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第一节度使 > 第八十四章 各有隐忧暂罢兵 第八十五章 驻马相见推英雄

刘备在东平陆城下百般挑战,曹操只是不理。虽然心中知晓这次难以消灭曹操,总是不甘心,又迁延三日。这一日却又收到一则坏消息,已经不是简单退兵的问题了。

原来,袁绍伤势略微好一些后,便派沮授督文丑、张郃等率兵威胁张飞、田楷,做出渡河南下之状,张飞、田楷不敢动;袁绍却暗中派朱灵率兵两千自禹亭渡河,至东郡与曹操留守东郡的谋士程昱汇合,听从其计,潜行至东阿。

管亥当日受命奔袭苍亭津,轻松将渡口攻下,放火焚毁,又回到东阿,与左黑虎汇合,扎了两座大营,互为犄角,监视东阿。东阿被刘备猛攻三日后,损失也不小,守兵不到千人,管、左二人有兵两千多,足以应对。

朱灵听从程昱建议,入夜突袭左黑虎大营,东阿令枣祗领兵出战,里应外合,大破左军,左黑虎死于乱军之中。朱灵、枣祗乘胜攻击管亥,管亥军乱,率数百人弃营走,无法渡过瓠子河,沿河南下,一路狼狈逃到范县南,才摆脱追兵,向东依次渡过瓠子河和济水,来到寿张。受命守寿张的陈禄收留管亥败兵,派人将送管亥至刘备大营。

刘备不怕公孙度、不惧青州内乱,就怕袁绍腾出手来南下。如今袁绍一部已渡河,其主力还会远吗?若其大军南下,与曹操夹击刘备于东平,则大事去矣。历史上袁绍一直率主力与公孙瓒死磕,一直到公元一九九年才真正腾出手来南下,其间虽然也有袁谭略青州、朱灵助曹操讨陶谦,但投入兵力毕竟不多。而现在不仅有袁谭、朱灵,而且还有文丑、张郃兵力,远超历史上之投入。这是因为刘备引起袁绍的忌惮了吗?

管亥、左黑虎若能守住东阿,刘备还不惧,因为张飞、田楷可以抗住文丑,袁绍军一时无法过来。但朱灵入东阿,与枣祗合力,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朱灵既可以北上攻击张飞后背,又可以南下威胁自己粮道,形势对自己大不利。

刘备严责管亥,治其败军之罪,将其贬为都伯,留在典韦部下听用。管亥既惭惧又不甘,憋着一股劲要戴罪立功。

刘政、刘晔等皆劝刘备退兵。一日后刘备先前派往陶谦、袁术处的使者先后回来。前往陶谦处的使者报告道:“陶公言道,若将军直击山阳,其愿提兵来会。”刘备问道:“陶公不肯提兵到东平来么?”使者摇头道:“陶公未接下吏此问,顾左右而言他。”刘备目视刘政、刘晔道:“陶恭祖果怀他志!”

前往袁术处的使者面带愤懑和屈辱之色,向刘备道:“袁公路非但不肯来会,且出言不逊,下吏与之争,却为其所逐。使将军受辱,下吏罪该万死,请将军治罪!”刘备细问究竟。原来袁术见到刘备使者后,一脸不屑,傲然道:“刘玄德名声不彰,德才不显,而敢号令于吾乎?吾家四世三公,吾现为后将军,位高于刘玄德,盟主当仁不让。刘玄德若有意相从,可先破曹操以自效,吾自取兖州足矣。”

听了使者转述袁术之言,刘政、刘晔等皆愤怒,刘备道:“袁公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豚犬之属耳,吾早该料到其如此行径。”决定退兵。

派使者前往东平陆城下,送信给曹操。曹操放下吊篮,将使者吊入城中,展信一看,脸色复杂,将信交给戏忠。戏忠看完道:“此必是刘备后方有变,或为袁公袭平原,或为程公据东阿。”原来曹操得夏侯渊派乐进送信后,遂派程昱前往东郡,向袁绍之东郡太守臧洪求援,试图解围东阿,并威胁刘备后路,然后留下荀彧守山阳,自己率主力急行军东下。如今推测是程昱这一手起了作用。

曹操道:“如此可否在东平拖住刘备,等仲德、奉宗断刘备粮草,吾乘其弊而破之?”

戏忠犹豫了一下,道:“刘备恐不易破,若其一意东归,我军阻之,必两败俱伤。袁公路窥视陈留,孟卓难以敌之,陶恭祖又在旁蠢动,则兖州难保也。”

曹操切齿恨道:“刘备杀吾弟,即便拼着受损,也当与他拼个你死我活!”

戏忠目视曹纯。

曹纯伤势未愈,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向曹操拜伏在地,道:“家兄之仇自有相报之日,请曹公不可因私恨而害大业,不可因私仇而损全军。悠悠苍天,纯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因放声大哭。

曹操将曹纯拉起,也哭道:“吾失子孝,肝肠寸断,惜刘备悍滑,袁术贪残,陶谦阴险,共谋兖州,欲报仇而天不假时,奈何,奈何!”

