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1020 虫

匠心 1020 虫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这个时代交通很不便利,这土虽有特色但不出名,产量稀少,这陶像明显是手制,通常都是就地取材。

这花片供应商用这陶像做信物,就常理推断,跟白荧土的产地必然大有关系,很可能就在当地。

左腾同意许问看法。

不过伏远都这条线当然也不能放弃,许问想把它交给当地的官府,左腾却摇摇头,说他在当地有一个靠得住的熟人,可以帮忙。

许问想了想,同意了。

在他自己的时代,他会理所当然地找警察帮忙,甚至把事情完全交出去。

但在这里,尤其还是晋中这种地方,似乎还是左腾的熟人要更靠谱一点。

左腾独自一人出去安排了这件事,回来许问也没问具体经过,很快跟他一起上了路。

这边的事情交给左腾朋友,他会把事情安排好,追查结果,把情报通知给他们。

他们则直接去连林林说的金光山,看看这个白荧土的产地究竟会有什么。

就因为一个陶像信物放弃更明显的线索,转而寻找一个看似更加虚无缥缈的来处,感觉有点荒谬,但无论连林林还是左腾都毫不犹豫地跟从了许问,相信他的判断。

三人一起再次上路,向南而去。

…………

有光村位于西南,离此有一段距离。

走在路上,他们很快就感觉热了起来,配上连绵不断的雨水,又热又潮,像是被湿气裹住了一样,非常难受。

然而渐渐的,雨又停了,他们抬起头,见到了久违的阳光。

“出太阳了!”连林林把头探出车窗,抬头看着,欣喜地说。

“太好了,雨终于停了。再这么下雨,人都真的要长霉了。”左腾也难得抱怨了一句。

“……咦?不对。”许问看向窗外景物,道,“不是雨终于停了,是这里本来就没有一直在下。”

“对。”左腾也发现了,树木和土都没有长期浸泡在雨水里的迹象,似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降雨并没有波及到这里。

前方的大黄马仿佛也感受到了愉快,得得得得的,加快了步伐。

许问想起朝廷发给他的统计报告,西南一带似乎确实情况良好,没有被持续的雨水波及。

这里山多树多林多,路不是很好走,但连林林来过,她记性也很好,一路指着,带着他们顺利到了地方。

这里叫瓦片村,位于金光山旁边那座山的山脚下,连林林当初就是在这里落脚,并且得知白荧土的存在的。

但其实出产白荧土的那片山壁离这里有一段距离,村中交通不便,只偶尔会有人去那边采土。

“好久没人去过了。”

连林林前去打听,她的打扮跟上次来的时候一样,村里人还记得她,对许问等人的防备心一下子去了不少,耐心回答他们问题。

跟他们说话的是个大婶,一边择菜,一边摇头。

白荧土产量不丰,产地有限,就只一片山。

那片山旁边也有一个村子,名叫有光村,位于山下的谷里。

虽然是隔

邻的两个村,但隔着两座山头,交通并不是特别方便,所以来往其实有限。

以前,他们村陶匠魏师傅偶尔会去有光村挑点土回来,但上次去的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挑着担子去,空着手回。回来人家问他,他闭着嘴摇头,什么也不说,问急了还要骂人。所以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从此他专心摆弄他们这块儿的陶土,再也没去过有光村了。

“什么时候的事?我那次来之前吗?”连林林上次没听说,有点好奇地问。

“肯定是之前,有两年了!”大婶毫不犹豫,非常肯定地说。

他们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去找魏师傅。

瓦片村也有陶土,质地不错,很适合用来烧制瓦片,这里的红瓦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连林林当初就是因为这个找到这里来的。

她毕竟是工匠的女儿,对各种技艺都很感兴趣,也希望自己能记录下来。

当时阴差阳错,她只记下了白荧土,没有记下有光村。想想应该也是因为姚师傅的事,村里人都有点刻意回避的缘故。

魏师傅住在村北,一个靠山的位置。家附近沿山挖了一块空地,建了四座窑室,三间用来烧制陶瓦,一间用来烧制一些常见的器皿。

许问走过去,一眼看出这是横穴窑,窑室和火塘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的那种,是陶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设计。

第三座窑室跟前站着两个汉子,正愁眉苦脸,手里拿着一些东西,讨论着什么。

许问的目光在他们脚边一落,主动走过去问道:“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吗?”

