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是王富贵 > 第372章 王岳有妙策

我是王富贵 第372章 王岳有妙策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4:08 来源:笔趣阁

“这帮笨蛋,把肉放到他们嘴边了,怎么都不会吃!”王岳接到了内阁的急递,顿时一肚子气。

他刚打败卜赤,这家伙远遁北方,是跑到哪里,还不清楚,而旁边右翼三万户的人马虎视眈眈,再加上新占领的地盘还有各种散落的势力,外加上溃散的乱兵,简直跟一锅粥没有什么区别。

蒙古王公要安抚,自己这边立功的将士要赏赐,一大堆的烂事,都摆在王岳的面前,用心处理还未必能处理好,竟然让他回京,有什么好问的,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王岳义愤填膺,张经等人,包括徐光祚在内,却都另有看法。

“大人,容卑职说两句。”张经道:“咱们脚下,在辽朝的时候,是中京所在,那时候塞上之地,拥有几十万户,人口不算稠密,但是也足以维系繁荣,一直到了元末,红巾军绕道北伐,严重摧残了大宁之地。等到太祖皇帝设立大宁都司,已经是人烟稀少,经营困难。不得不从山东,河南等地调拨粮草,为了每年几十万石的粮食,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

张经又叹了口气,“靖难之役后,大宁越发凋敝,太宗皇帝神武韬略,权衡利弊,以为纵兵出击大漠,驱赶鞑子,远比建设城堡墩台,被动防御来得好。太宗皇帝是想把鞑子赶走,然后再修城驻守,以为万世不拔的基业……”

张经侃侃而谈,把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的边防策略说得明明白白。

朱元璋是立足多建堡垒,屯兵戍边,严防死守,当然了,老朱也频频北伐,甚至比朱棣的次数多得多,他算是两手都有。

而朱棣呢,则是以驱逐为先,然后再修堡垒巩固,可惜的是,他没有完成北伐大业,就死在了归国路上,整个战略自然不了了之。

作为大明最强悍的两位帝王,都没有解决北方边患,以内阁那帮人的德行,拿不出办法,也算情理之中。

毕竟万一出差错了,他们可不敢担责任。

“大人,总体来说,就是既缺少韬略,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如果不能从这两个方面说服内阁,还真不好办。”

王岳用鼻子哼了一声,“这两招都是现成的,只是那帮人视而不见罢了。”王岳叹道:“看样子我还是要回去一趟,只是这边这么多事,我要是走了,你们能处理得了?”

听到王岳这话,徐光祚突然冷笑,“王岳,你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没了你王屠户,我们也不用吃带毛猪,这么说吧,一切交给我,如果做得不如你好,只管问罪就是!”

徐光祚把胸膛拍得啪啪响,王岳将信将疑,说实话,这货真的不靠谱,但是他这一次必定扛住了卜赤的攻击,也不算废物透顶……王岳迟疑,这时候张经和郑若曾互相看了看,一.asxs.头道:“大人,我们会辅佐定国公的,再有老将军祝雄也在,半个月内,绝不会出乱子。”

只给了自己半个月时间!

王岳摇头叹息,还能说什么,赶快动身吧,就是辛苦自己这两条腿和屁股了。王岳带着二百人保护,日夜兼程,只用了不到三天,就返回了京城。

他是气喘吁吁,两条腿都跟木头棒子似的。

“爵爷,请上座!”

王岳看了一眼,差点没气疯了,朱厚熜还真会心疼人,给他弄了个太师椅,穿了两根扁担,四个小太监抬着王岳,匆匆到了乾清宫。

此刻不光是谢迁等诸位阁老,就连杨一清都返回了。

怎么办吧!

就等着王岳了!

“当下朝廷的确不宽裕,如之奈何啊?”

谢迁两手一摊。

王岳坐在太师椅上,根本没动,倒不是他托大,而是真起不来了。

“要是光算花的钱,打什么仗都是赔本的……我就问诸位阁老一件事,每年辽东、蓟镇、宣府、大同,需要花费多少军费?”

此话一出,几位阁老都懵了,倒是王岳的走狗,贾大学士反应最快。

“以往九边重镇的开支在一百万以上,而宣大,蓟辽这四处花费最多,应该差不多八十万两!”

