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黑石密码 > 2874

黑石密码 2874

作者:三脚架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03-10 21:58:20 来源:笔趣阁

黑石电视台的采访成品中午就送到了电视台高层审核,经过审核后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直接对全国进行推送。

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林奇面对各种问题的回答都很古怪,让人有一种“这他妈也太荒谬了吧”的感觉。

可真的认真思考他的话,又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对这个国家有过多少贡献,就能够享受到怎样的待遇,这个话一点错都没有!

但为什么,就是让人觉得……怪怪的呢?

节目很快就播出了,播出之后引发了社会上巨大的反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林奇的说法持肯定态度。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在狡辩,有些人觉得林奇用一个工人和一个大资本家去作对比。

对比双方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比较。

你不能用芝麻和西瓜去比重量,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

可人们越是琢磨他的那些话,又越是觉得很他妈有道理。

毕竟贡献的大小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

别管什么压迫剥削的事情,谁缴的税最多,谁说话就硬气,就像林奇说的那样,避难所的修建来自于联邦财政。

而联邦财政,则主要来自于税收。

这就让林奇的说法成为了一个很合理的闭环,即便有人认为不应该把资本家和劳动者放在一起,但他们就是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

而且林奇也为解决那些刺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办法,查过往纳税证明,然后退税作为购房补贴。

同时各地避难所管理层,也对上中下层的房屋作出了价格标准。

其中下层普通街区的房子,至少需要二十五信用点一个平方,一次性最少购买六十平方,也就是一千五百信用点。

但这里六十平方只足够一家三口居住,并且很拥挤,想要住的更开一点,可能就需要八十到一百平方,这就是最少两千信用点了。

按照林奇提供的退税房贴,一个普通人过去十年缴纳的税顶多能退二三百信用点,这还是那种积极纳税的。

像是中层的房价就更高了,一平方最少都需要两百点以上,同时中层的房屋面积最少都是两百平方,这就意味着如果花钱购买,至少需要四万信用点。

那点退税房贴就在这样巨额的购房款中,就更没有什么存在感。

可能人们自己也没有想到,都他妈世界末日了,他们居然还和买房子扯上了关系。

当然大多数人都只是打听了一下,就没有继续讨论。

他们买不起那些中层的房子,也不打算去中层,手里能够有点钱在下层居住的开开心心的,为什么还要继续折腾呢?

这辈子都处于社会底层,也没有让他们的生活过不下去,没有理由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去折腾这些问题。

社会上对于居住在下层的讨论虽然还存在,但相较于前一段时间某些人的激烈反对,已经平静了很多。

毕竟大多数联邦人,还是讲道理的。

加上林奇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某个人,某个家庭,对联邦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和推动作用,那么他们也可以免费的进入到中层居住。

比如说发明了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一些东西,又或者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人发现过,能对科学等起到促进作用的理论或元素。

甚至是一些企业也表示,只要员工们能够努力工作,每年他们都会拿出一些名额,用来作为奖励,让表现最好的人去中层居住。

这些讨论和转变的风向让一切又回到了正轨上,即便还有些人认为这不公平,也不会影响到整体。

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经越来越冷,哪怕是联邦的最南方也都降到了零下十度左右。

中南部地区大量的避难所开始开放,并迎接第一批住客,各个电视台也在追踪报道。

这一次全球通的政策是不止报道下层的生活情况,还要报道中层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这也是所有人,第一次看见避难所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情况。

从中层的入口进入之后,就是蔚蓝色的天空和悬挂在空中的太阳。

镜头跟随着设计师,他为所有人介绍起了中层的环境。

比如说这些太阳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光源,但它会按照每天二十四个小时的推移,更变位置。

包括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之类的,也都几乎和大自然的完全吻合。

这一点和下层不同,下层的白天和晚上就是公共光源的变化,他们根本没有设计这样的太阳!

而且下层也没有好看的天空!

