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997 仰天楼

匠心 997 仰天楼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会议结束,酒席宴毕,他们离开了大唐宫。

皇帝没下命令,他们是没有资格留在宫中住宿的。

走出殿外,余之成突然转身,笑着望着他们——这个时候,他看上去又非常和蔼可亲了:“难得万流会议开在我吴安,让我当了这个东道主。本来说今天晚上这顿饭我请了的,结果陛下准备得实在太周全。不如这样,我请各位去城中夜游,看一看我吴安景象,如何?”

他今天才在会上被许问小小为难了一次,暴露了自己前期工作做得不周全这事。

现在不赶紧回去赶工,还要去城中夜游?

孙博然正想带头拒绝,余之成就又笑着说:“恰好,我吴安城南才建了一座仰天楼,是我晋中最好的工匠所建,辉煌壮观,巧夺天工。下官诚邀各位前往一观。”

在场的有人一半以上都是工匠出身,不然就是工部的,对巧夺天工四个字非常敏感,一听就有点兴趣了。

孙博然好奇地说:“仰天楼?好像有点意思。晋中最好的工匠,是谁?”

问这话的时候,孙博然的脸上有一些笃定的表情,显然这个最好,是有一些公认的。

许问隐隐约约想起在流觞会上的时候听过的一些传闻,心里也有了一个名字。

“郭氏兄弟。”余之成笑着说。

“果然!这两位的大名,我可是久仰了。也确实听说他们近年来一直在做一项工程,看来就是这仰天楼了。原来已经建成了,真是可喜可贺。”孙博然环视四周,问道,“怎么样,有兴趣去看看吗?”

就孙博然个人来说,这态度明显就是想去了。其他人其实也没什么意见,纷纷点头,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跟在余之成身后,出了大唐宫。

许问确实听说过这对兄弟的名字,当时是在流觞会上,有人提起过他们,问“郭家那俩兄弟怎么没来?”

流觞会聚集的都是这个时代大师级的人物,会在这种场合特别被提起,理所当然觉得他们应该拿到邀请函,本身就说明了这对兄弟的水平。

现在许问记了起来,当时确实就是在说这对兄弟在修什么工程,现在看来就是这仰天楼了。

顶级工匠,才修好的地方性标志建筑,许问确实还挺感兴趣的。余之成这个提议,真算是提到他心里了。

夜游吴安城,登临仰天楼,重点不光是仰天楼,还有前面这一半。

走出大唐宫,正式来到城里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一半,吴安城灯火渐起,不说亮如白昼,也别有一番流火繁华的景象。

许问抬着头,留意到吴安城之所以这么亮,是因为两边房屋的屋檐下面,很多都挂着灯笼。

屋檐下面挂灯笼不是什么稀罕事,很多家都这么做,但吴安稀奇的有两点,第一,挂的灯笼比其他城市看到的多;第二,这灯笼的制式都一模一样,全部都是红白相间,上面写着四个字的吉利话儿,看上去整齐有序,非常好看。

许问打量了一会儿,问道:“这灯笼……是衙门统一发的?”

“怎么可能,应当是把格式发给各户,让他们自己做的。”李溪水摇头。

“哈哈,都不是。各户自己做,就算规定尺寸格式,也很难做得一模一样。这是衙门收了少量银钱,帮着做的。”余之成仿佛对这些灯笼非常得意,笑着说道。

接着他伸手一指,领着大家看向前方,问道,“怎么样,是不是一整条街都整齐划一,还挺好看的?”

“确实好看。”卞渡看上去确实是喜欢,他一边走,一边仰头看这些灯笼,偶尔还抬头,念一念上面的吉利话儿,笑吟吟的。

他们就沿着这一条灯火通明的街道一直往前走,又转了两个弯,经过了另两条街道。

吴安不愧是曾经的都城,余之成治理得也仿佛不错,道路平整宽阔,上面以及两旁一片垃圾也没有,这在其他城市非常罕见。

现在时间不早,路边的商铺都已经关门了,街上也没什么人,显得非常安静。往另一处看,隐约可见灯红柳绿,有丝竹音乐之声遥遥传来。

卞渡有点向往地往那边看了一眼,又看看身边的人,其他人好像都没有兴趣的样子,他也只好讪讪地把头低了下去。

余之成往他那边看了一眼,笑了一笑,没有说话。

仰天楼距离大唐宫不算太远,所以余之成也没有叫车,当作饭

后消食,一群人步行走了过去。

又绕过了一条街道,一群人一起停下了脚步,仰头看去。

灯火映照下,仰天楼就在眼前。

这是一座五层高楼,放在现代可能不够看,但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城市环境里,真就像平地起高峰,巍峨壮观,让人看了心神就忍不住为之一震。

