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七百零四章 大航海时代宣言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七百零四章 大航海时代宣言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5:30 来源:笔趣阁

天有乾坤,地有阴阳,故而山川物阜,不尽相同。”张顺站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谈。

“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各有所产。”

“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

“及今,巨舶出焉,其载货也,能逾百万斤;其行驶也,期月而至万里。此皆车马不能及,人力不能至也!”

“是以欧罗巴去中国八万里,自古不通,今相通近七十余载,盖船舶大兴之故也。”

“昔车楫之兴,货通八方,九州归一。今巨舶之兴,当与昔日仿佛,理当货殖四海,四洲一统。”

“吾固知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家一国之力,更非一世一代之利。”

“愿与我华夏子孙齐心协力,开拓四海,然后共享其利。”

张顺此话一出,顿时坐下的一干坐商、海商,甚至包括孙可望、郑芝龙等为之哗然,纷纷接头接耳不止。

原来自杭州被刺以后,张顺一边调遣李自成率军前来,一边派人前去捉拿原应天巡抚张国维,一时半会儿还没消息。

但是,在这段时间内,经过黄守才、赵鲤子和郑芝龙等人的倾力合作,基本上肃清了舟山群岛一带的走私点。

共斩杀大小海盗一百余人,抓捕抓获海盗、走私商一千余人,擒获倭寇、红毛蕃、佛郎机人三十七人,缴获大小船只七十三艘,生丝、丝绸、茶叶、药材、瓷器等价值十万余两,捣毁走私窝点三十三处,其中涉案坐商、海商二百余家。

经此一役,原本宁波沿海极为猖獗的走私活动,基本被肃清,大量的货物、船只不能再偷偷出海。

故而那些坐商、海商不得不求上门来,哭着喊着要参加朝廷组织的海贸大会。

依照他们的心思,张顺搞这一手,不过是为了分润他们的利益罢了。

成王败寇,这一次既然落到他的手里,那只能割肉了。

然而,当张顺一张口,他们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这厮那里是看得上那点利润,更把目光放到了整个海外。

甚至有些政治素养之人,隐隐约约想起来一句话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如果操作适当,“官民”合作,未必不能复先当年东西两周的盛景。

商人言利,对这些宏大叙事并不感兴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估计出其中的利益出来。

但从登州对朝、对日贸易一项来看,每年利润当在百万之数。

就这百万两白银,却引得东江镇、辽东镇和登莱镇多少豪杰觊觎,为之产生了多少杀伐,引得多少英雄为之折腰。

更不要说对日本、对吕宋、对东南亚进行贸易的东南沿海一带,每年净利润数百万两不等。

更是引得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诸海道、官吏之间多少厮杀博弈。

如今改朝换代在即,不意即将登基的“新帝”张顺,表示不仅不反对海上贸易,而且还要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更是准备把他扩展的更远更深,这如何不让人为之疯狂。

如今仅对朝鲜、对日本、对吕宋和东南亚四地贸易,利润便如此丰厚。

如果再扩展到天竺、大食、欧罗巴及南北亚墨利加等地,那是何等的财源滚滚?

想到此处,这些人不由纷纷红了眼睛,恨不得马上就携货出海,远渡重洋,换金山银山回来。

张顺眼见火候差不多了,不由继续大声鼓噪道:“自女娲造人以来,千百年只能靠两条腿行路,依靠肩挑手抗运输,只能在住处附近交易,这可谓之‘比邻时代’。”

“自人驯服牲畜,圣人作车楫以来,人们可通行千里,于路上贸易,这才有了昔日张骞开西域之事,此可谓之‘大陆时代’。”

“及今巨舶扬帆,畅通四海,更胜车楫百倍。人们可通过大海,航行全球,吾谓之‘大航海时代’。”

“昔车楫既兴,我华夏之民历夏商周三世,拓殖九州,遂有今日两京一十三省之地。”

“今日之世,正如当日仿佛非我殖人,人即殖我,概末例外。我堂堂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岂可殖于人乎?”