随后人们就看见了大块的草坪,以及一块“欢迎来到xxx城”的巨大牌子,大巴车的出现让人们有一种无法通过语言形容的情绪起伏。

仿佛这里根本就不是避难所,不是地下,而是在过去,在夏天中某一个地上城镇!

高度的绿化,还有一些飞鸟的影子,加上移动的云层,整个拍摄团队都陷入到对过去的缅怀当中。

一些感性的女性甚至都流下了激动和感伤的泪水!

中层没有海,连湖都是比较小的那种,这不是说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个世界的地下水资源并不匮乏,关键还是造价和成本问题。

上层居住空间的造价很高,成本能够吓死人,所以它可以有如同海一样的湖,还有人工海浪。

但中层居住空间的造价下来之后,再想要做大型的人工湖成本就控制不住了,所以这里只有湖泊和河流,都还是不大的那种。

但即便是这样,也让很多记者都充满了想要在这里生活的渴望!

随着大巴车进入城镇,这里就像是一个联邦看起来比较普通的小型城镇。

随处都是独栋的房子,在这里并不存在明显的社区的概念,越往市中心,房子越好。

实际上能够进入中层居住的人们,在这里也是会被区分开的。

账户里的信用点越高,他们就能够获得越靠近市中心的房子。

那些只是能够勉强达到中层标准的,则只能居住在远离中外环的位置上,真正的外环也是那些最有钱的人居住的,因为他们除了房子外,还会附带一些小农场。

当车队进入城市的中心地区后,一个繁华的城市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记者团队集体的沉默了下来,他们回想起了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

这里已经有了很多居民,他们穿着夏装在街上闲逛,路边的商店不时就有人进入,或者有人提着购物袋出来。

慢节奏悠闲的生活总是这么令人向往,这也是下层人们最渴望,却很难得到的生活状态。

记者们都得到了一张有无信用点的不记名购物卡,他们可以自由的采访,甚至是去体验购物。

整个记者团队一下子就四散开,晚上管理团队在这里的酒店招待了他们,让他们再一次感受了一把“有钱真好”的想法。

当然在看见长长的账单时,也失去了语言的能力。

其实食物并不能够说多好,只是过去普通餐厅的水准,但在物资匮乏的时候能吃上真材实料的原切牛肉,而不是合成肉。

这可能就是最奢侈的一件事!

整个采访维持了两天时间,随后记者团就回到了地面上,紧接着他们就把采访出来的结果——

中层的生活,和下层的生活,放在一起做一个对比放了出去。

黑石电视台推送的片名叫做,他们找到了两户愿意接受公开自己生活的家庭,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拍摄,然后对比。

中层的那户人家早上五点半就会起床,健身,还留出了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而此时下层受采访的家庭还在睡觉。

早上八点半,中层的家庭已经用完早餐,男主人开始继续深入的学习,进行充电,女主人也开始准备一天的食物,孩子则已经去上学了。

下层的家庭一家人才刚刚起来。

一上午,中层的家庭都在充实的活着,下层的家庭只是活着。

到了晚上,中层的家庭一家人围绕在餐桌边上谈论着一天的收获,而下层家庭的一家人,没有什么交流的吃完饭后,挤在了沙发上,看着电视剧傻笑。

晚上,中层的家庭一家人在十点钟的时候准时熄灯,下层家庭的一家人,则熬夜看电视剧看到了十二点多。

重复的两天,让很多人看完都脸红。

同时电视台也很贴心的展示了两个家庭的生活成本,中层家庭每天的生活成本大概在零点五个信用点到一个信用点之间,这是不吃肉的情况。

如果要吃肉,一天的成本会超过三个信用点。

下层家庭每天的生活成本控制在了……零点零五个信用点,主要是超时电费的支出。

这种巨大的生活成本差距,也打消了一部分人想要去中层生活的念头。

毕竟他们承受不起这么沉重的生活支出!

但这也让一些人,加深了他们想要去更好环境生活的渴望,比如说斯兰妮一家人。

对他们来说,中层和中层的生活,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而不是底层!

顶点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