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980 人手

匠心 980 人手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朱甘棠说得当然没错。

在许问的另一个世界,上山下乡路路通,道路几乎已经被修到了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延伸到草原的尽头、雪山之巅。

但那是在国力极大发展、技术也极大进步的前提下。

为什么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修桥铺路都是商贾乡坤甚至金盆洗手的大盗或者骗子修福积德来做的?

一方面这确实是利国利民有利一方的大好事,另一方面,不是这些有钱人也确实做不到。

朱甘棠立下宏愿是好事,现在遇到的困难也很实际。

利用现有道理养肥地方,再用以修建更多的道路,确实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只是看来,朱甘棠是打算在这茫茫西漠继续扎根下去了。

“吃点东西吧。”这时,一个年轻人小心翼翼一手托着一个碗,把它们捧到许问和朱甘棠面前,一人递了一个。

碗内热气腾腾,是用傍晚上采的野菜,煮了掰碎的干饼一起做成的粥。

没有盐,野菜有点苦,粥是粗粮吃的,搅在一起散发着奇怪的气味,吃下去挂在嗓子里,很难咽得下去。

许问吃得很正常,朱甘棠也吃得很正常。

他们都是吃过山珍海味的人,许问甚至能品出王老厨师不如连林林的细微滋味,但现在吃起这种猪食填肚子,他们也毫无异色,只对那年轻人说了一句:“不用你送,我们坐过去吃!”

“嘿嘿,没事。”那年轻人想再说两句什么,但笨口拙舌,找不到言辞,只憨笑了两声,去别处送粥了。

这年轻人名叫井年年,是井水清的儿子,这次跟他一起回石生村探亲的。

他远没有井水清能言善道,但据井水清说,判断水势石势山势的本领,井年年已经不逊于他了。

现在他年轻,不放心他做什么大事,但以前他给各村各家判断井眼,一断一个准,全是好井。

未来他再多学一点多练一点,接自己的班那是绝对没有问题,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井水清说这些话的时候红光满面,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井年年就在旁边讷讷地笑,摸着耳朵,很不好意思。

后来这一路上,他确实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非常强。

他们只有五十来个人,人手相当有限,就靠这点人从无到有地挖一条新渠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他们必然要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延着原有的沟渠以及山势低落的地方进行挖掘,引导水势。

这就需要对地形有足够的了解与足够敏感的判断。

这点,许问能做到,井水清能做到,井年年也能做到。

所以,他们不仅能合力,还能分工协作,这极大地推进了工作的进度。

而且许问发现,井年年在这方面的敏锐度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已经超过了井水清,甚至超过了天工二境的许问。

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每次遇到什么需要做出判断的地方,许问需要观察周围情况,综合各种信息,在脑中快速勾勒图形、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而井年年,只需要一眼,直接就能说出结果,往往这个结果还跟许问一模一样。

每次都是这样,他总是比许问快了一息。

这一息,就是绝顶天赋的象征了。

“世上总有奇人……”朱甘棠听了许问对井年年的介绍,忍不住感叹,“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这么有趣。有不那么起眼的星星,也有亮到不可忽视的星星。无数的繁星,写成了延续到今天的历史。”他看着井年年,对许问说道。

这其实是他早就开始有了的感受,只是今天一时兴起,对许问说出来了而已。

历史是天才的历史。

天才的思想、天才的成就、天才的著作,史书上写的,全是这些内容。

他经常觉得,正是这些人,筑就了整部历史,把人类文明延续到了今天。

说着,朱甘棠一转头,看见了许问,他的表情有些凝重,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你在想什么?”他问。

“人手不够。”许问没想那么远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对朱甘棠说,“有点麻烦。”

石生村是个很小型的村庄,村里加上老人妇幼,一共只有两百出头的人。

这次他们把壮年男性全部带出来了,五十多个。

这些人都是干惯了活的,有井水清在,也很听话,基本上是叫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勤劳肯干。

但即使这样,人还是太少了。

他们现在已经干了三天,疏导了一部分的水势,石生村那边不可避免地被淹了一部分,但大致安全,等到洪水过去,土地多半还能恢复原样。

但是这只是个开始,要真正把支渠疏导出去,解决洪水的隐患,他们手上的这点人手是不够的……

听到这里,朱甘棠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这里还有人,可以帮忙。另外还能从哪里找人吗?附近有没有其他村子?这事跟他们应该也有关系吧?”

