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魔王娇养指南 > 第1144章 牵扯到两个人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144章 牵扯到两个人

作者:风行水云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4:50 来源:笔趣阁

萧宓问她:“这两天做什么了?”

“无事可做,就昨晨贺夫人进宫陪我聊了会儿话。”暄平王后咬了咬红唇,“王上,今晚要不要早些将息?”

她眼里秋波流转,楚楚动人,有邀约之意。

别个男人见了说不定骨酥筋软,可萧宓正好搓了搓脸:

“这些折子还没批完。”他叹口气,“澜江赈灾,正是要钱的时候。”

暄平王后有些失望。夜深露重,王上也好久没去找她了。

可她知道,他是个好国君,政务实在繁忙。

萧宓把瓷碗放去一边,拿过下一个折子看,结果眉头皱起,脸色一下就阴沉了。

暄平王后一直注意他的神情,见他隐有怒容,不由得问:“怎么啦?”

卫王不语,将折子从头到尾看完,往桌上一丢:

“今年三月到七月暴雨来临之前,澜江发生商船被劫案二十六起,据说都是遭遇水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十起,越发猖狂。”

运河开通以后,澜江就是全卫国最繁忙的水域,每天船只如梭,往来商贸发达。水上商路繁荣了,难免就有人瞄上这些肥羊,想打打秋风。

偏偏澜江的支流很多,水体复杂,水匪由此滋生。

“民间押运兴起,都是地头蛇组建。凤崃山知州上奏,这其中青鱼寮快速吞并其他力量,渐成水上一霸,迫往来商船雇青鱼寮押运货物,否则就处处刁难,不得通行。”

暄平王后久居深宫,对外头的风吹草动很感兴趣:“那,雇佣了青鱼寮的商船可曾被打劫?”

“成功的只有一起。”

暄平王后奇道:“那不好么,至少它保商船平安,王上为何不悦?”

“月余之前,凤峡山清剿了两个水匪窝点。头目交代,他们就是青鱼寮人。”

暄平王后轻轻“啊”了一声:“贼喊捉贼?”

这比喻并不十分贴切,但萧宓知道她的话意:“不错,青鱼寮其实分作明暗两部。明部帮着商船押运,暗部就是水匪了。他们在水上寻找猎物,没插青鱼寮旗帜的商船就会倒霉。”

暄平王后懂了:“这么一来,商船想要平安过渡都得找青鱼寮?”

“是啊,他们赚两份钱。”押运一份,劫掠一份。

“不过是水匪,凤崃山当地灭不了么?”否则王上也不会皱眉了。

萧宓冷冷道:“你若知道青鱼寮的背景,也不会这么问了。”

他一板起脸,君王威严自显,暄平遂不敢再问。

萧宓也不再解释。

这些水匪原本都是凤崃山人,下水为匪,上地为民。官兵来了,水匪就得当地居民通风报讯,甚至藏匿掩护,难抓得很。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知州不会特地上书诉苦。所有水匪当中,最难对付的就是青鱼寮了。这中间牵涉到两个人。

其一就是大名鼎鼎的茅定胜。他原是叛匪头子,归顺萧宓后就遣散旧部,但其中不少人在凤崃山组建了青鱼寮。不消说,青鱼寮和茅定胜之间联系密切,想来后者没少从青鱼寮那里拿钱。

萧宓很不想处理茅定胜。

这个名字和他背后曾经代表的力量,是卫国隐晦而不光彩的一笔,轻易就能僚动卫人脆弱的神经。虽然凤崃山大起义罪在前卫王,可他毕竟是萧宓同父异母的兄弟。

茅定胜是主动归降的,又助萧宓登上王位,自己只得了一场富贵。萧宓若是降旨责他,无论出于什么事由,难免让人往别处联想,说当今卫王没有容人的度量,忍了这么几年终于还是对茅定胜下手。

那么,南方的卫人会怎么想,凤崃山人会怎么样?

他衷心不愿南北再生分歧。

萧宓吃掉了椒盐金饼,赞了一声:“玫瑰馅儿果然很香。”

暄平王后欢喜道:“那么我明天再做些,这回换别的馅儿。”她在攸国宫中从来不做这些,椒盐金饼是盛邑本地人喜欢的食物,她听说王上的姨母也常做这种饼子给他,才起心去学。

萧宓点头:“好,明天换个馅儿来。天色不早了,你早些睡吧。”

暄平王后也知道见好就收,当下命人收拾桌上食具,款款离开。

书房里重新又安静下来。

萧宓再命宫人奉上一盏热茶,他捧在手里没喝,却发起呆来。

茅定胜还不算麻烦,训诫几次也就好了。方才当着暄平王后的面,他没说出的是,青鱼寮背后还牵扯到一个人:

燕时初。

燕时初三年前组建“天工局”,不仅在盛邑承接燕子塔、龙口堰这些大工程,南边的大运河开凿因为赶工赶期,最后一段又难以打通,因此“天工局”也参与其中。

凤崃山知州参奏,自去年起,天工局与青鱼寮过从甚密。被抓获的水匪当中,有十余人就是前年为天工局开凿最后一段运河的劳力。

可见,二者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

并且水匪头目也招供,从盛邑开往凤巢湖的燕氏大型商船,“每月六艘以上”。

虽然凤崃山知州没有清乐伯直接掌控青鱼寮的证据,但这些事实落在有心人眼里也足够引起警惕。萧宓更清楚,燕时初和茅定胜的交情,早在起义时就已经结下了。

联想最近参燕时初的折子一本接一本,多数都从工部那里汹涌而来,他就有些头疼。

¥¥¥¥¥

次日早晨,燕三郎接到护国公府来讯:

韩昭约他吃蟹。

秋风起,蟹脚痒,此时正是吃蟹的好季节。为了应景,韩昭不在护国公府里请客,而是选择秋阳山下的浮屿小筑。

卫国的天耀宫在众国王宫中比较特殊,是依山而建,宫中就收高山流水之景。其实那么大一座山可不止建起王宫。秋阳山就隶属其山脉,是天耀宫东南十五里外一座独峰,以其风姿秀致,清湖环绕而闻名。

浮屿小筑由湖中四座岛屿串连而成,四岛分别以四季命名,种四季应时之花草。这会儿是秋天,所以秋岛上金菊斗芳、丹桂飘香,乃是骚人墨客的大好去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