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医者无眠 > 964 慨然以赴

医者无眠 964 慨然以赴

作者:真熊初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35 来源:笔趣阁

这是一个死局。

直面生死,无数人有无数种选择。

或在春暖花开的海边留下自拍,得意洋洋给粉丝看;

或者早早去了欧美,躲避国内的疫情,并且在网络上冷嘲热讽;

但更多的人像是飞蛾一般,扑到天河来。

还有更多人,尽自己的能力,做着能做的事情。

欧美的口罩被买空,通过各种途径运送回国,运送到天河。

就连很落后的非洲,当地的口罩也被买空。

虽然力量绵薄,但那一颗颗的心却是滚烫的。哪怕只有一枚口罩,都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就是这一道道微弱的光,点亮天河的空,驱散阴霾。

鲁迅说过,

愿华夏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要是有一分可能,谁又愿意燃烧自己,变成那道照亮黑暗的光呢?

但遇到需要燃烧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总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点燃自己,驱散无尽的阴霾。

哪怕前途再如何叵测,

依旧

义无反顾。

……

火神山建筑工地上,国家电网263名电力职工不眠不休,24个小时连续施工,医院见建到哪里,电缆就铺到哪里,绝对不让电力问题拖后腿。

全网直播火神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全国最多的时候有4000多万人同步观看。

虽然还面对着无数的难题,可一座大型负压新风系统的传染病医院一点点在大众视野里成型,带来的不仅仅是基建狂魔的自豪,还有信心。

施工现场4000多名建筑人员,施工监理有100多个微信群,他们作为神经元,负责传递生物电信号。

不管现场发生什么问题,都要第一时间解决。

天河的疫情,已经不是单纯的医疗能解决的,更大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在无声无息的调动。

大年初二,面对扩散的疫情,全国医护人员重返医院,全国公务员重返工作岗位。

无数医疗队从全国各地打理好简单的行囊,飞蛾扑火一般飞奔天河。

庞大的体系开始运转,尽一切可能保障天河市几百万人的生活。

任何一个点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崩塌。

国内国外,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待,等待华夏文明毁于一旦。

国内国外,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待,期望华夏文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为保障留守市民生活,保障前线物资,无数货物源源不断,潮水一般涌向天河市。

由于捐赠物资数量大、来自四面八方,平常的物流追踪系统效用不大,京东物流第一时间开辟医疗防护物资应急通道。

天河亚洲一号物流园里,张谨和同事与京东物流全国各地站点组成应急群,所有发往天河的物资,从上高铁或者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掌握了信息并着手准备车辆。

物流园每天都要处理数百条运输信息去调度车队,一旦微信没有及时回复,对方电话就马上追来。

每条信息背后,都涉及到一批救命的物资,哪怕到了凌晨两三点也不停息。

协调、调度,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他们努力的让“血管”里的血液流通的更顺畅一些,拼尽全力。

为了一时间将医疗物资送达,物流车队承担了大量原本不属于其运输范围的任务。

所有司机既是司机,又是装卸工,十六轮像是血红蛋白一样,携带着最需要的“氧气”,把生机送到最前线,维系着天河市每一个角落不“缺血坏死”。

特殊时期,他们的任务也因为全省封闭,从一个天河市扩散到整个省。

吃一顿饭、睡一个完整的觉都成了极为奢侈的事情。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已经成为物流人脑海里的思想钢印。

在无数不曾留下名字的普通物流人的努力下,钟南山团队100多台呼吸机只用了1天时间就送到医院,开始给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

从除夕开始,载重16吨,装满医疗物资的飞机不断在天河市天河机场安全落地。

飞机均来自顺丰航空,大年三十这一天,两次飞行共为疫区运送32吨药品和口罩,顺丰也因此成为疫情中首家“逆飞”的物流公司。

为了解决终端运输的人力、物力问题,顺丰甚至尝试了无人机。大年初一,将3.3kg的医疗和防疫物资送到了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中。

除夕至年初二,顺丰的工资直接涨5倍,初三涨3倍,疫情期间2倍工资。

在正常工资和加班费外,还额外再发放1.5亿元的特殊激励金。

天河市一名顺丰小哥汪勇,以一个快递员的身份,当起了志愿者,主动承担了医护人员接送、送餐等任务。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网络是个放大器,在快递、外卖小哥们穿梭在天河市大街小巷,承担起毛细血管重任的同时,网络上响起无数质疑。

顺丰一线快递员疫情期间仍在外面派送“非医疗救助类”的快递,是最美逆风者?,还是最佳传播者?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比天河市的冬雨还要冷。

有人躺在床上、沙发上,或是在国外晒着太阳,拿着手机,质疑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一线的人们。

不过他们没在意,这么多年,早都形成了习惯。

指手画脚么,谁不会呢?

在质疑与冷嘲热讽中,在收了钱或是本能的质疑中,无数的公司和普通人怀着忐忑的心冲在前线,努力维系着天河市不崩溃。

无论是医疗队、施工队还是青年车队,彼此素不相识的一群人,

为了同一个目标,

奔赴同一个战场,

面对同一个危急,

迸发同样的力量。

直面生死,慨然以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