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匠心 > 018 说木

匠心 018 说木

作者:沙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4:45 来源:笔趣阁

连师傅走向队伍前列,在那里站定。

“我来讲一下黄杨木。”

“黄杨木,木中君子。一说黄杨无火,一说黄杨厄闰。

《酉阳杂俎》称,世重黄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以阴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

《监洞宵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咏曰,‘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苏轼自注:‘俗说黄杨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然《本草纲目》注曰,‘黄杨生诸山野中,人家多栽种之。枝叶攒簇上耸,叶似初生槐芽而青浓。不花不实,四时不凋。其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道明了其中真相。”

“民间说,千年不大黄杨木,黄杨木小材易得,难见大料。其木质坚实细腻,纹理细密通直,少见家具,多用于木雕。”

“辨认黄杨一看皮,二看芯,三闻味。黄杨皮薄如纸,芯黄如牙,色香轻淡。旧木常见油麻染色作伪,色泽僵硬无包浆,可用不尽水反复轻拭,褪色为赝,留色为真。”

连师傅说完,向四周抱了抱拳,自动退下。

许问把他说的话在心里反复回味琢磨,只觉得他说得言简意赅,虽然简要,但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周围无数人看着他,全部都呆住了。

旁边许三呆了一会儿,偷偷地捅了捅许问,问道:“你听懂了?”

许问“呃”了一声,点了点头。他正规大学本科毕业,连师傅说得又这么清楚,怎么可能听不懂?

“果然是识字的娃,就是厉害。我就听懂了一两句……黄杨木很少有大料,一般都是小料……”许三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完全消失了。他的脸涨得通红,似乎对此感到非常惭愧。

许问拍拍他的肩膀,环视四周。

旧木场的徒弟们表情都很复杂,有像许三这样惭愧的,也有一些感觉有些骄傲的样子。

其他木场各师徒的表情更加多样,但很容易看得出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听懂这段话。

许问重新回味,发现连师傅的话简单归简单,但有点太简单了,的确不太大白话。

他这种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的还好说,其他这些工匠和学徒连字都不怎么识,怎么能听得懂?

这大概也是连师傅明明实力很强,但旧木场回回都在月度评估里垫底的原因之一了。

鉴定旧木的难度当然很大,但老师讲课听都听不懂,怎么学得会东西?

“连师傅刚才讲的是黄杨木。黄杨木有木中君子之称,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黄杨木点不着火,一个是说它闰年不仅不会长得更大,反而会往里缩减。这两种说法各有出处,但前面这点其实是在说黄杨木木质非常坚实,后面一个被证明是假的,它在闰年的时候不是会往里缩,只是不会成长而已……”

许问声音很小,对着许三把连师傅刚才说的话“翻译”了一遍。

旧木场队伍里其他几个徒弟纷纷凑过来听,一听就听懂了。

“不愧是念过书的,听得好清楚!”他们非常佩服。

连师傅站在队伍旁边,跟许问隔得有点距离,理论上来说应该听不见他们说话的。这时,他却突然转过头来,用微妙的目光看了许问一眼。

许问没有留意,他翻译完,石台那边还没传出声音,他有些疑惑地抬头往那边看。

姚师傅等人正在议论,似乎该给多少分,他们也有点拿捏不定。

最后他们终于做出了决定,一个完整的“正”字被端端正正地写在了木板上。

还是五分!

许问在下面微微点头。

连师傅讲得虽然有点不大好懂,但是引经据典,论述完整,并无谬误,完全担得起这个分数。

但其他木场的学徒开始窃窃私语,明显有些忿忿不平。

连师傅说的是什么?听都听不懂,凭什么拿满分?

但姚师傅的决定他们还是不会质疑的,只是看向这边的表情就有点不太好看了……

“以前评估,连师傅也是这样说的吗?”许问突然想起一件事,好奇地问许三。

“那没有。以前这个环节,师傅都说他懒得多费口舌。”许三摇头。

“难怪。”许问点了点头。

不过他以前都不参加的话,为什么今天会突然去费这个“口舌”呢?

“说木”环节继续进行,各木场的师徒一个接一个地上前完成任务。

许问一开始还听得很认真,但是听着听着,他就无奈了。

他转头一看,发现许三用袖子掩着嘴,不露痕迹地打了个呵欠。不止是他,其他也好几个徒弟都在打呵欠。

说木就要说,这一说就不是一两句能完成的,通常都要说上比较长的一段。

而且许问还另外知道了一个附加的潜规则,就是你上一次评估所说的木项得到了三分之上,这一次就不能再拿它作为素材。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每个月都是同一款木料翻来覆去地说,怎么进步?