“今彼意大里亚、以西把尼亚、和兰等国能至我中国,觑我虚实,赚我利润,我不能至其国,赚彼利润,此诚国之大患也。”

“朝廷欲效其长技,大造远洋水师,为我商人护行,拓殖天下。奈何国家税赋有限,无力负担!”

“今我坐商,养蚕缫丝,织成锦绣;抟土成胚,烧制成瓷;浇水灌溉,采制茶叶,但求换成银两钱财,然后购买口中食、身上衣,却无销路。”

“今我海商,搏风浪,渡重洋,以求十倍之利。却被土著无端刁难,或劫其财货,或伤其性命,实在可恨之至!”

“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

张顺连续三声发问,声音一句比一句洪亮,感情一次比一次激烈,振聋发聩,只闻得众人心底一颤。

“我等情愿跟随殿下,齐心协力,拓殖四海!”张顺话音刚落,早有人按捺不住,大声回应道。

“齐心协力,拓殖四海!齐心协力,拓殖四海!”有人起了头,自然有人跟着大喊大叫,一时间把气氛推向了**。

“好,齐心协力,拓殖四海!”张顺连忙大声接话道。

众人异口同声,大喊了数声,一个个脸色红润,精神亢奋,好像刚刚吃了一盆十全大补丸一般。

张顺眼见“民心可用”,这才笑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定下一个章法,和大家商榷。”

“凡商品出海,商船出海,朝廷要抽取四一赋税,权作海上水师建设之用。”

“其赋税的征收、使用,须定期向海贸大会的会员汇报,以安大家之心,亦便于大家监督之用,不知可乎?”

“啊?”众人一听张顺这话,顿时大惊失色,不由纷纷道,“这如何使得?我等草民,如何敢监督天子?”

不意张顺却笑道:“本王食不过三餐,衣不过五尺,即便山珍海味、美人嫔妃,我又能花费几许?”

“此非使诸位监督本王,乃是请诸位替我监督不法之徒,上下其手,从中渔利!”

“好说,好说,单凭舜王做主!”众人听了这话,顿时大喜过望。

“其次,坐商所产货物多寡不一。多则滞销,寡则短缺,影响双方合作。”

“本王提议,海商可以提前向坐商下订单,只需缴纳部分定金便能把货物定下,以免有多寡不一,价格浮动之虞,诸位以为如何?”

“好,这个好,我等皆无异议!”众人不一拊掌而笑,纷纷道,“原来殿下却是个懂行之人!”

“第三,海商出海,或遇风暴,或遇海寇,常有倾家荡产之虞。采买货物,占资极大,又有资金短缺之虞。”

“本王欲设立钱庄一座,唤作海贸钱庄。一管保险,二管借贷,助大家一臂之力,不知可乎?”

“这借贷我们都懂,只是这保险是何业务?”众人闻言一愣,连忙追问道。

“保险,即保障也!”张顺笑道,“凡出海船只,临行之前缴纳保费若干,以防万一。”

“若果然遇险,钱庄可按照所保金额进行赔付。”

“比如今出海购买意外险一百万,一旦出事故,便由钱庄进行理赔。”

“当然,为了防止海上诈赔,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才行。”

“好,这个好!”众人闻言不由纷纷接话道。

当然,也有精明之人,连忙又问起了钱庄如何组建之事。

张顺对此早有腹案,不由笑道:“此事本王是这般计较:此钱庄初始投资一千万两白银,其中由朝廷出资五成,海商两成,坐商两成,剩余一成由散户出资。”

“每年所获利润,亦由钱庄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润,诸位以为如何?”

“好,这个好!”有些厌恶风险,喜欢求稳的商人,早忍不住开口道,“不知殿下怎样分股?”

“每股一万两,合计共一千股,诸位以为如何?”张顺略作犹豫,便开口道。

“好,如此老夫先认购两股!”早有人嚷嚷道。

他这一嚷嚷不要紧,顿时有人想起来好像名额有限,也不由跟着嚷嚷起来。

张顺顿时哭笑不得,连忙安抚众人道:“诸位且慢争执,先把姓名、意向留下,此事容后再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