仰天楼前挖有小河,河上三道金水桥,过去山门之后,一片亭台楼阁,仰天楼是其主体建筑。

这样看过去,整个楼阁仿佛并没有奇出之处,但雄伟端方,气势俨然,令人望而生畏。

“这仰天楼……很高啊。”朱甘棠仰头看着,扬起了眉。

“确实,层高很高,比正常高出了三尺。”许问说。

许问有些意外,抬头时,正好对上了孙博然的目光。

别的不说,正是每层多出的这三尺,让仰天楼单从外观就给了人不一样的感觉,也正是这三尺,显出了郭氏兄弟的不凡!

一幢楼能有多高,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是固定的,再高,墙柱楼面可能都撑不住。

想要增加它的高度,只有在两个地方想办法,一是材料,二是结构。

这时代材料的改进非常难,郭氏兄弟能让每层楼的层高多出一米,只可能是靠结构。

改进结构,就显出工匠超凡的实力了……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无论是孙博然还是许问一时间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余之成一示意,他们一起向前走了进去。

进去先没有到仰天楼,而是一片亭台楼阁。

这楼宇不像江南园林那么秀致婉约,更类似迷你的宫廷,两边成殿,梧桐遮荫,有点袖珍版的大唐宫的感觉。

两边的殿与前方的楼都是新修的,但梧桐却是大树,已能成荫。

梧桐是长得很快的树木,但也不可能长得这么快,这树很明显是从外面移栽过来的。

朱甘棠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说道:“余大人为这里花了不少苦心啊。”

“哈哈,大周国泰,我晋中民安,我早就想修这样一座高楼,来彰显大周国威了。只是正好找到了郭氏兄弟在晋中的机会而已。可惜,陛下这次去西漠去得太突然,回去得也很急。早知道的话,真要在上折请安的时候,同请陛下前来观楼,也算圆了仰天楼仰天之名。”余之成又笑又叹,真的很遗憾的样子。

这时,一行人走到了仰天楼下方,余之成停下脚步,轻轻一击掌。

清脆的击掌声回响在夜空中,清晰可闻。

然后下一刻,整座仰天楼一起亮了起来!

有如万千星辰突然亮起,五层的高楼每一层的屋檐上、墙壁上、窗口里全部都亮起了灯,刹那之间,仰天楼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照得此处由黑夜变成了白昼!

所有人脚步都是一停,抬起眼睛,瞳孔着倒映着这明亮的光芒,掩饰不住的震惊。

余之成微微侧头,看着他们的表情,嘴角掀起了得意的微笑。

好像他带他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到这样的表情一样。

最快反应过来的还是许问。

整座楼灯火通明的景象,在这时代很少见,但在现代简直太平凡了……整座城市彻夜不眠,可能这些人想都想不到,但在他出生成长的那个世界都是寻常事。

他打量着仰天楼上下,发现它原先就是这样设计的。它能亮这么多灯,是因为在很多地方都预留了灯台,而且每一片地方的灯台都组织成群,一点就能亮一片,所以整幢楼才会亮得这么快。

这……

许问皱起了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这时代夜晚会这么暗,核心原因还是资源匮乏,生产力没能进步到一定程度,必须节省。

这种情况下,郭氏兄弟做这样设计,留这么多灯位,是为什么?