于是大部分人说的都是自己以前未曾尝试过的新领域,师傅们表述不清,徒弟们颠三倒四嗑嗑巴巴,连续几轮下来,能把一大段话说清楚的人都不多,更别提像金师傅这样幽默诙谐,连师傅这样简洁有序的了。

许问这才意识到一件事——最早登场的那些是各木场的大师傅,本来就是经验最老道、对木材更熟悉的那一些。

越往后走,队伍里越是呵欠连天。

许问听得算是比较认真的,他尽其可能地想从中间学到一些东西。但是渐渐的,他也开始泛起一丝困意,眼皮子有点发涩……

前方的木牌上,各木场新加的分数,几乎全是一画或者两画,有时候连一笔也没有……

当然,这么多学徒,也不是所有人都表现不佳。

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口齿伶俐,头脑清晰的。他们对着自己了解的木料侃侃而谈,听得姚师傅他们面带微笑,抚须点头。

“真好啊。”许三羡慕地说。

“嗯?”许问疑惑。

“看见大师傅们的表情了吗?挺满意的吧?这种的就会被调去玄字坊甚至地字坊了。那边吃的喝的都比这边好,不像咱们这里所有人住个大通铺,是四人一间的好房子……”许三嘀嘀咕咕,接着马上反应过来,“当然我不是说咱们旧木场不好啊……”

许问恍然。

他之前就在想,明明月度评估有竞争,大家应该认真练习才对,怎么会都表现成这样。

原来优胜劣汰,能说会道的那些都被调走了。

也对,黄字坊是木料仓库,通常不对外,不需要大家嘴皮子利索。姚氏木坊这也算是专项培养吧……

秋日的太阳渐渐向中间偏移,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中午。

各木场的学徒们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自己第二个阶段的评估,最后只剩下五位未入门的准学徒。

到现在为止,榉木场的分数仍然排在第一,红木场与柏木场的分数则拉开了一点。

红木场里有两个比较会说的徒弟,各给本场添了三分。

旧木场继续垫底,这一轮他们的表现,还不如第一轮呢。

“榉木场,刘阿大。”

杨师傅报出名字,他似乎也有点疲倦。

刘阿大上前,他说的正是榉木。他一字一句,说得非常慢,条理也不算特别清晰,但总算是把榉木的几个要点全部都表达清楚了。

上方姚师傅颇为满意地点头:“时间这么短,能记住这些已经不错了。两分。”

一横一竖两笔被划在了木板上,刘阿大有些激动地转身,金师傅向他勉励地一笑,他用力鞠了个躬,眼眶都有些发红。

刘阿大之后是何平,何平之后是陈铁,这两人表现得都不算很佳。

尤其是何平,似乎位于这种场合让他有点紧张,他直直地看着前方,明显脑袋一片空白,张了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最后时间到了,他只能怏怏退下,一分也没挣到。

吕城上了。

红木场跟旧木场站的是个对角,吕城站到队伍前端时,稍一侧头就能与许问对视。

许问跟之前一样认真,直视着吕城,吕城连头也没有偏一下,目光热切地看着姚师傅,抱拳道:“我今天想说的是金丝楠木。”

金丝楠是最名贵的木材之一,华美富丽,几乎可以说囊括了所有木材的全部优点。

吕城用尽了一切力气去夸赞它,说得花团锦簇,言辞非常华丽。

他足足说了一盏茶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上方姚师傅一直轻抚着自己的胡须,微微点头,不辨喜怒。

吕城可能把这种点头当成了一种鼓励,兴奋得连声音都变大了一些。

最后他终于说完,行了一礼,期待地看着姚师傅,又低下头,炫耀式地看了许问一眼,看得他有点莫明其妙。

姚师傅停顿了一会儿,跟旁边的人小声议论了几句,最后点头道:“讲得不错,加两分。”

吕城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才两分?

这跟他的预期可完全不同!

他不可置信地看着上方,姚师傅正向着杨师傅示意,让他把分数写上。

杨师傅似乎也有点诧异,但还是照着姚师傅的意思办了。

“说得太夸张了……”许问低声自语,摇了摇头。

说木这个环节,就类似于写说明文,要求的是清晰条理,冷静客观。吕城用了太多的修辞手法,并不符合说明文要求,当然拿不到高分。

不过听了这么多,他也大概知道姚师傅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了。

“旧木场,许问。”

听见自己的名字,许问大步上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