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决断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决断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5:30 来源:笔趣阁

“哈~”张顺一边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一边伸直了两只胳膊,一副衣服架子模样。

黄氏、大朱氏两人吃力的捧起一副棉甲,给他穿戴起来。

帐外有厮杀声,隐隐约约传来,好似背景音乐一般。

“殿下,外面都厮杀了半夜了,你真的一点都不担心?”黄氏仗着这几日得宠,忍不住开口好奇的问道。

“不妨事,巡逻警备之事早已经齐备,又有张大受守夜,孙传庭值班,何须本王事必躬亲?”张顺澹澹笑道。

原来昨夜义军营地遭到了明军张凤翼部偷袭,不过由于张顺早安排了“快反部队”,对面并没有讨得便宜。

如今天色将亮,估计一会儿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殿下,孙传庭求见!”就在张顺刚想到这里的时候,侍书在帐门口汇报了一声。

“让他进来吧!”张顺扯着嗓子应了一句。

“见过舜王殿下!”不多时孙传庭果然急急忙忙的赶了进来,施了一礼道。

“不用这些繁文缛节!”张顺已经披挂完毕,黄氏和大朱氏正给他系腰带。

他便抬起手来,摆了摆道:“怎么样,是不是趁他们推走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下子?”

“明军来袭兵马已经溃败,张大受正在竭力追杀!”孙传庭应了一声,却又避而不谈道。

“此事暂且不提,方才李述孔来报,明军援军在此出现在代州,估计这几天功夫就要抵达太原,还请舜王早作打算。”

“哦?还是宣大军?”张顺不由惊讶道。

“应该不是蓟辽镇兵马。”孙传庭摇了摇头道。

“蓟辽等镇距离此地遥远不提,即便是赶来也当走真保镇,岂能绕道宣大?”

“孙先生,所言甚是。”张顺闻言点了点头道,“看来终于可以收网了!”

“一会儿先生帮我草拟军令一份,着人快马加鞭送往榆林李自成……”

“舜王!”张顺话尚未说完,突然见人掀开帐帘而入,喊了自个一声。

张顺仔细一看,来人正是眉头紧锁的宋献策。

“舜王,榆林有变!”宋献策见孙传庭在旁,不由犹豫了一下道。

“征北将军卢象升、北路军主帅李自成和北路军右帅左光先皆有书信送来。”

“哦?”张顺闻言不由心里一个咯噔。

在这节骨眼上,榆林镇三员大将书信齐至,想必不是什么好事儿。

然而,如今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义军好容易“引蛇出洞”,引出宣大两镇精兵,若是“后手”北路军出了问题,那事儿就麻烦了。

这时候宋献策早上去几步,呈上来一沓书信。

这时候黄氏和大朱氏已经帮他穿戴完毕,张顺便挥退了她们,拿着书信仔细一看。

原来却不是三份儿,而是四份儿。除了刚才那三人的书信以外,还有一封乃是旌旗卫送来的情报。

张顺心思少安,率先打开卢象升书信一看,顿时脸色一变。

张顺顺手将书信递与了孙传庭,自个则又先后看了看李自成和左光先两人的“狡辩”以及旌旗卫的情报,这才笑问道:“不知孙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臣怎么看待此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舜王如何看待此事!”孙传庭虽然没有看其他书信,但是管中窥豹,自然也能咂摸出其中的深浅。

义军北路军本有五万人,除去左帅张三百麾下一万五千人马不提,剩下三万五千人全在在两人手中。

如今这两人各执一词,互相攻讦,定然导致北路军无法合力一处,这该怎么办?

他们作为“握紧拳头”的后手,却在敌人露出破绽的瞬间,无法“握紧拳头”了,这玩笑开大了。

“首先,本王素知‘闯将’李自成为人,定然不会负我,左光先却是大惊小怪了!”张顺不由一锤定音,率先定下基调道。

“对,臣也如此以为!”孙传庭闻言不由点了点头,附和道。

这种关键时刻,只能冷处理这种事情,尽量弥矛盾,而不是挑起矛盾。

当初韩信要挟刘邦加封齐王,汉高祖不也是绝无二话,等到天下一统以后,再慢慢理会。

“其次,遣使携带本王钢鞭,直接笞杀挑拨离间的傅青竹,以免坏我兄弟情义。”

“再次,顾君恩身为义军将领,叛秦从明,心怀叵测,死有余辜,左光先当记一大功。”

“最后,李自成如今身为北路军主帅,居然闹出这等事情,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此外,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威望不足,难以服众,有其才而无其德,为之奈何?”

孙传庭听张顺一番眼花缭乱的连拉带打,不由佩服万分。

当然张顺最后的疑问,肯定不是要搞掉李自成,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他不由笑道:“既然如此,封侯拜将一番,足矣!”

一切如韩信故事,何足道哉?

张顺闻言也笑了,不由扭头看向宋献策道:“不知宋献策如何看待此事?”

“老道士并无异议!”宋献策闻言不由笑道,“只是刚巧我左右无事,这一次不妨我亲自走一遭吧!”

“如此,那就有劳宋先生了!”张顺点了点头,三言两语便定下了此事。

随即,双方又谈论了追击偷袭失败的明军溃军之时,这才先后辞别了张顺。

那孙传庭出了帐门,被风一激,脑子顿时清醒了一些。

他好似想到了什么,不由一拍脑门,道了声:“湖涂!”

亏难他还担心了半晌,其实那李自成虽然是北路军主帅,并无“造反”成功的半分几乎。

按照义军当初制订的计划,右帅左光先据其北,左帅张三百据其南。

这两处人马一南一北,一左一右,就如同架醉鬼一般,早已经将那李自成架了起来。

更不要说其麾下除了标营、李过和刘宗敏三营本部人马以外,其他贺人龙、李大亮、张胖子三营皆是张顺“死忠”。

他若真反,又能反得了什么?

这正是: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他个人的野心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没有任何机会!

------题外话------

可能有读者并不是很理解作者为何要加入李自成这一段剧情,作者在这里解释两句。

主角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拥兵三十万,确实实力强劲,有一统天下之资。但是由于没有“深耕种田”,麾下将领又多是降将和义军组合而成,其实基础十分不稳固。

这也是为何朱燮元面对主角的进攻,一味防守的根本原因。李自成事件只是主角根基不稳的一个体现而已。

所以,越在这种关键时刻,越需要主角头脑清醒,手段高明,这样才能在自己爆炸之前锤爆敌人,保证留下腾挪的空间,彻底整合义军内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