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逍遥小军侯 > 533 家将

逍遥小军侯 533 家将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03:22 来源:笔趣阁

天色渐黑,夜幕降临,京城所有城门即将关闭。

咔咔咔!

驻防城门的御林卫,数十人一起用力,正推着那两扇重若泰山的大门。

这大门挺坚固,就是有些年头了,推动间,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祝修远回城。

他身后跟着言大山,以及数十个府中武士,数十骑纵马而来,烟尘滚滚,看起来很有派头。

这些武士,是前段时日,言大山陆陆续续招募来的民间武人。

祝修远和言大山,计划将这些武士,打造成江城伯府的家将。

祝修远是伯爵,按规制,府中可养一千个家将。

言大山招募了许久,也才招到两三百人,差了许多,像他这样招募,速度也太慢了,不知何时才能招齐一千人之数。

于是,在筹备武举之前,祝修远就将目光,盯向那些武举失败,但本身身手不凡的人,准备借武举搂草打兔子。

本次武举,全国各地,前来报名参加者,有一万余众。

但神雷军总共才一万人,需要的军将,那就更少了。

今日武举结束,神雷军大营中,塞进来一百余人,就已经彻底饱和,再也安插不进去一人了。

所以,将有许多人注定不能通过武举。

但不可否认,这些人中,埋藏了许多人才。

祝修远看中的,就是这些人!

其实从武举的第二天开始,言大山就开始行动了,暗中招募,到今为止,已经招够了一千人之数。

人是招进来了,但还要经过各种测试,更进一步筛选,若稍有不对,将立马开除,永不录用。

毕竟家将这个东西,可是说是私兵,也可以说是亲军,关键时刻,需要他们去填命的,一点儿也马虎不得。

祝修远需要的,是绝对可靠,同时又身手高强的人。

若要从这两个条件中选择其一,祝修远宁愿选择绝对可靠。

心术不正,但身手高强的人,宁可不要。

身手不行,还可以练出来,不过多花费一些时日和钱粮罢了,这对现在的江城伯府来说,完全担负得起。

另外,祝修远还打算,给家将们灌输“忠诚”、“荣誉”、“尊上”、“勇武”、“坚韧”等等理念,辅以厚饷,再制定一套严厉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

如此一来,当能打造出一支无限趋近于完美的家将。

对打造家将这件事,祝修远的兴趣格外浓厚,他亲自指点,亲自安排,有关家将的一切,甚至衣食住行等,他都亲自拍板敲定。

想当初,祝修远初见鄱阳王府中的家将时,就倍感羡慕,他当时就想,如果他能拥有一支家将的话,那该多好。

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祝修远心里自然非常激动。

另外,负责家将操练等一切事物的言大山,跟在祝修远后面,也是傻笑个不停,暗中搓手。

府中组建家将之事,言大山早就知道了,他还知道,恩公要将家将的日常事务交给他打理。

言大山曾在军中当了个小校尉,手底下也曾管理着百来号人。

他对那种军旅生活,可是十分怀念。

想当初,在江州浮梁县,言大山差点被执行宗族之法,幸得祝修远出手相救,收为仆从,他才得以活命。

能够活命,言大山已是万分感恩。

他所喜欢的军旅生活,却是想都不敢想了,他打定主意,只一心跟在恩公身边……

可是现在,恩公竟将操练家将的任务交给他……天啦,言大山简直激动坏了,傻笑了好几天。

他甚至还感觉,他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男人!

不过,操练家将,不可一蹴而就,那些新招募来的家将,尚需狠狠操练后,才堪使用。

所以,陈皇借给祝修远的金吾卫,还在他府中驻防,并没有撤走。

祝修远日常出门,身后跟随的,也只是言大山之前招募的那批家将,人数还比较少,除了保家护院外,就只能腾出数十人,跟随祝修远出门。

咔咔咔!

城门正缓慢的闭合着,已经完成了一半。

这个时候,祝修远纵马而来,身后跟着的,除了言大山外,就只有那数十个准家将……不对,现在他们应该是正式的家将了。

但见银盔银甲,手执银枪,一身的银色,稳坐高头大马,纵马驰骋,如钢铁洪流,气势非常足!

没错,江城伯府的家将,配发下来的,就是银盔银甲,外加一杆银枪的装备。

另外,还配有大刀、长剑、匕首……

虽只有数十人的规模,但远远看去,却好似千军万马,势如长河奔腾,声威浩大,隐隐透出一种无敌之姿。

这种气势,是祝修远有意让他们展现出来的。

支撑这种气势的支柱,就是祝修远所强调的“忠诚”、“荣誉”等。

有了这些内在的精神力量,这些家将们,始终满怀激荡,表现在外,就是一种无敌的气势。

不过,祝修远这么做的缘故,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为了……拉风!

没错,就是为了拉风耍帅。

因为这些家将们,银盔银甲,手执银枪,满怀激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太帅太拉风了,简直就像是神殿中的武士般,逼劲儿十足,非常感染人。

祝修远为了拉风装逼,打造出这么一支家将,后来的神雷军也受到了非常多的影响……祝修远却是不知道,以后,他府中的家将,以及帐下的神雷军,会成长成一个什么样的怪胎……

祝修远连同身后的家将们,就这样纵马奔来。

烟尘滚滚,造成的气势,竟将正用力推门的御林卫们都给镇住了。

御林卫们不由停下所有动作,但还保持着那种推门的姿势,仰着脖子,傻傻盯着奔腾而来的钢铁洪流……

城门外,官道两侧,路上的行人们,更是被震得不轻。

他们纷纷驻足,张嘴吸气,瞪圆了两眼。

其中那些青年男儿们,竟感气血上涌,热血沸腾,莫名兴奋,有种加入其中的冲动。

哒哒哒!

