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美大唐 > 281 兵源

北美大唐 281 兵源

作者:白面黑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0:11 来源:笔趣阁

> ,!

如今卫戍大唐本土的军队,数量已经相当有限,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的龙骧团仍在国内,再就是骑兵部队骠骑团。△,当然还要算上装备原本穿越众维和部队超时代武器的传光团。传光团已经基本不在军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原本的传光团其实基本上已经都拆散了,进入到各部队中成为骨干和军官了。现在的传光团是后组成的,现代众的比例已经不大。传光团的兵力现在只有六百人左右,是完完全全仅留在本土的镇守部队。

国防部这些年一直都在考虑传光团的改革问题,显然随着解放军的制式武器不断老化,加上传光团士兵几乎没有上战场的经验,其战斗力就很难保证了。现在一种主流的看法是,解散现有传光团,进行重组,由各部队濒临退役,不希望远征的忠诚老兵们,组成这支卫戍部队。未来这支部队将最先装备最新锐的武器,并保持严苛的训练,作为国内的第一镇守力量。

此时的传光团显然是不在出征考虑之中的。

“龙骧团也要动么?这样的话,咱们国内等于彻底没有正规的机动力量了。”刘天颇为忧虑。

薛岳则道:“本身我们也没有面临任何有威胁的敌人,我们本身的地缘位置就使我们不需要在本土防御上付出太大心思。除了传光团之外,我们还有本地的民兵,战斗力不容小觑,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是有一分力量就用一分力量了。包括今年新编组的第四旅。我觉得也有必要直接派出去了。”

薛岳的话激起了内阁中的一片喧哗。郑和也道:“如果第四旅都可以出击。那么外籍旅也能出击了,第四旅刚刚组建才三个多月,而且训练中有太多状况,国防部本身的评估认为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第四旅才能真的如臂使指,现在还不成。”

之所以内阁中对所谓的第四旅疑虑甚大,还要说这陆军第四旅的人员构成。第四旅是在确定白南要出征的时候,国防部临时又编组起来的一支新军。比起第二旅第三旅这样本来就算是新部队的部队还新一些。第四旅也是三团制,苍狼团飞熊团迅鹰团,都是以动物的名字命名的旗号,但跟同为动物命名法的第一旅不同,第四旅也是步兵,而不是机械化步兵。

第四旅的主要兵员来自于北起卑诗州南到珈州各归化甚至未完全归化的印第安士兵,印第安士兵占第四旅的人员组成比例甚至超过了七成五,剩下的是少数的穿越众以及新移民士兵。这样的一个部队,一个步兵班里,甚至全班十名士兵都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来自不同部落说着不同语言的印第安士兵互相都不能沟通,再加上穿越众。还有带着乡音不太会说普通话的新移民,单纯是统合这支部队就是天大的麻烦了。

实际上第四旅中的印第安士兵,基本上是在第二旅第三旅选拔中落选的印第安士兵。重视勇气和荣耀的印第安男子,在归化后第一选择的职业是军人,毕竟大唐没有什么专门的打猎公司。所以在打破一个又一个部落藩篱,将印第安人“改土归流”之后,印第安人一直都是大唐主要的兵源。

第二旅第三旅中的印第安士兵,大多还能说一些普通话,交流无碍,而在第四旅中的很多人,甚至一句完整的汉语都讲不出来,不仅如此,有些家伙甚至还会在战场上剥敌人的头皮。

乃至第四旅总员额多达五千人,但是根本一点用都没有。实际上,凭着大唐已经归化超过二十万的印第安人,国防部甚至能够单纯武装起来五万印第安士兵,只是没有人会这么做。

薛岳却是少数地支持第四旅出战的人之一,他说道:“第四旅成军也差不多有四个月时间了吧,至少大部分的士兵已经知道怎么开枪,他们是无法跟连战连捷可堪重负的一二三旅相比,但是至少对付清军天地会武装,不会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我们还有龙骧团和骠骑团嘛,以这两支部队为主力,辅以第四旅的士兵,打一打顺风仗,战场是可以加速让一支部队成熟的地方。”

