胤历史原话。)

被吵的有些脑仁疼,却都是些低品级的官员在吵,重量级官员没有一个。

赵匡胤忍不住咳了一声,原本吵的热火朝天的大臣们,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这一切虚假的就像在演戏,赵匡胤忍不住叹了口气。才开口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皇子德昭不教而诛,视为违法。但王继勋此人虽略有功绩,却草菅人命,以人为食,畜牲不如。皇子违法,情有可原,王继勋死,死不足惜。”

监察御史徐侑城向前一步,手持朝笏躬身道:“官家,可王氏长子如今拉着王继勋的尸体还在宣德门外……”

“去跟他说,其父以人为食,死不足惜,念在过往功劳,赐钱扶灵归葬故里。至于皇子,不可不罚,否则国法何以为继!今削去皇子德昭大将军勋位,发配任上,不得召见,不得回京。”

众臣哗然,这个惩罚不是轻了,而是重了。

在后世,几百里开车几个小时,可是如今的几百里,就是另一个世界。

没有了大将军勋位,赵德昭的身上就只剩下了一个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衔位,这个众人本来都认为是虚衔的衔位,如今却又成了实职。

山南东道治衙位于襄阳,距离开封府一千里,如今要把这个皇子发配那么远,是想要放弃这个皇子了吗?

赵普立即直起身来,手持朝笏走到中间拜道:“官家三思,皇子年幼,如今发配千里之外,实非臣等本意。官家仅有两子,二哥儿才过十四,四哥儿更是年幼,若有三长两短,恐危及国祚永续。”

这话以前赵普说过多次,最后被贬,但是现在赵光义因为病重,已经多日没有上朝,赵普就又提了出来。

赵匡胤却说道:“皇子长于安乐,非社稷之福。何况其已十五,本月就要大婚,特恩许其大婚之后再往治地。”

赵普的腰弯的更深了。“望官家收回旨意,此乃动摇国本。”

赵匡胤也直起身来,走到赵普面前将他扶了起来。“我的儿子,不能一直处于安乐。今日让他前往治地,明朝还会让他上阵杀敌。只有文武双全,才能让我大宋国祚永续。丞相以为如何?”

看到赵匡胤真诚的眼神,赵普知道他心意已决,摇了摇头,说不出话来。

虚引了赵普归位,赵匡胤也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来到了户部尚书魏成面前。“魏卿,如今国库可还丰盈否?”

魏成想要起身被赵匡胤拦住,他只能直起腰板回道:“如今秋收入库,虽然还未总计,应与去岁持平。不过如今大军在蜀地运回大量钱粮,国库充裕。”

十月正是一年最有钱的时候,要是等到明年春夏,钱都花的差不多了,魏成这话就不敢这么说了。

赵匡胤点了点头,向回走了两步,又道:“给襄阳刺史蔡令性拨钱五万贯,命其修葺节度使府,再拨钱五万贯,与皇子开拨。

另,明春由皇子德昭负责在襄阳组建新军,一应开销,由户部开销。”

魏成起身领命,又问:“不知新军按多少人手组建,臣也好事先预备钱粮军服。”

“一万人。”

“喏。”

现在,所有人都又疑惑了起来。搞不清赵匡胤心里在想什么。

如果说喜欢这个皇子,为什么要让他去那么远?远离中枢。

如果说不喜欢这个皇子,为什么现在的安排又面面俱到,生怕他在哪里过的不好?

见赵匡胤已经安排妥当,显然是早有定策,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反对了。

只是所有人都已经拿定了主意,下朝之后要打听一二。

实际上,赵德昭只跟他说六千人,其中有三千人是战斗部队,另三千人是测量部队。

因为要求人人识字,最起码有点基础,所以这六千人,还不一定能招的齐。

不过再艰难都要开展起来,特别是测量部队,如果招不齐,就只能教战斗部队测量。

在明朝的时候,赵德昭一开始搞幼军,从小打小闹,到最后成为新军的培训基地,是走了弯路的。

比如一开始几年都只有几十人的规模,还比如他异想天开想搞什么特种兵,最后证明了错误。

这一世就不会了,如今的大宋不是不需要特种兵,但是更需要地图兵。

地图测绘绝对是古代最大的黑科技,而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修路架桥,还是救援救灾,地图的作用都无比巨大。

但是呢,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合格的地图测绘人员。

当然,在不仅仅是在东方,就连西方,在十八世纪之前,也都是比例失真,完全靠地方人员才能辨别的地图。

前世在大明的一百多年间,一直到赵德昭去世的时候,地图测绘人员,地形测绘人员依旧是最欠缺技术人员。

因为这个地球太大了,需要测绘的地方太多了。

在保证了基本的安全和武力,技术领先之后,这项任务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终于下朝了,赵匡胤寡然无味地喝了一碗粥,馒头都没有动。“韩都指挥使去东宫还没有回来?”

“没有。”

“圣旨可曾传到?二哥儿是啥反应?”

传旨的内侍尤宝川躬身回道:“圣旨传到,二哥儿表现的很平静。”

赵匡胤疑惑问道:“很平静?”

尤宝川大惊,腰弯的更低了。“是很平静,只有一点……愤慨。”

这才是正确的反应嘛,得到了神仙传授,自然聪慧过人。要是表现的平静,那就太假了。

“今日常朝押后,要见的人也延迟到明日接见,现在去东宫。”

“官家,二哥儿昨日还说进宫陪你午膳,四只熊掌可都给你送进宫了。”

赵匡胤这个时候哪有心思想熊掌。“把熊掌安排到东宫来做,午时顺便把几个小的也都接到东宫。”

孟宽使了眼色,立即有人下去安排,而他赶紧帮赵匡胤收拾了行装,就吩咐摆驾。

因为距离很近,每次赵匡胤都是步行,倒也方便。

一进东宫大门,赵匡胤就看到了没有当值的禁军都围在了东宫主殿偏殿门口,看见赵匡胤过来,连忙纷纷行礼。

这一行礼,也惊动了屋内的人,一下子出来几十人,这人还不少。

“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没那么多讲道,这是在干啥?”

与赵德昭并肩迎出来的韩重赟说道:“昨夜二哥儿给这些后辈讲学,今日臣与二哥也就这本书进行磋磨,吸引了他们旁听。”

赵匡胤道:“今早我就随意瞟了一眼,把这本书拿过来我再瞧瞧。”

赵德昭躬身应是,听赵匡胤问道:“可有不满?”

其他人等皆不敢吭声,却听赵德昭说道:“孩儿早就有心出去闯闯,此事正如我意。”

赵匡胤笑了笑,这个态度还可以,比他开始预想的反应层次还要更高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