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虞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虞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5:30 来源:笔趣阁

话说张顺既祀天地宗社,遂折回乾清宫,又换回了那一身华丽的衮冕,端坐在龙椅之上。

张慎言携百官,于下面三叩九拜,三呼万岁,至此彻底定下君臣之份。

张顺遂下诏书,改国号为大虞,年号统天,以李三娘为皇后,以红娘子为皇贵妃,以马英娘、李香、高桂英和王奇瑛四女为贵妃。

其余诸女,各册封妃嫔不等,不在细表。

原来当初,群臣议国号有虞、陈、熊、虍若干种,张顺选择了半晌,最终选择了一个虞字。

一则,虞即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二则,虞夏商周,虞乃王朝开端。

古语云: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他深知自此以后,王朝恐怕将会彻底终结,这将会是最后一个国号。

三则,有虞氏乃舜帝的国号,他每以舜帝自比,也应当选择类似的国号。

至于年号,更是五花八门,又拟永昌者,有拟顺治者,亦有拟承乾者,一时间议者纷纷。

前者虽号永昌,但是历史上使用这个年号的没有一个能长治久安的。

中者与张顺名讳犯冲,直接弃之不用。

后面一个承乾,除了像个人名以外,没有什么不妥得了。

本来张顺已经选定了这一个,不意有一天他诵读《易经》,正好看到这么一句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不由眼睛一亮。

这句话如果以“乾元”为主语,那么被大明“始终”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如果以“统天”为主语,也可以理解为把“大明始终”,也不是说不过去。

并且,相对于承乾这种老生常谈的年号,显然统天就霸气多了。

一念之差,张顺朱笔一挥,遂定下以统天为年号。

既已遍封后宫,张顺又下旨册封功臣勋贵及死战之士。

敕封原弘光帝朱常洵为大明王,原崇祯太子朱慈烺为小明王。

由于小明王朱慈烺自义军入京以后,“不见踪影”,张顺又下旨搜寻,以便早日受命。

敕封李自成为宁亲王,耿仲明为怀顺郡王,叶廷桂为镇朔郡王、张维世为镇代郡王、代善为平东亲王、索伦部首领博穆博果尔为索伦汗,下辖六个千户;科尔沁左翼满珠习礼为亲王,吴克善、洪果儿为郡王;科尔沁右翼巴达礼为郡王,若再加上大小明王,拢共一十二王。

