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黑石密码 > 1681 银行的业务

黑石密码 1681 银行的业务

作者:三脚架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9:44:54 来源:笔趣阁

小银行有小银行的烦恼。

大银行有大银行的忧愁。

各不相同。

小银行的问题基本上用钱就解决,联邦在七大行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私人银行。

因为《反垄断法》的规定,基本上只要人们能做到符合行业规则的要求,就能轻易的踏足任何行业。

在联邦只有准入制度,没有实实在在的门禁,不会说有什么企业已经完成了准入的标准,还有人拦着不给它进入这个行业。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

私人银行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很具有联邦特色!

因为联邦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在这里没有一个统一的种族,几乎所有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

在来联邦之前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崇拜,有着不同的三观和道德要求。

最后,他们都来到了这里。

尽管这些人表面上好像已经融入的联邦内,但是有不少人,在个人财务方面,还是多多少少和联邦的体系分开的。

这也是联邦众多私人银行存在的原因!

为同族服务,也成为了这些私人银行的主要营业目的,以及客户来源。

他们开设银行,并帮同族保管他们的财物,然后按照标准利息给他们发放储息。

只要这些私人银行符合行业标准,并且有足够的保证金,金管会就会给他们批发执照。

不过私人银行的“安全等级”不够高,所以它即便拥有了大量储户和储蓄金,也不能将其中大多数拿出来,进行金融操作。

比如说联邦七大行,由于它们的体量较大,金管会给它们的安全等级较高。

这些七家银行可以将银行内百分之七十的储蓄金拿出来,进行商业投资和金融操作。

这七家银行在很多金融领域之内,既可以是投资者,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转变为庄家的存在,相对来说风险较小。

所以他们只需要有少量的保证金,就能维持银行的正常运行。

但那些小规模的私人银行不行,他们的体量很小,储户很少,储蓄金也不算多,在金融市场中更不具备统治力。

让这种私人银行把百分之七十的储蓄金拿去做金融投资,对储户们来说,就是犯罪行为!

因为私人银行在金融领域内不具备抗风险能力,一旦他们的金融投资计划失败,基本上这些钱也就找不回来了。

而他们如果想要弥补这部分的损失,就必然会动用更多储户的储蓄金!

要知道,私人银行说白了和一些私募基金会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把客户的钱拿出去做金融投资。

唯一不同的,私人银行可以向社会公开揽储,而私募基金只能定向地融资。

所以金管会在私人银行的风险控制方面比较严格。

为了避免出现私人银行因投资决策失误,导致银行破产的事件出现。

基本上私人银行的保证金最低要确保在总储蓄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和七大行正好反过来。

也就是说储户每储蓄一百块钱在私人银行里,私人银行的老板最多只能将其中的三十块钱拿出来,用于投资和商业行为。

但……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少冒险的人,加上金管会的工作模式是周期性排查,没有人举报就不会主动出击。

所以有很多私人银行实际上是在非法操作的,他们超额地将储户的钱拿出来进行商业投资行为。

有时候一部分储户需要用钱了,或者一部分合约到期了之类的,总之他们需要大量现金的时候,他们口袋里也没有钱。

他们总不能对他们的客户,以及合约对象说自己没钱。

那么挤兑一瞬间就能让他们破产。

所以在这个时候,小银行向大银行借钱,也就成为了私人银行之间的惯例。

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要借很久,他们只是要应付一下金管会的检查,或者在合约结束的时候用于应付合约。

这往往就是三五天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两周的时间。

而这种业务,在银行行业内部很普遍,以前的六大行加上林奇的黑石银行,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像是一百万联邦索尔拆解一天的利率有时候高达百分之一点击,这可是比高利贷更高的利率!

但大家都普遍的认可这样的利率,毕竟他们借的时间也不长,同时大额现金在任何领域内都需要被人尊敬。

黑石银行从正式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到现在,主要的业务和盈利还是在这些中小银行身上。

把钱借给他们利润率高,风险低。

投资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领域,总会有饱和的时候。

比如说一个企业,它可能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这个“大量”实际上也只是有实际数字的一部分。

它不可能是无限的。

但是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拆借领域里,有多少钱,都能被吃掉。

哪怕一百亿都没问题!

