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诡记奇谭 > 仙山遗迹 第七十三章 村落墓葬

诡记奇谭 仙山遗迹 第七十三章 村落墓葬

作者:我是那托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3:55 来源:笔趣阁

又往前走了不远,渐渐感到了有微风刮过。我们几个都很奇怪。

“这洞里怎么起风了?我只知道在山洞入口处有风是常见现象,可们这都往里走了多远了,怎么还起风呢?”坛子嘟囔着,心存不满,因为他的眼睛里进了沙子。

我笑着调侃他:“你不平时总是说单眼皮儿的人眼睛里不容易进沙子吗?怎么这里这么多双眼皮儿的就你一个单眼皮儿的迷眼了呢?而且揉了半天也没好!”

坛子一边不停地揉着眼睛一边跟我斗嘴:“我是说不容易进,没说不进,这是个概率问题。这次偏偏就赶上我了,我有什么办法?再说了,单眼皮儿就是不容易进沙子嘛,不过......沙子进来了也......不容易弄出去......”

我们继续沿着洞穴深入,微风慢慢得大了起来,开始有了风声。不多久就变成了大风,刮得我们几个眼睛都很难睁开。

“这里有风说明前面要么是温度起了变化,要么是气压起了变化!”华天昱用手挡着脸对我们说。

许云姝也同意他的看法:“我看前面多半是地形复杂,导致气压有变,才会引起这么大的风。”

我们顶着风向里又走了很远,眼前顿时开阔,风也小了很多。这里是个巨大的圆形洞穴,远比我们之前见到的要大。而且除了我们来时走的路,还有很多路径联通到这里,围着洞穴的山壁整整一圈,怎么说也有十几条。而在这个洞穴的最中央是一个圆形的窟窿,直径至少也有个四五十米,真不知道这个大洞是怎么形成的。但最令我们惊讶的并不是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围在窟窿四周、一圈圈排列整齐的几百口棺材。

看到这些棺材最高兴的当然还是许云姝和魏鹏,本以为已经没有了线索的遗迹,现在又看到了希望。他们一见到这些棺木,直接就冲了上去,据他们猜测这

些棺木很可能就是那遗迹里的住民。

这些棺材都是木制的,下面用木头搭成两个井字架立在地上,支撑着棺材。这些棺木也并非都完整无缺,有一些棺材已经掉在了地上出现破损,甚至有些已经散架露出了其中的骨骸。但是有一点我感到很奇怪,虽然这些棺材有些损坏,可多数都是零散的,而且即使损坏,它也是原地掉落,并没有移位。可是跨过地洞在位于我们对面的棺材却是成片损毁,不仅棺木损毁而且七零八落的,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

“和洞口的那具拦路棺一样,这些棺材也都是楠木的,怪不得可以历千年而不腐。”魏鹏兴奋得说。

听魏鹏这么一说,坛子立刻蹲下去捡了一块木头敲了敲:“听听、听听,这动静儿,这才是好木头呢!要不是嫌这东西太大、太费事,我还真想带回去点,怎么也能挣上个三瓜俩枣的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里的人还真是有钱,家家死了都用楠木棺材......哎,穷鬼,你不告诉我说,在古代只有有钱人或者是贵族才用楠木做棺材吗?”

“大哥,这里是深山老林,别的没有就是树多,他们用楠木做棺材只能说明这附近盛产楠木,别的也代表不了什么!”我边说边蹲下身也捡了一块。我这一蹲下,忽然感觉不到风了,几乎就是处于无风的状态,看来这个洞里处的地方越高风力就越大。怪不得在洞穴中这么大的风力下,这些棺材还能保存到这种程度,原来是这个原因。

许云姝用手机打开了录像功能一边说着一边录着:“这里大约有四五百口棺木,推断应该是之前遗迹住民的葬尸之所。这些棺材都是用楠木打造,上面青苔厚重,但木质还很坚硬,而且它们虽然是围绕着坑洞圆形放置,但是整个棺木群是呈八卦排列。由于年代久远,看不出这些棺材以及尸骨的丧葬先后,无法判断是否是同时死亡。

因为没有仪器,只能从棺材的木质、样式和骨骼的表面来看,大致推断这些死者是同一个时期的。现在取样一号、二号,带回研究。”说完她带着手套将一块木头和一块尸骨放入了考古专用的样品袋中,以待回去研究。

听到许云姝这么一说,我也留意了起来。这些棺材一个个确实分成了八份,按照八卦的八个方位放置,只不过每个方位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明显而已。

“你们快过来看!这里有块石碑!上面还有字呢!”我和坛子觉得看许云姝他们考古挺没意思的,于是便绕着整个棺木群分头查找着,看看是否有眼镜他们留下的线索。还没等走多远,就听见坛子在那边喊。

坛子这声音一出,我们立刻都奔向了他,跑得最快的还是两位“考古学家”。

我们跑到坛子说的那块石碑前,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石碑,只是一块和山壁连在一起的平滑的石头突了出来,不过上面确实写着很多字。

我拿手电照了一下,发现上面的字一大半不认识,但这种字体我还是见过的,正是小篆。许云姝一到跟前,直接把手里的东西扔给了我:“拿着!”而她自己则用手机给石碑照起了相。这是考古里面的一条规矩,在发现文物或者文物出土的第一时间先要拍照、摄像,做好影像资料。这是由于文物因为光照、氧化等作用也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掉色、脱落、损坏,而且文物出土时所处的位置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旦进行人为的挪移,会破坏文物面世时的第一原始形态,使考古研究缺乏证据,也使人们无法一窥原貌。以最为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在刚刚出土的时候多数陶俑身上的服侍都是有颜色的。由于这些颜色多是来源于矿物质,在出土之后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产生了氧化作用,已经全部脱落。人们如果想要再看到兵马俑的原貌,就只能通过那些出土时留下的照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