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三十三章 价值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三十三章 价值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6 23:14:27 来源:笔趣阁

“真真是忘恩负义,财迷心窍,毫无廉耻之心!”大同总兵王世仁站在城楼之上,对着被五花大绑的三个人,大声呵斥道。

“你们为了区区几斤粮食,居然什么都不顾了。”

“上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是谓不忠;下置父老身家性命于不顾,是谓不孝;左置妻儿亲邻而不顾,是谓不仁;右置上官同僚于不顾,是谓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又有何面目活于世间哉!”

原来那一日王世仁听了朱燮元的建议,真个去清点了一番人数,发现全军上下居然少了三百二十三人,顿时火冒三丈。

于是,他便派遣了一哨人马埋伏在城外,准备把这些“无耻之人”挨个捉拿回来,杀鸡儆猴。

结果等到第二天天亮,依旧毫无动静。

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王世仁想起了此事,又派遣身边家丁前去探查。

又过了许久,那几十个家丁好容易赶了回来,还带回来了三个人。

他们回来汇报道:“我等从城东寻到城西,从城南寻到城北,并未见一个踪迹。”

“我等正要回转,恰巧遇到三五个人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我等正要上前问话,不曾想他们见到我们就逃。我等上前追了半晌,好容易捉了这三个人,一问方知原来那一哨人马早去投贼去了。如今他们却也要投贼,我们便把这三人绑了回来,报于总兵!”

于是,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且不说那大同总兵王世仁如何愤怒,且说那三人见落入王世仁手中,自知不能免死,不由反唇相讥道:“汝身为朝廷命官,世受国恩。”

“欺上瞒下,贪污军饷粮草,是为不忠;坏国法,败家法,辱没祖宗,是为不孝;喝兵血,欺军士,内残外忍,是为不仁;只能进,不能出,募兵时好话说尽,离营时坏事做绝,是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又有何面目扬武扬威哉!”

“竖子,胆敢无礼!”王世仁闻言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且把他口舌割了,牙齿都砸碎了,看他还敢不敢还嘴!”

“狗贼,今日你杀我,焉知明日不是他杀你!我且在奈何桥上等着你,看看究竟你能落个什么好下场!”那士卒见此人如此凶残,也不求饶,只是破口大骂起来。

只是刚骂了几句,早被人揪着了舌头,一刀割了。

随后又被人撬开嘴巴,砸碎了满口牙齿,顿时连话也说不出了,只能“呜呜”的叫唤。

“这就是从贼的下场!来人呐,把他们在城门口,以警不轨之徒!”大同总兵王世仁冷冷的扫了一圈,见众士卒纷纷低下头,不由愈发威风起来。

却不知众士卒大多眉目低垂,目光闪烁。

“荒唐,荒唐!”正当大同总兵王世仁大发神威的时候,左柱国朱燮元早被他这番做派气的吹胡子瞪眼。

“这三人既然从贼,军法处置即可!”

“至于其他士卒,千里迢迢来援我太原,岂能空口白话给打发了?”

“今天老夫做主,凡粮饷不足购粮一石者,由老夫做主,补其不足,万万不能让将士们寒了心!”

朱燮元这话一出,原本士气低落的众人不由纷纷叫起好来。

原来这大明“九边”虽然皆为重镇,却也分个轻重缓急。

如今鞑虏兴于辽东,蓟辽两镇为天下至重,故而其地精兵良将云集,饷银二三两不等,远超他镇。

原本作为最苦之地——延绥镇,一度欠饷两年半,军士无以为生。

他们赴后继起发动叛乱,以至于酿成了天启、崇祯年间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大明朝廷为了扑灭这一股力量,不得不借助榆林将门等力量,发放粮饷、编练兵马,一度打得“紫金梁”、“闯王”、“闯将”等人无处立足。

唯有这宣大山西三镇,东无鞑虏之患,西无流寇之忧,故而粮饷、待遇常年在蓟辽和三边之下。

昔日三边最精锐者,榆林镇犹能被张顺月饷粮食一石收服,更何况宣大边军呢?

自家人知自家事,那左柱国朱燮元当然不会像大同总兵王世仁那么幼稚,自以为有兵有将,又有士卒家卷作为人质,定然高枕无忧。

所以,这才有了他当场许诺粮饷,以抵消义军价码之词。

说实话,大明朝廷的信用虽然几乎已经要全部破产了,但是架不住还有很多人傻乎乎的信了朱燮元一面之词。

故而他这话一出口,顿时军心稳定了许多。

只是那大同总兵王世仁闻言却坐不住了,不由连忙上前低声问道:“如今咱们手底下万余人马,月饷一石,差不多一月要补万石粮草。”

“如今太原城中存粮不多,长此以往,如何撑得住?”

“老夫如何不知,还用;你来教我?”朱燮元闻言怒极而笑道。

“若非你瞎折腾,坏了军心,老夫何必出此下策?”

“不过粮饷之事,你也不必太过担心。”

“只需撑过半个月功夫,宣大总督张凤翼定然来援。到时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又何必担心粮饷之事呢?”

那王世仁闻言不由恍然大悟,顿时对左柱国朱燮元佩服的五体投地。

高,实在是高!

若是此战战败,自己身家性命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两说,哪里有闲心管那粮饷之事?

若是官兵能破了“顺贼”,那城外堆积如山的粮草自然归官兵所有,那就没有了什么粮饷缺口。

哦,不对,若是官兵胜了,什么“月饷一石”,自然是“哄之而已”,如何作数?

且不说那朱燮元、王世仁两人如何打算,且说张顺等人依旧正在热火朝天的挖营寨、建粮仓。

突然姬龙凤赶了过来,上前汇报道:“殿下,宋先生和孙将军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支骑军。”

“哦?快快有请……不,且随我前去迎他!”张顺刚说了一半,却是改了主意。

“是,末将领命!”姬龙凤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中早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原来当初宋献策邀请他一起前往的时候,他为了“先登之功”,婉拒了此人。

不意后来太原县城守将姜襄大意轻出,为义军所擒,姬龙凤自然失了先登的机会。

反倒是当初的悟空跟着宋献策走了一遭,结果真个劝降了一支骑军,如何不让那姬龙凤懊悔自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