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五十章 求援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五十章 求援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7 来源:笔趣阁

“陛下,左督师朱燮元、宣大总督张凤翼、大同巡抚叶廷桂、宣镇总兵李国樑及大同总兵王世仁等人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发蓟辽精兵,合击‘顺贼’!”内阁首辅温体仁向崇祯皇帝朱由检汇报道。

“什么?”朱由检闻言只觉脑门充血,差点昏死过去。

“朱燮元误我,先前声称只需死守山西,然后用间,必获大功。”

“如今山西丢城失地泰半,独留太原孤城,他又有何颜面向朕请兵?”

温体仁一听,好家伙,“顺贼”马上要达到家门口了,合着您这就没打算探讨一下援军之事?

“陛……陛下,兹事体大,不如……不如转兵部复议一番,再作计较?”

“着张国维过来,还是一同议一议吧!”朱由检冷静了少许,终于也意识到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好容易才压制了不快,勉强点了点头。

这张国维乃是新任兵部尚书,代替前往河南督师的杨嗣昌主持兵部日常事务。

在原本历史上,明朝要先后损失一干“知兵”之人,才轮到此人上任。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线上,因为张顺的出现,明廷提前折了洪承畴、陈新甲、孙传庭、傅宗龙一干名将,自然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且把这张国维提上来救急。

当然,这张国维虽然没有军事经历,但也不是吃白饭之人。

他在就任兵部尚书之前,乃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不但先后主持兴建了繁昌、太湖二城。

而且又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县桥、塘堰、漕渠。

但从个人履历上来看,此人应当长于组织、规划,短于指挥和形势判断,但是究竟本事如何,还要看他是否有可行之策。

“陛下,兵部尚书张国维到了!”自从宣旨太监离去以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朱由检焦躁难安之际,突然听到王承恩上前汇报道。

朱由检不由精神一振,抬手道:“宣!”

不多时,那张国维果然匆匆忙忙的赶了进来,叩拜起来。

好容易等到张国维施礼已毕,朱由检连忙问其策。

不意张国维避而不谈,反而连忙上前启奏道:“陛下,兵部刚刚得到急报。”

“东虏洪太于四月一日在沉阳称帝,改伪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随后准备大起兵戈,誓师南征!”

“什么!”张国维此话刚落,早震的在座文武重臣满脸惊骇、呆若木鸡。

“这……这……这,此话当……当真?”内阁首辅温体仁不由牙关打颤道。

“这消息却是从朝鲜国传来!”张国维不由苦笑道。

“年前东虏大举入侵朝鲜国,我等水陆难通,救之不及,朝鲜国上下闻之,莫不感怀。”

“今春东虏收兵,虏朝鲜世子朝臣以归,遂祭天地,僭称天子,逼朝鲜国归属。”

“朝鲜力弱,不敢拒绝,遂有忠贞之士,私信与我,告知虏之虚实。”

“前……前有狼,后有虎,为之奈何?”朱由检闻言早脸色发白、神色惊恐的问道。

我怎么知道?

新任兵部尚书张国维暗自翻了一个白眼,你们拉屎想不到我,擦屁股倒想起了我。

如今我才上任就面临这个烂摊子,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好不好!

不过张国维虽然不懂用兵之法,却也深通为官之道。

他不由笑道:“陛下勿忧,且听臣分说当前情形。”

“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那虏酋四王子既称伪帝,想必定然会重整人马,入关掠我。”

“如今陛下只有蓟辽一副家当,万万不可轻动。理当晓谕三军,使其谨守门户,使虏不得入。”

“向使虏酋一如‘己己之变’,也可从容从此两镇抽调精锐御敌。”

“那……那朱燮元那边怎么办?”朱由检闻言心思少安,不由开口追问道。

“朱少师老于用兵,手中有宣大山西三万精锐,攻则不足守则有余,本不足为虑。”

“其所虑者,不过是早日破贼,还天下一个太平罢了。”

“然而,今日不同于彼时,如今虏酋已僭称伪帝,大举入关就在眼前,岂可以天下安危成其一人之功业欤?”

新任兵部尚书张国维这番言辞看似理直气壮,其实等同于把抵挡义军的责任全都推到了朱燮元身上,自个只是一心专注于后金方向威胁。

“这……朱燮元太原那边能顶得住吗?”朱由检虽然懵懵懂懂,好歹对威胁也有几分感知,不由开口追问道。

好吧,这下子不会湖弄了。

如果张国维说顶得住,那么万一朱燮元兵败,他自然也逃脱不了罪责。

如果他说顶不住,身为兵部尚书自然要拿出一番解决方桉。

张国维闻言沉吟了片刻,不由谏言道:“初,左督师朱燮元曾言,固守山西,着四川、湖广、南直各练兵两万,围攻‘顺贼’。”

“如今山西固守已久,而右督师杨嗣昌、漕运总督朱大典等坐困于大名府,河南、南直无兵可用矣。”

“四川先前损失惨重,又有‘献贼’酷烈,亦无力北征。”

“独湖广之地,不曾受损,与贼对峙于南阳等地。”

“陛下何不命令湖广巡抚熊文灿带兵北上,以牵制敌兵。”

“若其回师,则太原之围自解;若其不回,则可趁机攻破南阳,杀入河南腹地,使其腹背受敌。”

“善!”朱由检思索了半晌,不由点了点头,赞赏道。

“然朱燮元、张凤翼、叶廷桂一干人等联合上书,亦不可……不可不应。”

“朕意擢太监高起潜为总监,督关宁侯拱极、张鉴二将万余人,前往支援太原,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兵部尚书张国维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结果那内阁首辅温体仁早大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那张国维何其精明,但听这话顿时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也连忙附和了几声。

等到诸事已定,出得殿了,他不由深深的看了温体仁一眼,这才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朱燮元为了向朝廷要兵,故意联合宣大总督张凤翼、大同巡抚叶廷桂、宣镇总兵李国樑和大同总兵王世仁等一干实权人物上书朝廷,以示情况紧急。

结果没想到适得其反,这件事儿反而引起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警惕。

先前在崇祯五年围剿义军的过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曾分派太监监督各镇。

虽然后来遭到各镇的反对,最终作罢。但是监军关宁的高起潜却一直没有被撤回,反倒让他混了一个知兵的名号。

故而,这一次他便打着派遣援兵的旗号,将此人作为监军派遣过去,以免督抚总兵一干人等连成一气,不受朝廷控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