陈宫道:“如今我军三面受敌,危在旦夕,正当明公奋发之时,如何能效儿女之泣!且住悲声!”

戏忠因问道:“刘备欲与我军缔盟,两相罢兵,如何应对?”

曹操道:“吾方寸已乱,诸君且议之。”

陈宫道:“刘备之兴也勃也,根基不固,且闻其治政甚苛,必不为地方所附,不如放其东归,待其内部自生乱,我军再图之。”

夏侯惇道:“刘备麾下猛将如云,惇担心养虎为患。”

戏忠道:“虎自当戒备,但狼与狐此时欲夺我军基业,亦不可不防。若能驱狼逐狐,保住兖州,再与袁公共猎青州,捕虎不难。”

夏侯渊赞成与刘备罢战,但道:“若刘备退兵,两下休战,则当以何处为界?”

戏忠道:“信中未知,刘备言与曹公单骑会盟时议之。”

曹洪忙道:“单骑会盟不可行,此必刘备奸计,欲害明公。”

陈宫也劝谏,道:“不如宫代明公前往会之,若刘备不肯,也派一大将便了。”

曹操红着眼睛,冷冷道:“刘备敢单骑相见,吾有何不敢?若其欲犯吾,可试吾手戟!”

众人才想起曹操年轻时的事迹,略放下心来。曹操年轻时曾私入中常侍张让室,张让发觉,喊人擒拿曹操,曹操执短戟与张让十几名侍卫战于中庭,跃上墙头离去,才武绝人,毫发无伤。

经过使者来回商议,刘备全军自寿张北渡汶水,至无盐。刘备率骑兵一百至汶水北岸,曹操率骑兵一百至汶水南岸。汶水上搭一狭窄浮桥,刘备、曹操两人单骑至浮桥上相见。两方骑兵各相距数百步,若有一方意图发难,也来不及追上两人。

第八十五章驻马相见推英雄

汶水西连大野泽,东接淄水,注入大海。汶水将东平国分为南北两半,北有须昌、无盐、章县、富成四县,南有寿张、东平陆、宁阳三城。旭日东升,将汶水照得波光粼粼,河上窄小的浮桥之上,两马相对三尺而立,马上两个骑士,其一洒脱不羁、目如朗星,其一温厚如玉、面沉如水,都是三十多岁、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正是曹操和刘备。

曹操本是怀着对刘备极端仇恨和敌意,但望见刘备目中毫不掩饰的杀机,又有些困惑,问道:“与君素无仇怨,而君杀吾弟,今日会见,君反而恨意滔天,何也?何恨之深也?”

刘备道:“非私仇,乃国恨!”

曹操怫然道:“吾为汉忠臣,守土拒贼,尔悍然入境,取吾郡县,杀吾士民,谁负国恨?”

刘备一滞,不错,不能拿曹操未来之事来说他是奸臣,如今他确实处处表现得是汉室忠臣,只得道:“吾为汉宗室,汉之天下,亦吾家之天下,君跨州连郡,欲行割据之事,且君有雄才,危汉室者必君也。吾为朝廷除未发之祸乱,正出于忠心。”

曹操慨然道:“七国亦宗室,却为叛贼,平七国者忠臣,史书有载。刘君郎在益州阴图异志,君出青州昭明不臣之心,不过意图提前剪除汉室羽翼、杀害英雄志士,何须再虚词掩饰?吾虽不才,必捍卫汉室,不让君危及社稷,耿耿赤心,天日可鉴!”

刘备笑道:“形格势异,岂能一概而论。向者七国之乱时,圣主在朝,海内承平,黎庶安乐,七国之王以‘清君侧’之名而行篡逆之事,海内弃之。今天下分崩,帝主失所,奸臣窃命,盗贼蚁聚,人民流移,衰苦甚于秦世。举凡忠臣义士,无不思有报效,上辅天子,下安黎庶——他人如此,何况宗室之人乎?刘君郎虽怀二志,阴为不臣,然宗室帝胄,岂俱如此?袁氏四世三公,家声显赫,今天下汹汹,四海扰扰,袁本初世食汉禄,不思保国安民,反阴图废立,又驱逐朝廷守牧之官,窃据大州,不臣之意昭然若揭,非篡逆而何?君之所为,吾亦有所知也:汝世居谯沛之间,世代簪缨,初举孝廉入仕,仗节敢为,忠良清直;倡举义兵,诛乱除暴,谁不敬仰!吾本以汝为定乱之臣,将为朝廷柱石,何期阿附袁绍逆党,朋比为奸,未得朝廷恩命,徒倚强力而占据兖州,狼子野心,吾已知矣!乱天下者,必本初与汝也!君又何必故做豪言,图惹人笑!”

曹操大怒,冷笑道:“滔滔雄辩,难掩君擅入吾州之事实;满嘴虚词,益显君欲图兼并之野心!是非不自口中来,忠奸自有青史书!君杀吾弟,不过私仇,君怀异志,却是国恨,吾与君必不两立于世!”