“……至于揽储问题,等我们各个地区的分行建造完成之后再列入日程。”

“在这之前,我们首先是要把自己目前抓稳的一些业务维持好,同时考虑在不触及同行敏感的情况下,拓展一下业务。”

“尽管目前一些快节奏的拆借和贷款能够为我们带来可观的效益,可我们还是应该考虑成立更多的投资部门。”

“让我们在投资业务和盈利业务上实现多层,多元,多选择化……”

在黑石银行的董事会上,林奇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作出了要求。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他从六大行挖来的,还有一些来自黑石财团,那些资本大鳄对加入到银行业里也非常的感兴趣。

他们愿意加入,林奇自然不会吝啬,人家给他钱花他还要拒绝,那他就是真傻。

这个行业恰好有需要有这么多的人,这些人从林奇的手中买入了一块钱的股票的同时,还会将十块钱,二三十块甚至是一百块作为增资投入到银行中!

也就是说,林奇每卖出去一万块钱的股份,黑石银行的总资产就会增加一万块的十倍,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资产!

这种明显吃亏的投资看上去好像不会有人投,但事实恰恰相反。

不仅六大行的人感兴趣,黑石财团的人感兴趣,就连那些自由金融机构也非常的感兴趣。

目前黑石银行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林奇减持到百分之三十三点四的,其余的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会作为非流通股交易给了其他股东。

其中有一部分,大约百分之十五左右,是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和六大行交换了股票。

剩下的股份里,百分之二十将会作为流通股发行上市,剩余的则作为合伙人的激励期权。

林奇会一直是银行的最大持股人,他现在掌握着一票否决的权力,因为在银行内,哪怕所有人的权利都集中在一起,也可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六点七,他们就无法对拥有三分之一以上权利的林奇发起决定性的决议。

反倒是林奇,能够一票否决他们所有的决定。

人,总要学会保护自己。

银行成立到现在,第一笔大订单就是上十亿规模的国际贷款,盖弗拉从黑石银行贷了十亿,从其他银行贷了五十多亿,一共六十亿的贷款,用于购买各种技术和军事设备。

其中飞机是很大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地面部队是否能够顺利的,安全的推进,完全取决于制空权是否能够牢牢的掌握。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发动地面战争,那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盖弗拉和彭捷奥在安美利亚上空的空战中,消耗了大量的本国飞机。

以盖弗拉本岛的工业生产能力,他们生产飞机的速度明显赶不上他们在前线消耗的,加上其他各种军事装备。

他们除了购买,没有其他办法。

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因为它不是低息的,这是正常利率的贷款,同时它对黑石银行没有实际性的资金压力。

银行支付了一半的现金给了黑石航空,剩下的一半会以每次交付为界限,进行分批分次的支付。

其他人有没有赚钱,有没有风险,林奇不在乎,反正他该得的一分没少,反而更多。

但除了这笔大生意,其他营业项目也需要尽快建立起来。

毕竟这是一个商业性质的银行,林奇也和董事会谈论过后决定推动它上市!

要让这家银行上市,并且在股票市场中实现可见的有效增长,就必须有好看的财报。

单靠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其实维持不了太久。

主要的项目,应该还是放在揽储和投资方面……

薇拉作为银行的行长,就坐在林奇的身边。

不少人对薇拉并不熟悉,也不认识,对于她为什么能成为银行行长有些困惑。

但知道她的人,对于林奇用她,倒不显得有什么好奇或者疑惑的。

因为银行总行行长这个职务,它的关键不在于这个总行行长有多强的业务能力,可以为银行揽多少储蓄,或者为银行开拓什么业务。

最重要的是,她要能够让股东们放心的同时,还对高层社会有更多的影响力。

这两点她都有,或者说站在她背后,信任她的林奇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