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第十五章 两人

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十五章 两人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1:11 来源:笔趣阁

中书令府位于皇宫的东南角不远,原本是赵家的祖宅。

在赵匡胤入主皇宫以后,这里就变成了赵光义的宅第。

建隆二年,大宋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加封中书令。

赵匡胤下旨以亲王府格制扩建赵府,不仅重修了前院大殿,还垒土为山,给中书令府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后院。

赵光义不喜在前院跟禁卫一起习武,每天早晨,只要不下雨,就在后山上练武。

后山约有二十米高,植树种草,山顶还修建了一座凉亭。

每日练武完毕,站在凉亭中遥望不远处的皇宫,成了他最近养成的习惯。

不过今日,他的视线没有飘向皇宫,反而落在了皇宫东南的东宫府邸上。

中书令府与东宫之间更近,中间只隔了一个辇子街坊,两条街。

站在山顶,隔着参差不齐的低矮街坊,相隔不到五百米的东宫大殿清晰可见。

在他的身后,几个下人端着水盆,,拿着毛巾一动不动。

直到一个身着文士长衫的中年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赵光义招了招手,下人立即端着水盆过来,赵光义草草洗了一把,擦干水渍。

中年文士沿着青石搭建的台阶上到了山顶,赵光义已经打发了下人散去,很快,山顶就只剩下了赵光义和这个文士。

“季华今日如此之早,显然是为我带来了好消息。”

中年文士笑着长揖道:“府尹,此乃自查,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好。”

赵光义笑着摇了摇头,指着凉亭里的长椅笑道:“坐下再说。”

中年文士也没有客气,请了赵光义坐下,然后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昨日午后,下官清查了府内下人,各级从事,主簿,一宿未歇,问询过百人,总算是将前因后果问了清楚。”

赵光义没等他说话,沉吟了一下问道:“崔彻?”

中年文士起身长揖道:“中书令,还请听下官一言。”

赵光义诚恳说道:“季华,自两年前我推举你为开封府推官,就是看中了你刚正不阿,今日何故求情?”

中年文士姓贾名琰,字季华。其父贾纬曾任晋中书舍人、给事中,以荫授临淄主簿,历通判澧州。

赵光义任开封府尹之后,知道此人刚正不阿,查案断案名声遐迩,推举为开封府推官。

在内政这一摊子事务方面,赵光义借助他的能力良多。

昨日阿芙蓉一案,赵光义一开始就怀疑是自己手下人干的,不等他人清查,先派了贾琰进行清查。

按说贾琰应该称呼他为府尹或者尹京,不过赵光义喜他人称呼自己中书令。

贾琰抱拳道:“崔彻虽然行事偏颇,但对中书令一腔赤诚,他故意打草惊蛇,也是为了帮中书令观察朝中反应。

下官问询了参与此事的十余人,众人皆无私心。

且,昨日一番试探,皇子反应也值得我等警惕,实乃功大于过。”

赵光义沉吟了一番问道:“以你所见,如何值得警惕?”

“皇子年方十四,过去一直重武轻文,不思进取。可昨日当着两朝文武百官,却越过中书令与降君同乘一车。

看似漫不经心,却在文武百官面前留下一个印象,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如此一来,让中书令如何自处?这背后,怕不是有高人指点啊……”

赵光义将手中的毛巾丢在了地上,怒道:“名正言顺?笑话!是谁将黄旗披在官家的身上?又是谁为了大宋殚精竭虑!他一黄口小儿,不过是官家所出,就能越了我去!”

贾琰微微摇头,笑说:“中书令息怒,遥望前朝太宗,为了大唐立下赫赫功劳,不也是越不过建成太子?最后还是依靠玄武门的拼命一搏。

所以说,这名分固然重要,关键还是看谁人多势众。

只要中书令控制了禁军,开封府,这天下,尽落中书令之手。

不过,如今皇子年岁渐长,为防他借着伦常进逼,中书令也要多做防范。必要的时候,也顾不得叔侄之情啊……”

赵光义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崔彻等人参与了进来,为防泄密,全部安排至西京军中,等开封府告一段落,再让他们回来。”

贾琰知道昨日皇子扫了中书令的面子,这人,中书令保定了。

他的心情也轻松了下来,向赵光义抱了抱拳,刚准备告辞,却听赵光义又问道:“我那侄儿被禁足在府,可有闹出什么事?”