刘备笑道:“好一个忠奸自有青史书!人皆言君英雄非凡、文胆武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立。”

曹操亦道:“昔日与君洛阳见过一面,君狼狈流落,凡人耳。今日方知君真枭雄也。”

两人虽然对对方的品德相互不认可,但对对方的才略却有些惺惺相惜,暗自忌惮,视为劲敌。既然今日分不出胜负,那就来日再战。至于罢兵划界等小事,两人也不啰嗦,三言两语就决定了。划界只是个形势,一旦两方谁先腾出手来,那是肯定毫不迟疑撕毁盟约的。借口还不容易找么。

最终结果还是以当前实际占据情况而来,兖州之泰山郡、济北国都归刘备。刘备还占了东郡之临邑、东平之富成、章县。刘备这次入兖州算是没有白来,过于富庶的地方没捞到,但所占郡县均处于交通要地,极有战略价值。

无盐被夏侯渊破坏,无法驻扎,刘备将大军移至章县,再次派人去劝降黄巾。与曹操休战,并不代表不能争夺黄巾了。

黄巾巢集等人在曹刘罢兵之后,知道已无去路,犹豫良久,终于归降。黄巾四支,其中瑕丘巢集、樊县张圭投刘备;蕃县周豹、驺县黄牛投曹操。樊县地处平原,与刘备控制区太远,留在此处完全是个靶子,留兵多粮道难守,留兵少则适足为虏,不如弃之。刘备与众将计议后,放弃樊县,调张圭至刚县,并在宁阳县之东背靠龙山立下营盘。刚县、龙山营、瑕丘连成一个弯弯的弧线,将兖州东下徐州的道路切断,蛇丘、章县、富成、临邑、茌平一线又将兖州入泰山郡、济北国和平原国的通道扼住。这样一来,刘备势力对曹操势力处于有利地位。

刘备召见巢集、张圭,按其部众精锐程度予以整编,各编为三部,裁撤下来的士卒在卢县、蛇丘、巨平屯田。巢集被任命为兴业校尉,守瑕丘,张圭被任命为安民校尉,守刚县,龙山营暂由徐盛率宣义校尉部守卫。

安排好兖州桥头堡各处要地的守将后,刘备即刻提大军回程。在动身前,回望兖豫二州,之后将是曹、袁、陶大战之地,突然想起一事,忙招来武卫营屯将张镇。张镇说张邈赠送典韦有功,又多立功勋,已升为百人将。刘备道:“汝速带一队精锐前往陈留圉县,保护蔡伯喈(音皆)家族来东。”

张镇挠挠头,蔡伯喈是谁人?

刘备道:“蔡伯喈都不知是谁么?当世大儒、左中郎将蔡邕是也。其为王允所杀,家人在老家圉县。如今袁公路将入陈留,势必为祸乡里,恐伤及蔡伯喈家人。吾闻蔡伯喈有女名琰,字昭姬,博学多才,不下于其父,夫死归家。汝务须保其不受伤害。最好是劝其来青州。”史载蔡琰在丈夫卫仲道死后,回到家乡,被南匈奴左贤王刘豹所掳,在胡营生活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二子,令人扼腕悲叹。这刘豹是于扶罗之子。

于夫罗本是南匈奴单于之子,率兵协助朝廷讨伐黄巾、黑山,后本国反,杀南单于,于夫罗遂留河东,见天下挠乱,与西河白波贼合兵攻掠太原、河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袁绍据河内时,于扶罗先与张杨投奔,后不遵袁绍法度,劫张杨叛之,屯黎阳。仍旧四出抢掠,曾与黑山于毒合,攻曹操,被曹操在魏郡内黄击败。圉县在陈留南部,于扶罗一直在黄河以北转悠,没有来过陈留。只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载,“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余贼及于夫罗等佐之”,这时于扶罗才进入陈留。蔡琰肯定是这个时候被刘豹掳走的。

因此,袁术才是导致蔡琰被掳入匈奴的罪魁祸首。

张镇听了刘备郑重其事的交代,心中乱想,脸上却肃然应命道:“请刘公放心,末将必保护蔡氏族人安全,护其东来!”

刘备点点头,忍不住又道:“其余人还不要紧,蔡昭姬须得仔细。”

张镇道:“末将粉身碎骨也必护蔡姑娘周全!”

刘备让他速去。刘备心中对蔡琰其实并没有什么男女之类的想法,蔡琰虽然在后世名声响亮,但都是以才闻名,从未有记载其貌如何,刘备如今贵为青州牧,一方诸侯,什么女人得不到,自不会贪恋此女。况且他也不是那种好色的性子,自公元一九零年来,至今两年多,他仍旧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甘氏。

蔡琰通文学、晓音律,乃是中国的难得瑰宝,怎能沦入胡虏手中受尽屈辱?

刘备存在的意义之一不就是扫平乱世,重建太平,并避免日后五胡乱华之惨剧么?

【感谢南州无双士,刘备反驳曹操的大段话全是其首创,在下借用。南州无双士果然辩才无双!在下叹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