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再起 > 第1183章草原律法

大唐再起 第1183章草原律法

作者:飞天缆车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25 来源:笔趣阁

年贡,这是草原部落的赋税。

与农耕定居百姓不同,草原是非常广阔的,每一个部落甚至有数百里的间隔,再加上一年四季的游牧,如同派遣官僚管理,收税,那是得不偿失的。

于是,就有了年贡。

每个部落人口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年贡,然后交给草原的霸主。

如今的霸主,自然就是契丹人,幽云地区的统治权转移,那么就变成了大唐。

而年贡,基本上是在十税一左右,这个比例看上去不高,实际上却是草原上中等水平,对于小部落来说,更是极限。

如,在草原上,如果想要活下去,每个家庭,至少要养活百头羊,平日里吃马奶,羊奶,只有过节时期,才能吃点肉。

天天喝酒吃肉,那是贵族的生活。

而且,除了这一成的年贡外,还得上缴首领贵族的,百来头羊,一年来繁衍数十只,除了缴税外,自己留下来的很少。

如果碰到天灾,那就只有饿死,根本就没存粮这一说。

所以,牛羊的储备,就决定了一个部落的前途,拥有的草场越大,储备就越多,就越能扛过天灾。

而年贡,对于普通的部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负担。

对于弃里斤部来说,五十帐,近百的丁壮,以及三百多余口的小部落,年贡是最大的负担。

六千多头羊,每年就得交出五百头羊,五十匹马,这般压力,几乎是泰山压顶了。

即使在幽云地区压力那么大,她也不愿意回去,因为年贡重些罢了,至少能够活下去,平日里与汉人交换一些粮食,铁骑,还能凑活。

但,在北方草原,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收年贡很少,但却不一定能活下来。

像他们这样的小部落,能活下几十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拔里,再多一些,日后会更难了!”

乌尔乞摇摇头,一脸凝重道:“汉人贪得无厌,交得更多,日后恐怕会更难熬!”

“没办法!”拔里摇摇头,说道:“这边草场太好了,咱们舍不得离开,如果唐人好对付,就将就着过着吧!”

乌尔乞看着弃里斤部放牧的羊群,以及快活的孩童,不由得沉默了:“罢了,乌满部也折腾不起了,就看看唐人是怎么说的吧!”

乌尔乞这才述说,自己是准备迁徙而走的,毕竟唐人与契丹人不同,谁知道是什么心思,几个部落一起走的话,怕是安全许多。

不过最终他还是被说服了。

实在是这里的草场太好了,如飞必要,谁想走!

整个幽州西北,蔚州,檀州,儒州,顺州,武州,新州等地,大大小小的部落数以百计,千帐以上的部落,也有十来个,定居在这片土地的牧民,超过了十万人,就连契丹人自己都分不清。

甚至比邻奚王府,也就是耶律阿保机所征服的奚人六部,就在辽西走廊北部,六部奚人自由生活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之中,服从契丹的调派,具体的内政则不会被干涉。

这些奚人自由放牧,跨域是很正常的。

杨廷璋一到武州,也就是契丹人的武定军,立马就组织人手,在麾下上万铁骑的威慑下,统辖下的部落,必须要听从号令。

由此,他甚至遵从皇帝的意思,召开了部落联盟大会议。

大大小小的部落都必须来参加,若是不从者,皆被处决。

凭借着夺取幽云的威名,这场部落会议,来的人特别多。

七月初一,在草原上都算是十分炎热的时日,数百名部落代表,参与了这次会议。

来往的,要么是头人首领,要么是儿子兄弟,都是重要的人物。

人人都对唐人的想法很好奇,各种咋七八啦的话语不断。

杨廷璋则看着众人,他数了数,约莫两百三十七人,千帐以上的部落都来了,一些太过于偏远的部落,也不再作考虑。

见此,他面对众人,刀削一般的脸上,满是郑重:“此次召集大家,主要是想来说一句,赶走契丹人后,诸位照常的在本地生活,但却要遵循大唐的律法!”

“尊敬的将军,我们对于汉字并不认识,怎么学习唐法?”某个部落的头人,瞪大了眼珠子,直接问道。

其他的部落也是叫好,对于草原牧民来说,口口相传才是王道,律法对他们完全无用。

“汉人有汉人律法,你们自然也有,天可汗规定,草原律法只有三条。”

“凡杀人偿命——”

“偷盗者为奴一月——”

“部落私斗者,头人剁左手——”

这几条出来,许多人拍手叫好,这是最公平,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

“将军,这个律法,可是大部落也要遵从?”

拔里抬起头,目光炯炯地问道。

“没错!”

杨廷璋大声道:“这是最简单的三条,也是铁律,任何部落都要遵从,从此以后,大部落,绝对不能随意欺负小部落,只要被发现,就是严惩。”

面对小部落的欢呼声,大部落脸色难看,又莫名的松了口气,能够安稳的过日子,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福分。

“将军,不知大唐年贡是怎么样的?”乌尔乞站起身,恭敬地说道:“早在四月份开春,契丹人就已经收了年贡,天可汗还收一次吗?”

“年贡,这是必须要有的,这是臣服者必须做的事情!”

杨廷璋义正言辞地说道,赋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统治的根基,岂能随便免除?

不过,考虑到契丹人已经征了一次,幽州的皇帝自然需要安抚人心,不可能横征暴敛。

“年贡的话,自今年开始,将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牛羊战马,另一种,则是丁税!”

杨廷璋看着目不转睛地众人,又看了一眼翻译,这才继续说道:“每十帐,就得出一个年满十二岁的男丁,他们将在天可汗的身边,充当亲卫,享受着最好的训练,衣食无忧。”

“也就是说,交不起年供的,可以用丁税替换。”

“将军,那男丁去当亲卫,多久回来?”拔里忍不住地问道。

“等到他们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回来,带着金银珠宝满载而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