“他安分在府,不过却让人传了昨日在路上撞伤的民女一家,应是为了扬名,略作补偿。除此之外,他还派人去太医院要了一些药材,不知是否昨日受伤。”

这都是小事,赵光义也没有心思去想。“让人盯紧了东宫,不管是与他那帮好友,还是与宫中的联络,若有异常,立即通报。”

“诺……”

东宫,赵德昭被禁足,不仅不能出府,连他那帮兄弟也被拒之门外。

不过赵德昭在府中也不无聊,在明朝积累了百年的经验,想要在宋朝实现,不仅要做,更多的资料也要抄过来。

靠他一个人,只是抄框架,也最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所以,他很忙。

下午,裴家一家回去搬家,而在宫中的赵匡胤也得到了太医院送来的方子。

除了这个方子,袁不让送来的“长生练气功诀”更是让他疑惑不已。

刘小可以骗过袁不让,却骗不过他。如果有这份功诀,刘小怕是早就呈送上来了。

将这份功诀仔细看了一遍,没有发现有什么毛病,他本来就是武学宗师,若是有人弄虚作假,他也能看得出来。

将这份功诀留在了书房,让人誊抄几份,准备让人都练练。

至于这份纯阳祖师的炼气术来自哪里,赵匡胤现在无心关注……

昨日见了花蕊夫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绝色佳人。

这样一个女人,陪着孟昶那个糟老头子,实在是明珠暗投啊!

可是,孟昶是他要拿来给天下人邀名的降君,又如何能下手?

赵匡胤因此犹豫不已,无心处政,心里像长了草,片刻不得安宁。

身为皇帝,他自认见多识广,后宫现在虽然没有皇后,但是妃子也有不少,却没有一个像花蕊夫人一样,让他神魂颠倒,魂牵梦绕。

一阵脚步声伴着孩子们的嬉笑声越走越近,赵匡胤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慈祥的笑意。

虽然是个被美色所惑的男人,但他更是一个父亲。

有过两任妻子的赵匡胤与发妻贺氏一共生了九个孩子,只活下来了四个。

在他当上皇帝之前,发妻贺氏就已经去世,又续娶王氏为妻。

不过王氏也是个命薄的,只当了三年多皇后,活了22岁,生了一个女儿,就又重病去世。

如今皇宫里面补充了一批妃子,但是赵匡胤并没有立皇后的意思。

除了赵德昭年岁已大,准备要娶亲,其他几个子女都生活在景福殿。

顷刻,一个十岁的少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五六岁的男孩,率先走进了皇仪殿。

在她们的身后,跟着几个年长的太监宫女,其中一个奶娘的怀里,还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孩。

领头的女孩已经是个小淑女,来到近前,屈膝一福,脆生说道:“爹爹,女儿几天都没有见到二哥,想去东宫找二哥玩耍。”

赵匡胤摇了摇头笑道:“四姐不会说谎,怕是四哥撺掇你来的吧。”

才五六岁的四哥赵德芳见瞒不过去,有些扭捏地掰着小指头。“爹爹,是我想去找二哥玩。”

被奶娘抱在怀里的六姐挣扎着要下来,奶娘不敢大力,放她下来。

她跌跌撞撞地跑向了赵匡胤,目标却是案几上的香瓜。

六姐命苦,还不记事亲娘就死了,后宫里面宫女虽然能把她照顾周全,但是没妈的孩子总是让人怜惜。

赵匡胤伸手将她抱了起来,放在腿上。“六姐今日没叫爹爹……”

六姐伸手想要拿香瓜,瘪着小嘴喊了一声爹爹,委屈地都要哭了。

赵匡胤递给她了一块香瓜,她立即乌云转晴,露出了可爱的笑容。

跟几个孩子依次聊了几句,不让他们感觉自己被疏忽,赵匡胤这才说道:“昨日我禁了二哥的足,你们也不要去打扰他,等后日再让内侍省安排你们去东宫。”

赵德芳今年六岁,却也知道了禁足就是不让出门。“爹爹,二哥做了错事吗?”

赵匡胤一愣,脸上的笑容寡淡了起来。

昨日受降大典,赵德昭真的做错了吗?如果真的做错了,今日上午的朝会,大臣们为何提也不提?

要是往常宗室有错,那些言官们的口水,怕不是都要喷到他脸上了啊!

可是这次风平浪静,就连赵普,也不认为二哥上了孟昶的车驾有什么不对。

但是,这里面掺杂了一个赵光义啊。

哪怕是委屈了这个儿子,也不能让三哥心里不畅快,没有他,自己根本当不上这个皇帝。

他扭头看了一眼最大的四姐,柔声说道:“四姐可以使人去东宫禀报一声,等后日过去找二哥玩耍。”

四姐点头应下,又安慰起了有些不甘的四哥赵德芳。

虽然她自己也才十一岁,却已经像个大人了,对弟弟妹妹都照顾周全。

他们四个孩子都没有亲娘,长姐如母这句话,可不是浑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