敕封张慎言为辅国公,以彰其治理辅助之功。

封陈长梃为征西将军,晋镇西公;封萧擒虎为征南将军,晋镇南公;封卢象升为征北将军,晋镇北公;封张三百为征东将军,晋镇东公。

敕封祖大寿为卫国公、大同总兵王世仁为镇朔公、宣府总兵李国樑为镇代公,副总兵杨国柱为归义公。以上为开国九公爵。

遂后,宋献策以说降定策功,册封武侯,名列诸侯第一。

吕维祺以归顺功,册封为弼侯,名列诸侯第二。

洪承畴以分师之功,封智侯,名列诸侯第三。

曹文诏以镇守地方并杀阿济格之功,封威侯,名列诸侯第四。

李定国(张如靖)破尚可喜,斩孔有德,封忠侯,名列诸侯第五。

张凤仪以决战奇袭之功,封凤侯,名列诸侯第六。

黄得功以夺取辽阳之功,封刚侯,名列诸侯第七。

张胖子以夺取登州之功,封烈侯,名列诸侯第八。

姜襄,以杀喇玛金州之功,封翼侯,名列诸侯第九。

李过以血战黑石岭之功,封毅侯,名列诸侯第十。

曹变蛟以破开封功,封壮侯,名列诸侯第十一。

刘成以杀山西巡抚宋统殷之功,封肃侯,名列诸侯第十二。

李信以从征分领之功,封平侯,名列诸侯第十三。

悟空以护卫功,封美侯,名列诸侯第十四。

王锦衣以救驾护卫之功,封安侯,名列诸侯第十五。

以上为开国一十五侯。

其他白广恩、贺人龙、张大受、李牟、耿继茂、王清之等亦得封侯,然而却无名号,终不如以上一十五人贵重。

其他陈金斗被封诚义伯,刘应贵封忠义伯,赵鲤子封武功伯,名列诸伯三甲,其余孙传庭、丁启睿、汪乔年、吴阿衡等亦得以封伯。

前后共封王一十二,公爵九,侯爵二十七人,伯爵五十三人。其他卫指挥使、千户不可胜数也。

除却诸多文臣武将以外,张顺又封赏自孟津起兵者,不论官职高低,白银各五百两;随其夺去洛阳者,白银各百两;随其参与西安之战者,白银各三十两;随其参与逐鹿大战者,白银各十两。

又计算前功,各有赏赐不一。拢共计算下来,耗费白银二百七十余万两,粮食百万石,布帛十余万匹。

只是称个帝,好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钱粮,几乎为之一空,张顺一时间欲哭无泪。

当然,其实他也知道,哪怕自己不称帝,这些该赏赐钱粮一丝一毫也少不得。

这一次,自己不过趁着称帝的机会,一并赏赐下去了而已。

只是如此以来,入不敷出的财政问题再次浮出了水面。

幸夏税已经尽征,又入白银二百万余两,粮米三百五十万石。

但是,若是以此推算下来,依旧是入不敷出。

今天是自己登基的大喜日子,张顺当然不能“扫兴”的和诸臣探讨其财政问题。

他只得把此事压在心底,在诸臣簇拥下欢天喜地,“与民同乐”。

从早上寅时,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直到亥末,这一场“普国同庆”的登基大典才算勉强结束。

张顺挥别了众臣,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折回了养心殿。

养心殿里黑咕隆咚,没有灯,也没有声,一片极其安静的景象。

“人呢?”张顺愣了愣,不由扭头向高起潜问道,“都到哪里去了?”

“陛下,如今您已经是这紫禁城的主人,娘娘们也搬进来各自的宫殿!”高起潜闻言不由笑着提醒道。

“哦,你瞧我这脑袋!”张顺闻言哑然失笑,这才想起来诸女早嚷嚷着这里太挤,恐怕一大早就搬走了。

“走吧,咱们去坤宁宫!”张顺想了想,最终还是觉得还是要给李三娘这个皇后个面子,刚刚登基第一晚,去其他妃子那里有点不大好。

“好嘞,摆驾坤宁宫!”随着高起潜一声高喊,随即抬着御撵赶了过来。

“不必了!”张顺虽然十分疲惫,但是他还是不习惯这种交通方式,便摆了摆手拒绝了。

就这样又走了两刻钟的样子,这才走到了坤宁宫。

谁曾想,来到跟前,依旧没有人迎接。

张顺心中纳罕,不由推门而入,只见坤宁宫里一片漆黑,依旧是寂静无声。

莫非是李三娘没搬过来?

不曾想,就在张顺惊疑不定之际,突然只听见一声叫喊,突然坤宁宫光明大作。

俄而红娘子、马英娘、李香、王奇瑛和高桂英诸女身着盛装,一拥而出。

宫内早备好了酒水晚膳,正待开席。

“你们这是?”张顺不由惊讶的问道。

“今天是陛下大喜的日子,我们姐妹几个商量着给你办一个家宴,好好庆祝一下!”红娘子不由颔首笑道。

“啊?你们哪里来的钱?”张顺一边被众女扯着落座,一边奇怪的问道。

“我们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自然也就有了俸禄!”红娘子,啊不皇贵妃笑道。

“依照前明旧例,皇后年俸一千两,皇贵妃八百两,贵妃六百两,妃子三百两,贵人一百两,常在五十,答应三十。”

“其他绸缎、纱绫、丝线、棉花及梳妆银各有定例,每日猪羊鸡鸭肉、米面调料亦各有定制……”

红娘子话还没说完,张顺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想把她们的封号全都剥夺了,然后通通贬为最低级的答应。

好家伙,原来你们搁这等着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