王岳点头,“那好啊!每年八十万两,这笔钱节省下来了,拿来经营大宁,难道还不够吗?”

真是还有道理啊!

蒙古左翼三万户的威胁解除了,这笔钱理当省下来,天经地义啊!

只是王岳说完,谢迁忍不住笑了。

“王大人,抚远伯!这四镇至少还有二十万军户,每年的开销不只是打仗,还有养兵……你把这笔钱拿走了那些人怎么办?“

谢迁说得理直气壮,你丫的就是年轻,想的太简单了。

王岳突然微微一笑,“阁老,都这时候了,你还让他们继续当军户吗?”

“这……这怎么不行啊?不当军户,你打算怎么办?王大人,你可千万别操之过急啊!现在边疆混乱,不能盲动!”

“哈哈哈!”王岳仰天大笑,笑得腿根的肉都疼,他强忍着痛,用手按着扶手,站了起来。

“阁老,大宁空虚,荒无人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蓟镇宣府等地又有这么多的军户,生活困苦,难以维系……我就不明白,这是多简单的一件事,你们怎么还有疑问!”

说着王岳转头,对朱厚熜道:“陛下,现在立刻下旨,给九边军户授田,只要愿意前往大宁的,耕地一百亩,牧场一千亩……只要连续耕种三年,这块地就是他们的!我就不信,没人愿意去!”

朱厚熜都吓得吸了口气,“王岳,这些军户能干得来吗?”

“这有什么难的,可以把蒙古部落打散,将人丁分给军户……由军户教给蒙古人种田,如果是养殖牲畜,则是由军户寻找商机,负责买卖……挣钱之后,先保住蒙古人比原来过得好一些,剩下多余的产出都是军户的。如此一来,蒙古人也安抚住了,军户们的生活也提升了。省下来的军费转到大宁都司,再加强军力,多编练火铳兵,扩建骑兵营,以强大的武力威慑,自然可以保持地方安宁。”

王岳没有讲得太细,但是他勾勒出来的方略,绝对靠谱。

不光靠谱,简直还一举多得。

朱厚熜都兴奋地搓手,这么好的办法,又如此显而易见,他怎么没有想到,这几位阁老怎么就没有想到?

似乎是受不了天子目光的压力,大学士费宏低声道:“王大人,若是这样,九边军户都空了,那些卫所,还是世袭武人,又该怎么办?总不能也都给撤销了吧?“

王岳哈哈一笑,“他们是为了戍边,如果边患没了,自然也就该撤消了。不过念在他们过去辛苦的份上,可以准许他们和军户一样,耕种经营,只是世袭的官职就要取消了……费阁老,精兵简政,甩掉九边的军户包袱,难道不是历来内阁六部的主张吗?怎么,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费阁老反而不愿意了?”

费宏被问住了,他能说不愿意吗?

不但不能,还要支持!

可问题是世袭将官都给取消了,那兵部武选司还选什么啊?

要知道这个天下最肥的衙门,就是靠着收武人的孝敬,才肥得流油的,其中为了顺利世袭职位,出钱最多,占了所有孝敬的八成。下面人收了钱,自然层层往上送,哪怕身在内阁,也不能免俗。

兵部在六部当中,地位很特殊,这可是油水超多的衙门,而且给九边发放军饷,又养活了户部不少人,毕竟那么多空饷,那么多没影儿的军粮,可不都是武人给贪了,甚至他们连大头儿都没有拿到。当然了,吏部也有利益在里面,还有……九边的修城,工部也有插手。

王岳这一套听着很不错,完美无缺……但问题是几乎把文武所有利益都给伤了一遍。

王岳王岳,你为什么多事呢?

好好的典章制度,最听不得的就是改变……大明到现在,已经一百五十年了,拥有非常成熟的官僚体系。

而汉弗莱爵士告诉我们,官僚体系最讨厌的就是变化!只要变化,就会动到大家伙的利益,如此大举侵犯官僚体系利益,简直是大逆不道!

朱厚熜嘴角上翘,一目了然,“王岳,朕赐你王命旗牌,让你全权负责此事,你可敢接?”

王岳坦然道:“臣求之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