左腾和连林林本来是打算到魏师傅家里去找人的,看见许问的动作,也跟了过去。

“这窑也不知道哪里毛病,温度上不去,烧坏我几窑陶瓦!金师傅帮我修了几次了,还是老毛病,难道这窑只能废了?”其中一个汉子显然是愁得很了,也顾不上这几个都是生面孔,一股脑儿把在烦的事情说出来了。

说完他才回神,打量许问道,“你们是谁,来干什么?”接着他的目光落到连林林身上,显然还记得她的脸,表情缓和了一点。

“我们是外地的行脚商人,我姓言。”许问用回了曾经的化名,“听这位小兄弟提起这附近出产一种白荧土,想……”

他还没说完想干什么,单只听见白荧土三个字,面前这汉子的脸色就变了。

他很不耐烦地摆着手,大声说:“去去去,我不知道什么白荧土,跟我没有关系!”

许问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就是魏师傅了,他没有急,再次看向他们刚才讨论的陶室,围着它转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然后他指着一处道:“是这里,有条裂纹。”

魏师傅还想赶他走,结果听见这话,愣了一下,犹豫着过去看。

金师傅也跟他一起看。

那地方靠近地面,被草根碎石之类的东西挡着,不太能看得到。

许问扒开草根,那里果然有一道极细的裂纹,只比头发丝粗一点点,如果不是许问特意指出来,很难检查得到。

陶窑必

须密封,这处破损直通火室,冷气渗进去,温度提不高,当然烧不好了。

看上去这裂缝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虫眼,慢慢变成这样的。这还算运气好的,裂缝扩展得比较慢,在那之前就先让窑室降温了。如果在高温的时候剧烈扩展,很有可能会炸窑的。

“太隐蔽了,真没有发现!”金师傅是村里的泥水匠,专门被魏师傅叫来修窑的,他恍然大悟,摸摸秃头,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找到地方就好。”魏师傅转过来安慰他,又看了看许问。

他犹豫着,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才问:“您看看,还有别的地方有问题吗?”

他先前拒绝许问,现在反过来求许问帮忙,有点拉不下脸来。但这窑是他维生的手段,建一个窑不便宜,他实在舍不得。

许问很干脆,一点头,继续帮他检查。

果然又检查出来五个虫眼,都很小,但照这样看,同样有发展的趋势。

“其他的窑……”

剩下四个窑,许问也给他检查了一遍。

最后,他还发现了虫眼出现的原因,是附近的一种虫子,喜欢钻进土里做巢产卵,钻到窑底时就容易造成损坏。

比较奇怪的是据魏师傅说,以前没有这种情况,难道这虫子是最近才出现的?

这虫子……许问对物种的迁移和入侵都不是很了解,但基本逻辑总是相通的,他看着被找出来的黑色小甲虫,陷入了深思。

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许问给魏师傅检查了全部的五座陶窑,解决了问题,掐灭了隐患,还找到了病因。

这种虫子虽然很麻烦,但知道问题在哪里,就能针对性解决,总比一头雾水地到处堵窟窿来得好。

搞清楚问题所在之后,金师傅哼嗤哼嗤地修窑去了,魏师傅则跟着许问他们一起到旁边,满面愁色,再次欲言又止。

许问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这窑之前是不是也坏过?”

魏师傅以为他会问白荧土和有光村相关的事情,完全没想到他还在关心自己的陶窑。他非常明显地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再早以前没有,几年前出现的是吧?”许问又问。

“对啊,你怎么知道?我先前一直以为是窑老了要修了,后来发现,新修的窑也会出问题。真没想到是被虫子咬的。这虫子也太厉害了。”魏师傅说。

“可以捉几只,用各种药都试试,看它们怕哪种。然后把那药化在水里面,没事在窑周围涂一圈,防防虫。”许问建议。

这建议里当然还有很多问题,但都是细节,这至少是个方向。

魏师傅琢磨了一下,连连点头:“行,它再硬,钻洞也得一段时间,隔阵子驱一下,确实是个办法!”

他主动问许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有,我们就是来看看的,既然这里没有白荧土,那就算了。”许问说。

“哎……哎!”魏师傅想说什么,但张了两三次嘴,最后还是闭上了。

许问看他一眼,笑了笑,带着左腾和连林林走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