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名曲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名曲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5:30 来源:笔趣阁

“张顺盗嫂?”张顺闻言一愣,不由开口道,“且演来我看!”

“不敢,小人不敢!”下面一个衣着花花绿绿的戏子顿时吓得脸色煞白,连忙摆手道。

“舜……舜王若想知剧情,可取此本一观。只是此曲并非小人所作,还请舜王万务饶命!”

一时间只见坐下几名戏子磕头如捣蒜一般,顿时让张顺觉得这戏并非好戏。

“好,那本王就取来一观!”张顺冷笑一声,伸手抓过来本子一看。

只见那本子唱词写道:“小生家住在绥德城,姓张名顺,字逆取,吕奉先本是我前生。”

“上有结义两个结义弟兄,长者米脂李闯王,次者罗贼家在延安城。”

“如今我们三兄弟反了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共死有姓名。”

“今听闻哥哥掳了一名女子本姓邢,那长的是如花似玉似玉如花……”

“呵呵!”张顺一路看下去,差点把自个气乐了。

原来这出戏大致剧情如下:有三个天生反骨之人,分别是“闯贼”、“曹贼”和“顺贼”。

此三人效法刘关张桃园结义,誓死同生,不曾想大哥“闯贼”掳掠美女邢氏,强纳为妻。

那“顺贼”见色起意,又怕坏了兄弟情义惹人耻笑,便偷偷摸摸向邢氏示好。

一来二去,邢氏为其所惑,遂与其产生私情。

不意此事被二哥“曹贼”发觉,前去捉奸。

那三弟“顺贼”假装悔改,痛哭流涕,趁“曹贼”心软之际,一刀刺死了此人。

就在此时,大哥“闯贼”赶到,一场火并一触即发。

“曹贼”临死之际,连忙劝说“闯贼”“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莫坏了兄弟义气”。

“闯贼”思量许久,最终忍痛割爱将妻子邢氏让与“顺贼”,然后抱起“曹贼”的尸体与其分道扬镳。

张顺先是哭笑不得,继而毛骨悚然。

果然是文人的笔,杀人的刀!

这出戏九假一真,其中颇多捕风捉影之处,看似不值一提,其实却完美切合了明人猎奇、涩情、情杀等爽点。

若是置之不理,不出数年“张顺杀兄盗嫂”便会名扬大江南北。

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普通百姓相信什么。

明初朱元章、朱棣许多事传的有鼻子有眼,什么灭十族,什么“转营坚宿”说得有鼻子有眼,不是史实胜似史实,让人辩无可辩。

而且对张顺来说,不仅仅是坏了名声的事儿。

这戏曲若是传了出去,不但他自身的威望会受到影响,他和李自成之间微妙的关系肯定也会遭到严重破坏。

怎么办?怎么办?

“舜王,臣请速杀此人,以免三人成虎,坏了舜王名声!”孙传庭连忙上前谏言道。

其实相对于可能坏了张顺和李自成之间的关系而言,显然孙传庭更关注张顺的名声问题。

作为一方君主,玩女人不算什么事儿,关键玩结义弟兄和下属的女人,那就是大事儿了。

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因此绝了天下人归顺之心,那才是大事去矣,故而孙传庭才有这种提议。

“不过是村夫愚妇之辞,焉能如此枉造杀戮?”不意张顺半眯着眼微微笑道。

“舜王……”孙传庭还道张顺不明白其中厉害,还待要劝。

不意却听到张顺继续道:“以我之见,此剧颇多捕风捉影之处。”

“若只辱及我和李将军也就罢了,只是闺阁女子何辜竟遭人如此编排?”

“理当正本清源,还其一个清白才是!”

“那舜王的意思是……”孙传庭一脸懵逼,心道:你和李自成的恩怨,我远在明廷便有所耳闻,莫非其中别有隐情?

果然只听到张顺说道:“这一出故事情节原是这般。”

“原有大家闺秀南氏年方二八,出身于官宦人家、闺阁待嫁,只可惜不幸遭灾,落入贼人之手。”

“大贼贪图南氏美貌,欲强娶为压寨夫人。不意二贼亦同样心思,双方起了龃龉,南氏借机挑拨离间,以保清白。”

“就在南氏自度难以支撑之时,大贼、二贼突然性情大变,反倒整饬军纪,释放所掳男女。”

“南氏心中奇怪,私下里偷听才知这大贼、二贼上面还有‘义军三十六营盟主’,最是英雄好汉,专门约束诸贼不法。”

“南氏遂苦等数日,终于等到‘三十六营盟主’前来巡查。大贼、二贼弄虚作假,哄得盟主颇为高兴。”

“不意南氏突然跳将出来,告发此二贼。盟主审明此桉以后,斩杀了抢掠民女的二贼,惩罚了准备强纳南氏的大贼,然后派人互送南氏回家。”

“结果没想到南氏家族认为她为贼所掳,不能尽节,辱及家门,根本不让她进家。”

“于是,天大地大,南氏竟无家可归,又思及‘三十六营盟主’救命之恩,遂以身相许,成一片佳话!”

“这曲子共分六折,分别是:思春、遭难、离间、窃听、鸣冤、相许,皆用南氏视角。”

“妙,妙啊!”孙传庭闻言一愣,不由拊掌大喜道,“不意舜王竟有此奇才。”

原来明中期以来,戏曲逐渐登堂入室,成为文人墨客争相追捧之物。

但凡豪门大户,皆购买女子仆僮,畜养家班,亲自写曲作词,操演排练,成为一大雅号。

其基本特点便是一个是“为闺阁立传”,写情写爱,如《西厢记》、《牡丹亭》等。

一个是辨别忠奸对错,以正世风。如《浣纱记》,《冰山记》等。

先前明廷所作《张顺盗嫂》,不但粗劣不堪,期间又多诲淫诲盗剧情,只适合夜深以后,民间偷偷表演,算不得上乘。

而张顺新作则以女主角南氏为视角展开,反应了明末普通百姓的苦难遭遇,揭示了“官像贼,贼像官”的社会现实,然后最终借“三十六营盟主”之手涤荡污秽,还社会一个朗朗乾坤。

不但和明末戏曲题材相似,还一喉二歌,同时把爱情故事和忠奸对错糅合在一起,一看就有大火的迹象。

“只是如此以来,原来的名目却是名不符实,不知现改作什么名目?”孙传庭不由又笑道。

此剧一出,大家只会赞赏“三十六营盟主舜王”之德,哪里还管什么盗嫂不盗嫂之辞?

不意张顺却摇头笑道:“不必改了,原来名目故作惊人之语,正合大火!”

你知道什么叫标题党不?这就叫标题党!

明代虽然风气渐开,诲淫诲盗之曲,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而明代戏曲又以家班表演为主,若是以此待客,岂不是辱及门楣家风?

故而这戏曲正合拿来以假乱真,以雅代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