平时如果用不上,就是浪费设计;如果用得上,就是浪费蜡烛或者灯油了……

没必要啊。

本来因为仰天楼的结构,许问对这兄弟俩还挺有好感的,但这个时候一看,觉得是不是太铺张浪费了一点,心里有点不太舒服。

但项目甲方,也就是余之成仿佛很满意。他等在场的人又欣赏了一会儿,邀请道:“一起进楼去看看吧。”

走进仰天楼,许问抬头一看,对郭氏兄弟的印象又

往回拉了一点。

“拼合柱?”身边,孙博然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许问上前,抚摸着正面那根大柱,点了点头。

这根柱子上了黑漆,看上去锃光发亮,几乎看不出来接缝。

但孙博然和许问什么水平,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根直径约有两尺半的巨大立柱,并不是由一整根木头做成的,而是一根拼合柱!

华夏古代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但一棵大树长成建筑用材,至少也得数十年,一些比较高端坚硬的木头,要成材更在百年以上。

房子一直在盖,成材木头不够,尤其是做柱做梁的,必须得成木大木不可。

这怎么办?

于是拼合柱应运而生。

拼合柱,就是用小材充当大材,用以承重载的一种方式。

比较常见的拼合柱,会以四根较细的圆形截面木材,通过暗榫两两拼合而成。

它结构巧妙、暗榫结构紧密,虽然是拼合而成的,但承重的能力绝不逊于原木。

仰天殿的这根柱子看上去就是普通的圆柱,但许问和孙博然都通过一些端倪,认出了它是拼合柱。

最关键的是,从这些细微的部分可以看出来,这根拼合柱的结构跟普通的拼合柱不太一样,承重性仿佛更强,这也是它的层高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原因之一。

“这柱子……有点意思。”孙博然围着它转了一圈,兴致盎然地说,“可惜是暗榫,里面具体什么样看不太出来。”

“……可以看出来。”许问盯着这根柱子看了一会儿,蹲下身,用手在地上画了一幅简图。

地板是青石砖地,他手上没有沾水,仿佛是在虚空作画,指过不留痕。

但孙博然紧盯着他的手指,马上就看出来了,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真是有点妙!”

“是,郭氏兄弟,果然名不虚传。”许问看向另一边,又留意到一个细节。

上方斗拱的铺作与铺作之间,额外安排了一层木方,这就形了一个三维空间的“铺作层”。

它相当于一个缓冲层,依靠榫卯的错动承担以及分散力量,起到增强殿内结构,以及防震等等作用。

果然,另一边余之成就在介绍。

“不久之前,西漠地动,也影响到了咱们晋中。当时仰天楼刚刚建成,突然遭遇天灾,还让人紧张了一阵。结果震后过来一看,楼里楼外安然无恙,连块砖片也没掉落。”余之成笑吟吟地说着,有点得意,“可惜地动传到此处,规模已经不大,效果不算明显。要是地动再大一点……”

“余大人,这话可不好说。地动毕竟是大事,影响的不止一个仰天楼。”李溪水突然正色,打断了余之成的话。

余之成笑容敛了一下,仿佛有点不太高兴,但不悦之色只是一闪而逝,随后就笑道:“李大人说得是。”

“这郭氏兄弟现在还在吴安吗?”许问越看越觉得,这仰天楼建得确实相当巧妙,尤其是在结构方面,郭氏兄弟设计了很多细节,不少都是他在其他地方没见过的,有些甚至在现代也很值得参考。

他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很想找到这两人,好好聊一聊,说不定会有更多收获。

“现在不在,一个月前我有事找他们,没找到人,不在吴安,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余之成摇头。

许问有点遗憾,叹了口气。

余之成倒是一个不错的东道主,带着他们登上仰天楼,到了五层的平台凭栏远眺。

仰天楼点了无数的灯,看上去流光溢彩,而楼顶平台将整座城市尽收眼底,更加令人震撼。

从这个角度看,城内屋檐下的那些灯笼更加鲜明,条条街垅向四面八方延伸,宛如铺开的星河。

“大唐盛世,也不过如此吧。”卞渡眯起眼睛,感慨地说道。

唐这个时代虽然很多记载已经失落,但就现有的内容综合来看,那是一个极度繁华、盛世如锦的时代。

无数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都无比向往那个时代,但凡有点好事都会拿来做比较,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高的赞誉了。

许问没有说话,片刻后抬头,道:“下雨了。”

一滴雨水落到他的额头上,很大一滴,片刻后又是一滴。

他放眼望去,清晰可见有几盏灯笼里的灯火摇晃了一下,熄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