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944 来回

匠心 944 来回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5:10 来源:笔趣阁

刹那间,许问的心跳比之前更快,但下一刻,他就冷静了下来。

他似乎想起了许问问他的问题,开始对他解释起了黄杨巧究竟是什么。

跟许问的所知完全不一样——当然也跟万物归宗描述的没一点关系。

秦天连说,十八巧发源于战国时期,是最早的木工技艺之一,据传是鲁班亲传,但放到今天当然是没有证据的。

它是木工最本源、最初始的技巧,据他研究,其实并不是某个固定的人创造的,而是许多工匠智慧的结晶,一代代进行收集与整合。

十八巧完整出现,约在宋朝年间,由一个名叫“巧匠会”的工匠组织结集,私下流传。

但流传到明朝,十八巧就已经开始佚失,开始变得不再完整。

这一方面是因为历经了战乱,很多东西自然流失,另一方面跟工匠内部的思想也有关系。

十八巧是工匠基本功,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练。

正常工匠完全掌握其中一种,至少就要花上十年时间。

掌握一种之后,再学其他的相对会比较简单,但前后通常也要超过二十年。

那时候人的寿命才多久?

用二十年时间来磨基本功,怎么可能?

这二十年,不做活、不养家、不吃饭了?

最最关键的是,十八巧很强,但实用价值并不大。

打个比方来说,它能把一件作品做到十分,但通常到八分,就已经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珍品,普通人的需求更是连六分都不到,只需要满足基本的使用价值就行了。

把作品打磨到那种程度,真的有必要吗?

当然,在少部分工匠群体里,他们视十八巧为自己的骄傲,立志要用毕生之力,来做出十分的作品。

但这部分人毕竟太少了。

而从明朝到清朝,新旧技术更迭极快,各种高难度、高精度的作品都从不可想象到可轻易实现了。

配合这种更迭,从官方到民间的审美也日益趋向繁复化、精致化,十八巧这种化繁为简,大巧若拙的审美风格与技术要求越来越不受欢迎。

到清朝中期,十八巧就只剩下了五巧,剩下十三巧也不能说消失,可能在某些工匠传承里还留有只言片语,但完全搜集齐全变得更难。

据秦天连所知,至今也没人做到这样的事。

秦天连的信不长,但关于十八巧的来历却说得非常详细,很有点老师对徒弟上课时的感觉。

许问看着却有点失望。

不对,也不能说是失望,毕竟从这些内容里,他确实

学到了不少东西。

但是这“上课”的语气,确实一点也不像连天青。

太细致、太友好了。

连天青可从不会这么耐心。

许问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贱皮子,人家对自己耐心亲切,他反倒开始失望了。

不过对现在的许问来说,确定秦天连是不是连天青,比知道这些知识更加重要。

信件的最后,秦天连讲完十八巧,又写了一句:“还有……很好。”

这句话没头没尾,完全看不出来是在说什么,许问却瞬间意识到了,这是在说他在安定给那位老人修瓷碗的事。

“很好。”

这两个字极具温度,这一刻,许问感到自己仿佛得到了巨大的认可。

这句话又很像师父了……

许问在心里想着,这时候他灵机一动,突然把笔记本拉了过来,开始快速打字。

“请问秦老师您对挖掘运河、疏导洪水有了解吗?”

写完,他又想起秦天连在信件开口问的问题,定了定神,开始解释。

“那个黄杨巧不是我的,是我在万园市班门祖地七劫塔发现的。班门向来有十八巧的传承,但是黄杨巧早已失传,前两年因为一些机缘,找了回来。但最近我们在七劫塔发现了这个黄杨巧样品,制作年限在五年内,但班门并不清楚这件事情。”

他毫不隐瞒,把情况介绍得非常清楚,接着又写道:

“因为听说秦老师见多识广,对各种修复以及制作技巧都非常精通,所以才想问问您,是不是知道这个,也想问是否知道它的来历。”

“这个黄杨巧不属于我,所以请恕我无法转卖,不过我可以去帮忙询问一下班门,可能要稍待两边。”

写完之后,许问斟酌了一下用词,正要把邮件发出去,突然间意识到,按秦天连的规矩,他得把信用手写一遍再拍下来发给他。

许问站起来,走到前台,向服务员要来了纸笔。

这是个西式咖啡馆,当然不可能有笔墨纸砚,但正常的纸笔还是有准备的。

还是一支旧的派克钢笔,造型相当老式,散发着柔润的光芒。

许问走到桌边,开始把刚才拟好的邮件用笔重新写一遍。

钢笔用得很久了,但保养很好,笔尖圆润,写起字来非常舒服。

许问誊写的时候重新修饰了一下用词,让自己不显得那么急切,但是更加诚恳。

笔尖触到纸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一条条直线与曲线自由地伸展,许问有点焦躁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事情

总是要解决的,你再急也没用,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冷静下来,拟好条目,一件件地去做,总能办到的。

不能办到……

许问心中掠过样一个念头,突然想起了七劫塔壁画中那些载浮载沉的黑点,每一个都是一个人 ,都是一条人命。

总之,尽人事知天命。

尽力而为就好。

许问写好了信,用手机把它拍照,重新发送了出去。

中间经理路过他身边,看见他的举动,有些好奇,但没有上来询问。

等许问处理完一切,他礼貌地走过来,问他半天没有动过的第二份牛排:“请问需要帮你收起来吗?”

收发邮件写了这一阵,许问腹中焦渴的饥饿感也不知不觉平复了下来。

那份牛排他只吃了一半,还有一半已经切碎。

他盯着它看了一会儿,笑着说:“不好意思,我还要吃的。”

在另一个世界,无数人连吃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其实在这个世界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一想到这些人,许问就觉得自己不能随便浪费。

虽然其实还在六器的时候,他就会因为盒饭太难吃吃到一半就扔掉。

不知不觉中,班门世界对他的改变,比他想象中还要多啊……

牛排已经冷了,经理本来还想要帮他热一下的,许问委婉拒绝了。

他一边吃一边看着秦天连的回信。

他的规矩不是单方面的,要求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这样做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回应许问,他的信也是用毛笔写的。

单就笔迹来看,他跟连天青也有巨大的差别。

连天青性格疏冷随意,很多人看得重之又重的东西,他从不放在心上。

但这样一个人,字迹却严正端方,有点近似于馆阁体,一笔一划都非常清楚,不出一点错,也不透露半点情绪。

秦天连几乎跟他相反。

他信里讲十八巧讲得像老师授课一样,又清楚又完善,但字体却是行草,端正中带着一丝疏狂,笔笔不落地,意态奔逸,疾而不乱,单是这封信,就是一件极其漂亮的书法作品。

许问在心里临摹了一下,他吃饭向来很快,才临完小半篇,半盘牛排就吃完了。

他不觉得秦天连的信会回得那么快,叫来服务员收完桌子,准备去图书馆找几本书看。

结果腿还没站直,笔记本又传来通知消息声。

熟悉的字母数字的组合,秦天连又回信了。

这么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