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援军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三十五章 援军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5:30 来源:笔趣阁

话说李述孔得了张顺“重用”以后,登记了名册,领了粮饷便绕过太原城一路往北赶去。

那李述孔离了太原,往东北一百二十里,便到了一处险要之处,唤作石岭关。

这石岭关地处太原、猩州交界,左官帽、右小五台,两山夹峙,甚为险固,乃太原北出代、云、宁、朔交通之要冲。

昔日宋太宗赵光义伐北汉,派遣大将郭进阻击辽国援军和徐全建议义军围堵明军援军之处,即此地也。

明朝建国以后,曾在此设立巡检司,扼要道,察奸伪,捕获盗贼、逃军。

这石岭关巡检司拢共有弓手一百余人,对付几个、几十个盗贼还行,哪里是李述孔两千骑士的对手?

只片刻,李述孔便杀散了这些弓手,剁了巡检使,强占了这里。

那李述孔心道:“若只是探查敌情,则须显不出老子的手段。”

“既然舜王以重任委托与我,我何不趁机断绝太原内外交通,以防明军知我虚实!”

想到这里,李述孔一边安排士卒,分别向猩、代、可岚和保德四州派遣斥候,一边派人驻守石岭关巡检司,假作弓手。

但凡有明军往来信使,一概截杀了,再把书信送于张顺手中。

那左督师朱燮元倒不是不知道石岭关的重要,只是麾下人马不多,若要分兵,又恐为义军各个击破。

他自度自个还能坚持些时日,即便石岭关为贼所据,等到官兵援军一到,自个也可以出兵夹击此处,逼迫“顺贼”在不利的情况下与官兵。

那朱燮元倒是打的好算盘,奈何天不从人愿,竟被李述孔切断了联络。

那朱燮元连续几日得不宣大总督张凤翼的消息,还道石岭关已经为义军大军所据。

他连忙书信一封,让信使绕道小道前往大同延请那宣大总督张凤翼前来救援。

话说那宣大总督自张凤连续几日收不到太原书信,自然也心中不安。

不待太原书信赶到,他忍不住对大同巡抚叶廷桂道:“如今太原消息数日不至,此定然系为贼人所断。”

“那左督师朱燮元虽为名将,老于军事,一时无忧,但是时间一久,就怕人心思变。”

燃文

“太原乃山西之心腹,太原若失,山西不守;山西不守,则宣大二镇如同无根之萍,京师则两面守敌。”

“到时候朝廷必然南迁,若是朝廷一迁,吾恐长江以北非国家所有矣!”

“如今宣大两镇精兵动员泰半,我欲亲帅万余大军前往太原,打通石岭关要道。”

“剩余大军则由叶抚军负责,等抚军清点整顿完毕,再率兵与我相会,共破此贼,不知可乎?”

那大同巡抚叶廷桂也是知兵之人,曾先后担任陕西分巡关内道和山西按察使等职,和义军、后金皆交过手,颇有战功。

去年,他又在大同开市,为大明朝廷一口气换回来万余马匹,解了边军的燃眉之急,故而宣大总督张凤翼对他也颇为信任。

如今张凤翼还不知道朱燮元并未派遣士卒守卫石岭关,他还以为义军要效法宋太宗灭北汉之故智,要在这里狙击宣大援军,所以才决定提前出发。

“这……如此也好,只是军门一起还要小心谨慎为要!”叶廷桂闻言迟疑了一下,反而担心道。

“‘顺贼’奸诈凶狠,多少督抚败不幸惨败其手,皆因傲慢轻视之故。”

“如今大明只此一副家当,万万不能为贼所趁。”

若是换作别人,被下属如此教训,早就怒不可遏。

只是那宣大总督张凤翼听闻叶廷桂如此言说张顺,反倒心悦诚服道:“叶抚军放心,本督自离开大同以后,定当广布斥候,万事小心谨慎。”

“这一次南下,我只为打通石岭关,其他事宜,但等叶抚军赶到以后,我们再做计较。”

大同巡抚叶廷桂见张凤翼这般小心谨慎,这才放心下来。

两人计议已定,那宣大总督张凤翼自亲帅麾下标营七千,参将唐通一营三千,共计一万人马,离了大同,一路向太原赶去。

而大同巡抚叶廷桂则一味催促宣府总兵李国樑,但等他五千镇标赶到,一起前往太原“破贼”。

且不说双方如何打算,且说就在张凤翼整顿兵马,准备支援太原的同时,远在河东安邑的战事也终于到了收尾阶段。

随着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声响起,站在安邑城楼之上的安邑知县不由一脸死灰。

待到硝烟、灰尘散去,只见安邑县城的一角早已经崩塌。

“城破啦,城破啦!”城中守城的士卒、百姓和城外的“顺贼”皆异口同声的叫嚷了起来。

而不同的是,城内的叫声更多是惊慌失措,而城外的叫声则是喜出望外。

“完了,全完了!”安邑知县看着城外“贼子”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进来,自知难逃一死。

他不由取下官帽,对东北方向拜了三拜,然后抽出腰中的宝剑冲了上去。

这知县也算是武艺精熟,练得一手好剑法。

奈何战阵之上,不讲什么江湖道义。

他刚刚拨开了义军士卒一支长枪,早有七八条长枪同时刺来。

那知县哪里抵挡的住?顿时被刺了七八个血窟窿,命丧当场。

不多时,义军杀散了守军,一个身材魁梧的将军被众人引着来到了这里。

“这就是安邑知县?”他不由开口问道。

“俞将军,正是此人!”左右闻言连忙应道。

原来这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原来的榆林总兵俞冲霄。

当初义军大举进攻河东之初,他和曹文诏、张凤仪三人各率领万余人马分别攻略一处。

结果张凤仪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如今早转向吉州、隰州等地。

而曹文诏部在攻克各地以后,已经转到绛州修整。

唯独他运气不佳,先后撞到解州和安邑两处坚守不降之地。

到最后,只得调动十门“擎天大将军炮”轰塌了城墙,这才拿下。

俞冲霄眼见安邑知县已死,安邑县城已经陷落,松口气之余,连忙下令道:“赶快派遣使者前往平阳,告知舜王解州、安邑业已攻克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