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诡记奇谭 > 仙山遗迹 第四十二章 启程

诡记奇谭 仙山遗迹 第四十二章 启程

作者:我是那托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3:55 来源:笔趣阁

“当”的一声,砍刀就像是砍到了钢铁上一样,我从来没有想过人的身体竟然能够变得这么坚硬,刀砍不动、斧劈不破的。那辽代干尸没有松开掐住坛子的手,只是扭头把脸转向了我。我看得很清楚,虽然它的眼眶中黑洞洞的空无一物,可是在它眼中的深处,却闪烁着一丝诡异的红光。

辽代干尸右臂一挥,就将我打了出去,足有三米的距离。它另一只手往外一抡,坛子就被扔了出去,摔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连一直抱着的金盒也被他松开了手,滚落到了一边。现在的我们可谓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能够用来防身的无非就是砍刀、斧子等利刃以及用火,可是如今这两样都已完全失去了作用。

那辽代干尸在将坛子扔出去后,却没有改换目标,依旧向着坛子那边走了过去。

坛子人躺在地上,见辽代干尸奔着他来,第一件事不是起身逃跑,而是爬到金盒处,将盒子又抱在了怀里。只见那干尸身形略有停顿,但转瞬又再动了起来。这微小的变化却没有逃过我的眼睛。

我见辽代干尸已冲到坛子身前,来不及多想,急忙冲了上去,顾不得去想眼前是一具恶心的尸体,一把抱住了它,嘴里大叫:“坛子,你他娘的都什么时候了还忘不了那盒子,还不快跑!”

可就在我喊出来的时候,辽代干尸再次一把掐住了坛子的脖子,只是这一次它用的是双手,而我的全力阻拦丝毫起不到什么作用。

很快,坛子的眼睛开始上翻,脸色发紫,舌头外吐,恐怕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和眼镜在一旁干着急却无能为力。可是即便是死到临头了,坛子手里仍然死掐着那个金盒不放,好像要誓与它共存亡。

忽然,我发现那辽代干尸虽然手掐着坛子,可是它脸上的那双黑窟窿却始终对着坛子手里的金盒,似乎它能看到一样。

“坛子,快把你手里的金盒扔掉,都他妈要死了,还攥着这东西干什么!”我联想到刚才干尸的停顿再加上它此时的表现,于是急忙向坛子喊道

“扔远点!”

坛子听了我的话这才急忙将金盒扔掉。就在坛子将金盒扔出的那一瞬,辽代干尸松开了掐住坛子的手,转身奔着金盒去了。

我们站在干尸身后,大气不敢出,生怕它一个不高兴再去而复返找我们的麻烦。只见那干尸抱起了金盒,转身慢慢得走向了潭边的棺材。它跨进了棺材内,抱着金盒坐了下去。它的上半身直立着,正面对着我们,既像是在监视我们又像是在警告我们,警告我们不要再打这只盒子的念头。

这时,棺材又动了起来,在满潭的烈火中向着潭水中间慢慢漂去。说来也奇怪,当那木头做的棺材在漂到了潭水正中央的时候,竟渐渐得沉了下去,沉得无影无踪。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一整个的辽代墓葬经过了这一番折腾,竟没有任何的东西能留下来,就好像这个墓从未存在过一样,除了那个被烧死的巨鳌......

接着,我们顺着身后的那个山洞走了出去,出口是在半山腰的悬崖处。那里有一个不大的小洞,我们也是靠着绳索才从半山腰溜下来的。

这一次的赤峰之旅我们可以说是一无所获,最后又回到家跟家里人说了实话才凑齐了钱赔给人家。不过后来听眼镜讲,他又查了下耶律德光下葬的资料,据史料记载耶律德光的内脏放在了一个两层的盒子中,下层放的是普通内脏,而上层放的则是心。因为契丹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而心就是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要单独存放。当时古墓中的那个金盒只将下层的内脏掉了出来,而上层的心仍在盒中。想来那个辽代干尸只是要拿回自己的心,这也是它为何一直追着坛子不放的原因。

至于那具没有内脏、没有大脑的干尸为何会动,谁也不知道。即便我们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那些听众顶多是当它一个恐怖故事来听,所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我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回到家,也收拾起了娱乐的心情,再次捧起了爷爷留下的那本《清逸杂录》。因为我知道那些我曾经认为是鬼故事的文

字,其实都是我爷爷所亲身经历或是听闻真人真事,而我不知道的是,我也借此开启了一条另类的人生道路......

灵堂里的火盆里火焰仍在燃烧着,我和坛子一阵沉默,只是机械得往里投送着冥钱......

眼镜出殡的那一天,是我和坛子送他走完人世的最后一程。她的母亲在半路就已经哭晕过去好几次,小艾怕她太过激动,只好将她扶回去加以照顾。我和坛子将眼镜的骨灰放置在了公墓中,那块墓碑上刻着眼镜的名字与生卒年月。嵌在碑上的照片是他大学毕业时照的,笑得是那么灿烂,只是不知道他在那个世界里是否还能像照片里那样那么开心、快乐......

在我们这里人死后三天出殡,出殡后的第四天为头七,是死者回魂之日。由于眼镜属于横死,且死亡时间不详,所以只能依照设立灵堂之日起算。依照我们这里的习俗,是需要在头七的当天于死者逝去之地进行招魂,这样死者的灵魂才能在头七的夜里回到家中,否则的话将会迷失在找家的路上,永远不得安宁。

眼镜是死在外地,要想招魂必须去到他出事的那个地方。小艾与我和坛子商量,最后决定由我们二人陪她一起去。

在眼镜出殡的次日,我们三个人便启程动身前往都泽。

都泽是一个山东临海的一座小城,并不算出名。这里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大都过着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相比起周边的一二线城市,这里的生活压力很小。在都泽城外二十里,有一座永仙山,它依海而立,山高近千米,山体绵长也足有百里之遥。相传当年徐福东渡求取长生不老药时,就是从这里出发的。虽然外界对此种说法抱有很大的疑虑,但当地的居民却一直深信不疑,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徐福的后代。这座永仙山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温暖潮湿,其间河流山溪密布,林海茫茫。它虽不像别的名山有那么多的美石盛景,但这里的生态却保持着原始的样子,密林满布山中,常有野兽出没,而眼镜一行人便正是在这座山里出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