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251 入定

匠心 251 入定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许问开始进行雕刻的准备工作。

江南官坊提供的材料全部都是白榆,是原木。

榆木材幅宽大,质地温存优良,变形率小,硬度和强度适中,通常主要用来制作家具。

它不算硬木,虽然能够适用一些雕刻的场合,譬如透雕与浮雕等,但由于硬度不够,相对比较有限。

而它的原木连树皮都没有去掉,木质纤维里饱含水分,没办法直接用于雕刻。

所以在正式动工之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一般来说,木材的处理主要分为人工干燥、自然干燥、简易人工干燥等几种。

人工干燥需要蒸汽室等特殊的环境,工程非常大;自然干燥利用空气流通带走水份,经年累月,需要的时间非常长。

现场这些考生能选择的只有简易人工干燥,它主要使用炭火烘烤、水浸去腊,用时比较短,但很容易产生副作用。

一个不小心,木材就会被烤得过于脆弱,动辄开裂,那是真正的废材。

要避免这种副作用,主要得靠控制火候以及处理的时间。

而要掌握这一些,必须要对木性有极深的了解。

工作台旁边准备了小炭炉和小铁锅,特制的,专门用来处理小型木料。

很快,炭火燃了起来,水汽蒸腾而起,将许问的面孔映得有些模糊。

此时他的呼吸在这一小片空间里听上去有些沉重,但由始至终,他的手却一如即往的稳定。

简易人工干燥本身分两种,第一种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的水分,第二种是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

许问采取的是第二种。

火焰蒸腾,透过特制的隔离层之后,明火消失,周围的热度非常稳定,但仍然很高。

许问用工具把它们固定在特定的位置,细心观察它们表面的颜色和细节状态,不断调整火势。

水浸又火烤,木材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很难观察确定。许问现在是视力最差的时候,他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也不受影响。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调整实在太基础。

最后,干燥而坚硬的木质零件整整齐齐地摆在他手边,随时等待着动工。

应该是为了配合雀替的形态,花窗上的雕刻以祥云、卷草、蟠螭等图案为主,形态构图相对比较简单,重复的部分比较多。

木材雕刻第一步是打胚。

工匠根据设计稿锯掉木料多余的部分,再用斧头按照作品的大体造型劈出块面,叫作“头过胚”。

第二步是把木坯置于孬上,逐步凿出形体结构,这就是“二过胚”。

第三步是将作品进一步凿实,称为“三过胚”。

整个打胚讲究打虚留实,从上到下、从前后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

这一步注意先整体后局部,要为以后的深入留出余地。

民间有行话:“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粗胚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看上去简单,其实在这一步里,已然使用几何图形将整个构思全部概括了出来,后续的工作全部蕴含其中,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化的。

如果有旁人此时留意到了许问,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里,他的眼睛仍然是半睁半闭的。

这其实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事情。

雕刻是整个工序里最细致、最耗费眼力的一项,绝大部分人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必然都会全神贯注,眼睛紧盯着刀尖和材料不放。

但许问像是胸口成竹,又像是整个心神已然与手中的木材相贯通,将要雕刻出的形状已经从木料深入呈现出来,许问要做的只是将它表现出来而已。

“你看许问。”

两名考官此时正在巡逻考场,一边散步一边交头接耳,突然,鲁考官注意到了许问,一拉同僚,小声提醒他。

冼考官看向许问。

他之前看的其实是另一边,但鲁考官一说话,他马上朝向了准确的方向,一点迟疑也没有。

“怎么了?”冼考官第一时间没看出不对,疑惑地问。

“仔细看。”鲁考官没有解释,只是又轻轻说了一句。

冼考官没有再问,而是站定脚步,彻底转过头去紧盯着许问的方向不放。

渐渐的,他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眼神同时变得凝重起来。

从他们的方向,是看不见

许问的眼睛的,因此也不可能看见他的眼睛是睁还是闭。

许问现在坐在马扎上,身体微曲,两只手稍向平伸,从他的姿态就能判断出来他在做什么工作。而就是这样的姿态,透露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他们这种老道工匠能清楚感觉到的东西。

“入定了啊这是。”冼考官惊讶地说。

“是的没错,小小年纪……”鲁考官轻声说道,话里有些意味不明,说不出是羡慕还是感慨。

“运气真不错。”冼考官说。

“有点可惜。”鲁考官却说。

工匠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入定”的现象。

这不一定是发生在老工匠身上的,有时候新工匠歪打正撞了也会碰上。

这也不是单木匠会发生的,其他门类的工匠也是一样。

这种现象很难完全解释清楚,表现就是工匠与手中的材料、要做的工作产生了共鸣,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那种感觉有些玄妙,也是许多工匠一直在追求的。因为每逢遇到这种现象,工匠们制作出来的成品都会比寻常的水平高出一筹,精品大作时而有之。

据说最顶端的高手工匠随时随地能进入入定状态,妙手偶得就能佳作天成。

中低层工匠,甚至包括许问这样才出师没出师的半学徒偶尔也会碰上,通常会被认为是“灵光乍现”,撞上大运了。

许问能在院试过程中进入入定状态,运气当然不错,两位考官推测,这多半跟他的身体状态有关。

人在进入绝境的时候,经常都能爆发出比平时更强的能量。

但也就是因为这种身体状态,让鲁考官觉得“有点可惜”。

入定的时候,只是你的精神恰巧与材料契合了,手感知觉更敏锐了。但你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不会因此有所好转。

今天现在才是院试的第二天上午,离结束还有一天半有余。

许问的身体他们都看在眼里,健康状态肉眼可见地在不断变坏。

现在这样,他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还是问题,更别提拿出出色的作品了。

难得入定却不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真的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