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735 明灯

匠心 735 明灯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晚上,许问没有留在平镇,而是驱车回去了许宅。

平镇是有夜市的,晚上也很热闹,许问等到夜市快结束时才动身,从喧闹的通明灯火回到安静的黑暗中,他的耳边仿佛还残留着无数的笑闹与惊喜的欢呼声。

平镇展销会确实是花费了很多心力准备的,无数古老的技艺在此处尽情绽放。

许问拍了很多照片,也自己上手尝试了一些。

有些摊位或者小店除了展示以外,还设置了活动区,让游客亲自上手自己制作一些东西。

除了传统最常见的陶艺以外,还有灯笼、纸伞、雕版等等。

摊主亲自上手,教你怎么制作灯架、怎么调制糨糊、怎么将棉纱覆在灯架上,最后绘上彩绘。

这是比较完整的过程,如果不想麻烦,也有现在的白纸灯笼,可以直接在上面做画,制成成品。

许问就在这个摊位上试了一下。

他选的当然是全套工艺,还选了最难的双层宫灯。

这种宫灯的灯架用的不是竹子,而是木头,还需要比较好的木头材料,对韧性需要很高,这样才不容易变形。

连木不用钉,只用榫卯,这是许问极为擅长的,灯笼师傅只教了个大概,他就稍微思考了一下,开始动手制作。

来这里玩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师傅也是把这一大两小当普通人看待的,这时候一看,眼睛就直了。

许问在木匠这一行,已经能入殿堂,他精擅十八巧,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他做出来的东西与师傅说的不大一样,虽然并不脱规则,但就是与众不同。

师傅一开始还在教,不久就闭了嘴,一边心不在焉地照应着其他人,一边盯着许问,看他动作。

最后许问做完,把灯架拿到他面前,他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目光极为惊喜。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没多久就把灯架还给了他,教他怎么剪贴窗纱,进行裱糊。

裱糊工作也是许问熟悉的,不过以前学的都是裱画,表面平整,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细节。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快就掌握了师傅说的,裱得相当漂亮,每一部分的窗纱都非常平整,没有一寸浮凸或者翘起,边缘不露一点缝隙,完美得惊人。

“漂亮!”师傅终于忍不住赞出了声,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吧?不,这水平,已经不是孩子了,在家里也能独挡一面吧?”

“确实是学过的。”许问承认,笑得温和而谦虚。

“嗯……”师傅打量了他一下,

突然问道,“那我再教你一种,你来试试?”

“好啊!”许问当然不会拒绝。

师傅教的,是走马灯的一种。

走马灯很多人都很熟悉,点起蜡烛之后,它外壁上的图案会不断旋转,像行人走马一样,因此得名。

许问有所听说,知道这大概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没仔细研究过。

这位姓温的师傅笑了起来,擦擦手,把其他顾客交给了自己的徒弟——他一家占了两个铺面,徒弟数量在一路走来看见的师傅里也算多的,有点让人意外。

毕竟灯笼这个东西,在大部分人看来都是马上就要被电灯完全取代了的。

温师傅先教他走马灯的原理。

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灯笼内部形成一个小小的结构,当灯内点上蜡烛的时候,烛火产生的热力会造成气流,让轮轴转动。

轮轴带动周围的剪纸,不断转动,于是灯壁上的影子也就会不断变化了。

当然,也有用轮轴直接带动灯壁的,但灯架比较重,往往需要更多的动力,所以这种情况常常使用高梁秸杆制作的灯架,自重比较轻,转起来会更容易一点。

温师傅教许问的是综合了这两者的改进版,双层轮轴,里面的剪影架能转,外面的灯壁也能转。

而且他做的这个灯架还是木制的,非常结实,不用担心随便就会坏掉。

然后,许问在温师傅身上得到了熟悉的感觉。

他能做到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轮轴与灯笼本身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热力更好汇聚,能产生更大的功效。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技术足够好,每一个零件都打磨得极为精准,能极大地减少相互作用时的摩擦力。

于是许问也知道了他把这个教给自己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

他看出了许问在木工上的造诣,看出了他能做到。

许问确实可以。

在他看来,温师傅是一个墨工的水平,但他已经天工一境了。

他顺利完成了温师傅教他的每一项工作,更青出于蓝,完成得更加出色。

最后,灯笼完成,蜡烛点起,微黄的光芒穿过灯笼表面,往四周透射着蒙蒙的光晕。灯壁上,双层灯影向着不同的方向旋转,相互辉映,生动地讲述着一个无声的小故事。

“哇!”旁边有妈妈带着小孩路过,正好看完了最后一个过程,发出了惊奇的感叹。

她小跑到桌子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把这个幽默又易懂的小故事看完,发出了格格的笑声,

接着又盯着灯笼,仿佛已经完全被它迷住了。

“做得太漂亮了。”温师傅也在看着那个灯笼,眼中难掩欣赏,接着他又以同样的目光看向许问,问道,“学了很长时间吧?”

“多谢温师傅教导。”许问没有正面回答,郑重地道谢。

虽然不属于十大门类之中,但他确实又学到了一个新技能。

荣显和高小树也在旁边做灯笼,他俩做的比许问这个简单,做得也非常起劲。

他俩在做的灯笼非常符合他俩个人的特色。

荣显天马行空,充满了奇特的想象;高小树极为专注,工作起来就好像踏进了只有他一人的世界,每一个细节都扎扎实实,做得极其之好。

他俩都是初级木工,学过十八巧,底子很好。

温师傅教完他们制作基础,他徒弟就没什么可做的,抄手站在一边,看上去还挺佩服这两个小孩的。

“温师傅,你觉得这灯笼,还做得下去吗?”

许问移开目光,环视四周。对这项手工活感兴趣的人的人还挺多的,很多人都会心动,掏钱买盏纸灯笼,在上面涂鸦画画,高高兴兴地拎走。

店里还有那种手捧的莲花形小灯,买这个的人也很多,回头可以放在水里,为生者祈福,寄逝者哀思。

但可想而知,这都是因展销会而生的,莲花灯放了就没了,白纸灯笼被带回家没多久之后,也会被扔进垃圾堆里,同时扔进去的,还有今天晚上产生的浓浓兴趣。

毕竟,这只是玩物,现在人们真正用来照明的,只会是电灯,更方便、更安全、也更耐久。

“为什么做不下去?”刚刚有人来买莲花灯,温师傅做成了这笔生意,一边收钱,一边反问许问。

“就说这个灯。”他拎起一盏灯,展示给许问看,“注意了它的材料吗?玉米做的,可以自分解。放进水里一段时间,就会化了,不会给河水造成任何污染。这种环保型,专门用来放灯,用了什么也不用担心。这是我一个徒弟,从猫砂得来的灵感。”

“这种呢?”他又换了一盏给许问看,“是香薰型。也可以漂在水上,但防水。点火之后,它在照明的同时,会非常缓慢地挥发,散发出怡人香气,一夜之后,灯灭香散,不留踪迹。”

温师傅没正面回答许问的问题,只举了两个例子。许问若有所悟地看着他。

“跟不上时代就要被淘汰,但为什么跟不上时代?时代在变,我们也跟着变呗。”

温师傅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