姚维春持否定意见,他认为:“在第四旅还没有训练完成的时候,就送他们去打仗,是不负责任的,毕竟我们讨论的是士兵们的生命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同样,让一支随时可能惹麻烦的部队上战场,更是对我们在故土的同胞们的不负责。我们一开始正是害怕外籍旅恶劣的纪律可能酿成大祸,才最终确定不派外籍旅到清国战场上去,现在让第四旅出战,也跟外籍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薛岳却道:“我觉得,第四旅虽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但是他们毕竟已经组成了四个月,我相信我们唐军的训练体系,四个月已经足以让这些士兵拥有一点理智和纪律,加强监管自然也是必须的,不过我不觉得他们会辜负我们。”

赵大岭挥了挥手,阻止了众人的争议,说道:“第四旅不能那么快出战,不过我们确实用得上他们,国防部开始着手将第四旅调往札幌,我们至多还可以给第四旅三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国防部要做一份全面地考察报告,如果考察过关,我们便投入第四旅,不过关就再想办法。清国战场上,江南地区我们看来不得不稍稍延后一下了,天地会武装的威胁正在增大。我希望,远总指抽调雪豹团和第三旅一个团的兵力,赶往广东参战。胡发奎那边的婆罗洲卫戍军战备状态也不低,让他直接从婆罗洲出发,与雪豹团他们汇合。这样,我们先期投入四千多人,足以使用。”

身为婆罗洲总督的胡发奎,当然是脑袋很灵活的人,他训练自己的婆罗洲卫戍军,其实也有参与到故土战争的想法,所以在白南出兵之后,胡发奎就将卫戍军的战备状态提升至了最高。婆罗洲居民也执行的是大民兵预备役化的战略,这次胡发奎甚至已经开始为民兵调集武器,做好穷婆罗洲之力,也要打好这一仗的准备。

胡发奎的念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婆罗洲只是他一个起步的平台,唐清战争可能是十年内大唐进行的最大规模战争。说的严重一点,很像是另一位面中的中日甲午战争。庞大的清帝国人口众多而富有,但国力无法集中**丛生军队疲弱,而大唐几乎是以赌国运的方式倾巢而动。大唐有多少兵力,基本上都派出来了。也不管这场战争对正常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一味地扩军添置武器准备补给。

不过跟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不太一样,大唐没有勒紧裤腰带,让国民饿着肚子老婆卖身地支持国家,实际上日本在赢得甲午战争之后,获得的巨额赔款也没有反哺给奉献了一切的基层民众,却是继续买兵舰又打了一场日俄战争,搜刮着海外殖民地和其他利益。在明治之后到1945年之前的日本,旧贵族财阀透支了全民的血汗,所有的利益几乎都被他们得到,用来喂养下层民众的,只有大日本帝国的荣光和对天皇的忠心报效。可以说,旧贵族财阀阶层无耻地用日本劳苦大众换来了自己的肥美生活。所以在日后,日本国内对于这种状态的反思是极多的,只不过大部分日本人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将事情归咎于战争,而罪魁祸首却在战后被美国爸爸赦免,继续用经济和日元统治了所有日本人。

虽然暂时大唐这边的情况还没有确定,但毫无疑问,这场战争的红利将惠及整个大唐,甚至整个中华民族。新的国家将在这场血火战争中孕育,苦难之后将到来的是复兴。胡发奎作为年轻一辈的政治生物,是对此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不惜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海外领的所有能战的士兵走上战场。

婆罗洲的移民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广东籍,为了鼓励他们,胡发奎甚至开了空头支票,参与战争的士兵在广东的家人,能够分得家乡的田地,家族内优秀者可以直接选拔成为公务员,经济政治利益都给到了。胡发奎足够聪明,他知道自己开出的哪些条件,国内会认下来,即便现在是开空头支票,他也有足够信心。

于是,情况就是当国防部的调令发到坤甸的时候,胡发奎表示,如果远总指能够向他提供足够的武器和补给,他能够拉起一万人的队伍。这让国防部吃了一个大惊吓。

婆罗洲在籍的居民,大约有五万人,以青壮年男性占据绝对比例,所以胡发奎存在征兵上的优势。另一方面,越南阮福映打回南部之后,西山朝的败兵和难民很多也都被送到婆罗洲了,胡发奎虽然并不信任这些越南人,但是把他们当成炮灰也是没问题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