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关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关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7 来源:笔趣阁

大明万全都指挥使司独石堡,风沙真劲,堡上守将早被吹的睁不开眼睛,纷纷躲在女墙下避风。

“起来,都给老子起来!”就在这时突然堡上闯进来数人,为首一人勐地冲过来,踢了两人,然后抽出腰间的马鞭抽打起来。

他一边抽打,一边破口骂道:“直娘贼,都不要命了不是?”

“老子让你们警戒守城,你们却个个偷懒耍滑......”

“赖将军,赖将军,如今风沙正大,独石城又远离东虏,您又何必如此苛责弟兄?”结果这些人还觉得满腹委屈,不由开口抱怨道。

“直娘贼,还敢还嘴?找打!”“赖将军”闻言愈发愤怒,不由转过来寻那抱怨之人。

而就在众人纷纷扰扰之时,突然一声凄厉的声音响起:“敌袭!”

那“赖将军”等人闻言一愣,不由扭头透过重重黄沙向北方望去。

只见成片成片的骑兵借助滚滚黄沙的掩护,竟一路向独石堡奔驰而来。

“快,快,快起来都给老子起来防备。”“赖将军”不由心里一个咯噔,连忙大声喝道,“哨兵,哨兵,快给老子点燃狼烟示警!”

原来这万全都指挥使司正是大明九边的宣府镇,而独石堡则是分守宣府北路独石马营参将驻地,又是开平卫的治所。

此地孤悬北路,称为绝塞。正统末年,曾陷于也先之手。

后来收复以后,屡加修葺,如今城周六里有奇。

所辖大边,五百一十四里有奇,二边一百八十六里。而本卫所辖,大边百六十三里,二边百三里。

堡外旧开平、明沙湾一带,皆蒙古诸部落驻牧,故而此地乃是明军宣府镇面临北方威胁的要地。

只是自崇祯八年初,插汉儿部西征以后,北面蒙古部落损失、迁徙,一时间威胁不在,这才有了守城士卒懈怠之事。

“东虏,是东虏!”随着敌人的骑兵逐渐的靠近,城上的明军终于从旗帜上分辨出来敌人的来历。

“东虏?”“赖将军”闻言不由脸色大变。

独石堡东距沉阳一千八百里,即便是“东虏”马匹众多,日夜兼程也需十几日功夫。

除非“东虏”所图甚大,独石堡只是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而就在独石堡战火又起之时,在大明九边防线的古北口、喜峰口同样遭到了后金军的勐攻。

原来自后金汉王洪太征伐朝鲜成功以后,得知义军向明军发起大举进攻的消息,立即认知到其中关内的形势变幻。

于是,等他赶回沉阳以后立刻筹备登基大典,于天聪十年四月一日,改元“崇德”,定国号“大清”,“践天子位”,自称“宽温仁圣皇帝”。

进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长子豪格为和硕肃亲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

遂后,便动员满蒙汉大军一十三万,分三路,分别向明军边口独石口、古北口和喜峰口三处进发,准备破口而入,与“顺贼”争夺天下。

其中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领三万大家进攻独石口,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豫亲王多铎率三万大军入侵古北口,而洪太自帅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七万大军勐攻喜峰口。

此时此刻,明军刚刚探知洪太征伐朝鲜而还,遂后在沉阳“僭称帝号”,哪里料得到会突然入侵。

顿时被洪太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由丢失关口,连失城池。

这消息传到京师紫禁城以后,顿时吓坏了大明皇帝朱由检及朝野臣工。

一时间主战者有之,主降者有之,主“借虏平寇”者有之,主张“借寇御虏”者有之,主张南迁者有之,主张御驾亲征者亦有之。

朝野上下惶惶难安,莫衷一是。

当此之时,内阁大学士温体仁不由开口道:“太平重文,祸乱重武。”

“如今天下惶惶,大臣莫衷一是,陛下亦早下诏书,召集边军入京勤王,以免重蹈徽宗之故事!”

那朱由检等人听了温体仁之言,顿时如同抓了救命稻草一般。

“对,对,对!爱卿言之有理,请即刻替朕草拟诏书,命......加封蓟辽总督丁魁楚为蓟辽督师,督辽东巡抚方一藻、辽东总兵祖大寿、顺天巡抚陈祖包、蓟镇总兵吴国俊率领两镇精兵前来勤王。”

“着......宣府巡抚张世维......”

“咳咳......”温体仁顿时嗓子有点不舒服了。

“着宣府巡抚张世维死守宣镇,伺机而动!”朱由检迟疑了一下,终于把话说囫囵了,下面以温体仁为首的一干重臣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温体仁的建议,一口气将北方督抚总兵重臣几乎全数召回。

那京师固然有了守卫,但是宣大蓟辽四镇却群龙无首,等于拱手让人。

到时候大明朝野上下坐守孤城,岂不是坐以待毙?

“着兵部尚书张缙彦整顿京营,全权负责京师防守事务,不得有误。”朱由检又下令道。

“臣张缙彦领命谢恩!”那兵部尚书张缙彦闻言苦着脸连忙领了旨意。

如今这大明天下正是多事之秋,又先后遭到“东虏”、“西寇”的夹击,恐怕不但自个命不久矣,这大明天下亦命不久矣!

且不说大明朝野如何应对当前死局,且说后金大举进犯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宣府西侧的大同境内。

游荡在大同境内的义军斥候得到了情报赶快报知总兵李述孔,而李述孔得到情报以后立即遣使汇报于张顺。

“什么?清军入关?”张顺闻言不由大吃一惊。

他千算万算,算计了一整圈,却万万没想到“清军”这一次来的是如此迅速。

原来这后金军这次征伐朝鲜,不但获取了不少粮食、奴隶,而且还动员了数万大军。

故而洪太称帝之后,只需再动员剩余人马就成,大大减少了军队动员时间。

再加上后金多马,往往一人三骑甚至五骑,行军迅速,是以能够在洪太称帝之后半个月赶到独石堡等地。

“咳咳,舜王误矣,是东虏!”孙传庭清了清嗓子,不由上前提醒道。

“哦,对,应该是东虏!”张顺点了点头,顿时明白孙传庭这话的含义。

这时候洪太“僭称帝号”的消息虽然也传到了义军之中,张顺还没品出其中意味,而孙传庭却准确判断出“东虏”的意图。

原先经过宋献策斡旋,双方曾经口头上结为盟友。

如今洪太一不曾通告称帝之事,二不曾通告入关之举,显然是把义军作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如果这个时候,张顺还亦步亦趋称其为“清军”,不能转换自己的立场,难免会造成义军的战略判断失误和将士的思想混乱。

“看样子,需要尽快解决当面之敌了!”张顺沉吟了片刻,望着城外正和义军进行壕沟战的明军,不由下定了决心。

“着李自成率领兵马,尽快东进;着李信、曹文诏尽快解决潞安府之敌;着张天琳、党守素、张汝魁、陈继泰、王升、张鼎、卢象观、李万庆率军前来;着张三百、张凤仪尽快解决汾州府之地;着俞冲霄留守平阳,以备非常,不得有误!”

“遵命,殿下!”众人闻言一脸严肃,深知决定天下大势的时间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