“有的……”许问话音未落,洞口那边突然传来了嘈杂声,声音越来越大,没一会儿就仿佛已经吵了起来!

怎么回事?

许问往那边看了一眼,已经站起来走了过去。

“你们领头的是谁?喊他出来!”

许问刚到附近就听见这样一句话。

“是我。”现在是晚上,洞口方向很暗,他其实没看清楚对方是谁,但是话已经出口了。

他从不是那种让别人拦在自己面前帮自己挡事的人。

但他刚走了两步,许三就拉住了他,挡在他面前,还半侧着头,对许问摇了摇头。

许问见到了朱甘棠,当然也见到了许三。

许三从不会眼看着师弟师妹们陷入险境。

许问看着他的下颌,心中一暖,小声说了一句:“没事的……”

还没跟三哥说师父的事呢,也不知道他知道了没有。许问想着。

“你是谁?”那个声音大声问着,很不客气。

“我是……”许问收拾起心情,正要回答,前面已经有人小声说了,“是逢春的许先生。”

先生这个词在这时代主要指老师,是极其尊重的称呼,几乎是不会用来称呼工匠的。

许问在逢春城地位相当特殊,作为一个工匠大师,他过于年轻了一点,最关键的是他对逢春人的意义,远非只建了个城,还包含了更多。

一开始他们是这样尊称查先生,后来把

这个称呼延用到了许问的身上,渐渐扩散了出去。

现在逢春以外,十里八乡,都这样称呼他,已经有点名气了。

“许先生……”前面那人的声音变得稍微有些怪异。

“请问几位是……”许问问道。

“我们是摇木村的,就在前面!”那人隔着门口的人,向许问喊道。

“让他们进来。”许问吩咐了一句,许三站在他身前半步,皱眉提醒道:“要小心。”

许问转头一看,发现火光映照下,他的额角有一道刀疤,以前没有,明显是新增的。

看来三哥出去这一路上,也是经历过不少事情。

“没事的。”他拍拍许三的手臂,安慰了一句,看着洞口应声让开道路,走进来了五个人,全部都是壮汉,身材非常高大。

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满脸横肉,虬髯遮了半张脸,满脸凶相。

他一进来,就打量了一下许问,恶狠狠地道:“许先生?就是你带着这帮人到处挖坟,挖到你祖宗家来的?”

他用的还是尊称,但言辞里一点尊敬的意思也没有。

“挖坟?不是,我们是在挖一条河渠,把水引入……”许问愣了一下,张嘴解释。

“管你们挖什么!”那汉子手上拄着一根木棍,足有成年人手腕那么粗,深黑色,看上去非常结实,而且用了很久了。

这时,他用木棍重重在地上一顿,大喝道,“这是我们摇木村的地盘,挖你娘的挖!”

“石生村的滚回去!”他身边另一条大汉跟着大喊,他手上同样有一根木棍,也跟着在地上重重一顿。

接着,另外三个人也跟着大喊:“滚回去,滚回去!”

一边喊,一边用棍柄顿在地上,隆隆声相互应和,山洞的洞壁上有灰泥簌簌落下,声势非常惊人。

看这样子,是不打算跟他们讲理了。

穷乡僻壤出刁民,石生村的人在许问面前乖得像绵羊一样,是因为有井水清这个自己人在,再加上眼看着洪水要来了,许问对他们有恩。

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跟摇木村更是有世仇在的。

最关键的是,摇木村只来了五个人,他们这里有五十多个,人多,有底气。

摇木村的人这样一喊,他们也怒了,住在其他洞里的汉子们纷纷围了过来。

“不是要发洪水了,谁会来你们这晦气村子!”

“要打架吗,来啊!”

他们可不会被摇木村人做出来的声势吓唬住,没一会儿,更大的声音爆发了出来,吼了回去。

“发洪水?”虬髯汉子耳朵动了一下,捕捉到了关键字,然后他一个转身,质问许问道,“什么意思?你们逢春人天怒人怨,到处惹灾招祸,这是要把水灾往我们摇木村来引了?”

说着,他振臂高呼,声如雷鸣,“弟兄们,他们好歹毒的心思,他们要用水淹了我们摇木村,让我们家破人亡!”

“打死他!”

“打死他!”

许问的第一反应是想要解释,但是对面全是习惯动手远远大过讲理的人。

一听虬髯大汉的话,他们立刻勃然大怒,一个人立刻抡起手上的棒子,带起一道凌厉的疾风,向着许问砸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