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803 旧时新日

匠心 803 旧时新日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宋继开上了高铁,直奔万园市而来。 许问没有接到通知,这一次,李三司并没有提前知会他。 宋继开上车的时候,许问正站在四时堂二层那个“不存在”的房间里,又搬了一块白板上来,开始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字。 他给这个房间新取了个名字,叫“第五室”。 室也通时,指的是四时之外的第五时,超出了四季之外的别样的时空。 他站在第五室里,把在班门世界里得到的那些修复建议一条条写上去。 这块白板仍然被分成了左右两半,许问把班门世界大师的提议写在了右边,左边则空了出来。 内容很多,他选了最细的白板笔,字写得非常小。 能被明山邀请去流觞会的,当然是大周最顶级的工匠大师,现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聚集在了新逢春城。 于是,这也相当于是大周最强大的技术力量。 这些力量向着同一个方向使劲,爆发出来的能量极其惊人。 由此,许问也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技术这种东西,其实也不是凭空而生的,前后有脉络,有传承的轨迹与方向。 大部分情况下,新技术都是在旧技术的基础上诞生的,由旧技术改进变革而来。 就比如,唐朝华盛,宋代清雅,前者繁,后者简,但后者的技术先进度肯定超过前者。 而到了清代,手工艺技术不断突破,达到了新的顶峰。 一个说起来很有趣的例子,很多人觉得雍正雅,乾隆俗,这其中固然有个人审美的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乾隆时期有了新的技术突破,以前做不到的工艺现在也能做到了。 技术与审美,其实常常是互相影响的,在古代尤其如此。 人们喜欢一样东西,经常不仅是因为它符合自己的审美,还因为它稀有。 总地来说,新技术通常是会比旧技术更进步的。 但在班门世界,却没这回事。 这样说也不准确,但就像许问曾经在江南观察到的一样,不同时代的技术在这里混杂在一起,非常混乱,难以分割。 但是要说的话,它们又不算完全没有脉络,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的。 许问也很快找到了原因所在。 这还是跟曾经的那个唐有关。 在那个曾经的唐朝,无数的成名历史人物以及新技术、新艺术品混合在一起,共同铸就了一个奇特而辉煌的时代。 那之后,虽然时代信息流失,很多东西都不存在了,但作品留了下来,其中蕴藏的技术留了下来,被很多人揣摩、模仿、复制。 由此,大周的技术也是非常混乱的,在许问的眼里看来,它带着另一个 世界许多时代的不同特征,但又有着自己的发展,有许多跟另一个世界相异的特性。 许宅是座很有趣的宅子,就着这个命题,大师们可以讨论得非常深入,从中展现出来的内容非常多。 也正是因此如此,许问格外感受到了班门的特别,它自成体系,跟现代世界的古代历史既相似又有很多不同。 然后他就发现了,许宅确实与班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从中展现出来的技术体系,与班门世界的正是同一套! 这一点,许问早就察觉了一些端倪,这时也没有特别吃惊,只是让他更想快点成为天工了。 经由这些大师,他又学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其中很多正是许宅所用的。 它们被罗列在了这块新的白板上。 未来,它也将进入许宅的修复方案,成为其中重要的技术储备。 许问一边学,一边写。 他在两个世界的任务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不过他乐在其中,不知疲倦。 现在来往于许宅的人变多了,他在平镇展销会探古活动中的奖励,八大库的材料也已全部向他开放。 他先是拿到了八大库的库存单,他想要的几种里面都有。 但是自然材料这东西,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批次都有可能不一样,变化非常大。 所以,许问出门的时候变多了,外人过来许宅的时候也变多了。 各种材料进进出出,进行比对,许问还在附近租了仓库,暂时购进一些储存起来。 这片寂静清冷的地方,突然间染上了大量人气,几乎所有到这里来的人,看到这座宅子的时候都会感到震撼。 不过,夜深人静、四下无人时,许问还是会在水面上点燃莹白的莲灯,让火光映入眼帘,在心里期待着可能的相会。 只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再见过连林林,也不知道是机缘没到,还是少了什么必要的环节。 不光是连林林,连天青那边也没什么消息,他还是一直留在林林身边,但不想见她吗? 还是自己一个人又去了新的地方,探索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他现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许问真的一点概念也没有。 他只能努力去做自己的事情。 百忙之中,杜鸣又带来了新的消息。 之前许问通过了初级技工的考试,想继续往下申请。 但是中级技工到初级技工之间,需要有几年的明案工作时间,这几乎是所有资格考试必须的内容。 杜鸣听到这个就说,有相关的政策可以跳过这个时限,这主要是为了帮助班门这样旧时门派融入新体系,许问跟这种情况也比较类似 ,也可以试试。 许问就拜托给他了。 杜鸣打一开始就非常看好许问,平镇事件更是让他眼前一亮,早就想找个机会增进双方的关系了,许问的请求来得正是时候。 本来就有政策,也有申请的渠道,事情挺好办的。杜鸣乐滋滋地去帮他跑动,还带上了班门的一些老人,一并申请。 一切都很顺利,准考证很快就下来了,杜鸣拿着过来找他,问他想什么时候考,可以联系考场,给他安排。 许问是在许宅里接待他的,他算了一下自己的时间,道:“接下来我会越来越忙,倒是最近还没进入正题,有点空闲。最近的考试是什么时间,就安排在那时候吧。” “行。”杜鸣知道他的实力,他翻了下时间表,说,“最早一期是这周六。” “周六?明天啊?” “有点突然是吧,再往后就得一个月后了,不如……” “就明天吧。” 许问干脆地说。 明天也算一个空当,再往后,真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 “行。我去给你报名。” 杜鸣办事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就安插好了位置。还在上次的扬天技校,同一个地方。 只有一个位置,所以只安排了许问一个人,班门的其他人他再另做安排。高小树和荣显更不用说了,他俩不属于政策许可的范围里,得老老实实地工作相应的时间才能继续报考。 杜鸣走的特殊渠道,不需要再上课,直接就是考试。 明天早上九点开始考,一样分笔试和实操两部分,上午笔试机考,下午实操。 许问一一应下,这套流程他已经很熟悉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他除了木工之外,还考了很多别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建筑类里,算起来大概有七八项。 实际考过之后,他才意识到,现代建筑的分工细致得惊人,光是建筑类就有木工、砌筑工、模板工、抹灰工等十几个项目,如果上升到设计管理施工,还有几十个类别,非常复杂。 他一边学一边考,虽然不可能全部学完,但就此机会,也了解了不少现代建筑、以及现代古建筑修复的相关知识,对于他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里,他对许宅修复方案的设计变得充实起来,开始有了明确的计划了。 杜鸣刚刚跟他交待完考试的具体事项,许问的手机就响起来了。 他接了起来,听了两句,有些意外地道:“这么快?我知道了,我在这里,您直接过来吧。” 放下电话,他表情有些奇怪地对杜鸣说,“国家文物局那边派了人过来,说在正式立项之前,要先跟我碰一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