马蹄声渐渐止住。

祝修远在前,言大山在后,数十家将则在言大山之后,他们一起勒停马儿,停在城门前。

唏律律!

家将们胯下的战马,似有所感,估计也挺激动,马蹄不停刨着官道的青石板路面……

“还好,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

祝修远稳坐高头大马,看着驻防城门的御林卫校尉,咧嘴一笑,挥了挥手:“这位将军,请慢些关门,且容本官进城。”

那御林卫校尉,早已被伯府家将的气势所摄,他呆呆立在那里,似乎都傻掉了。

祝修远话音一落,那校尉才回过神来,他抿嘴,吞了一口唾沫,不由躬身笑道:“原来是江城伯!”

江城伯,现在可是陈皇身边的大红人,极为得宠,可以说是权势滔天。

人家在陈皇面前,轻飘飘一句话,恐怕比他一千个御林卫校尉都有用。

再者,方才那个气势……

这说明了,人家江城伯不是徒有虚名,你看看人家府中的家将,只要眼睛没瞎,都能看出不同……

所以这御林卫校尉不敢丝毫怠慢。

他紧走两步上前,脸上笑眯眯:“江城伯请进,这城门本就未曾关严,还算不得封城……你们几个,把大门推开,快推开,好让江城伯通过!”

在校尉的连声呼喝下,那些御林卫小兵们,自然不敢懈怠,忙将关了一半的大门推回原位。咔咔咔!

顿时,令人牙酸的声音又再响起。

祝修远有点感动,再次咧嘴一笑,道:“那就谢过这位将军了。”

话毕,祝修远催马前行,言大山紧随其就,然后是那数十伯府家将,一共数十余骑,穿过城门。

很快,他们就消失在城内的街道上。

那御林卫校尉满脸堆笑,望着伯府家将们的马屁股,消失在视线中,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江城伯对他咧嘴笑了,还是两次,天哪,这校尉感觉内心受到了某种鼓舞……

且说那祝修远,带着一帮人马,自进城后,也不下马,直接驰骋而过。

不过他们降低了速度,以免撞飞行人。

街上的行人们纷纷避让,躲之不及,不过因见是江城伯及伯府中的家将后,众百姓纷纷主动避让。

更有那胆大的,还大声问好。

……

不一时,回到江城伯府。

此时,天已经很黑了。

伯府大门的梁上,已经挂上了一整排的大灯笼。

两旁也是张灯结彩,装饰得非常漂亮与好看。

因明日就是上元佳节了,上元佳节,又称为“灯节”,到时候有数不尽的“灯光秀”可供欣赏。

城中百姓之家,不论贫贱,都会弄上一些灯笼,装扮家里,营造一个过节的气氛。

对江城伯府这样的高门大户来说,灯笼的规模,种类等,则是极为丰富与繁多的了。

祝修远在府门外,瞧见的那几个灯笼,还不觉得如何,只不过数量多了一些而已。

待进得府中,一眼望去,他不由张大了嘴巴。

只见各处廊道上,都挂满了各类灯笼。

宫灯、纱灯、吊灯等,造型千变,形态各异,五彩斑斓,在这黑夜中,那一条条走廊,竟好似一条条“灯河”般。

廊道上,还扎了红绸,轻轻垂下,灯笼的五色光芒,透过红绸,隐约红晕般,自然又是另外一番美景。

忽然微风拂过,灯笼上的五色丝穗,如丝如缕,迎风起舞,笼罩了灯笼光芒的红绸,也律动飘扬……

就那么一眼望去,只觉美轮美奂,恍如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灯光世界。

“不错!”

祝修远笑着点头,举步走进廊道,往主宅的方向走去,边走边赏。

祝修远知道,就在他忙碌武举的这几天,董漱玉则在府中,精心筹备过节之事。

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半个月前,元旦佳节,董漱玉也曾装扮过府邸,弄得非常喜庆。

只不过,明日的佳节,是上元,是灯节,更加注重各类灯笼的运用。

所有在祝修远看来,上元佳节的府邸,竟比元旦时的府邸更好看,更流光溢彩。

从府门到主宅,中间还有段路,祝修远缓步走动,举目四顾,到处赏灯赏景。

除了廊道装饰得异常华丽外,还有沿路上的各类亭子、楼阁等,也是灯火璀璨,极尽繁华。

另外,祝修远还看见了许多“灯树”,“栽种”在走廊两侧,将周围照得明亮,非常有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精心搭建起来的“灯楼”,光彩夺目,在天色擦黑的傍晚看去,颇有一种天上楼阁的意味。

不一时来到主宅,迎面碰到一个丫鬟,说董诚和董漱玉正在花厅中,等他过去吃晚饭。

祝修远“嗯”了一声,脸上带着笑容,心情非常美丽,因为方才看了许多花灯,身心得到了愉悦。

他举步走到花厅,果见董诚和董漱玉已然坐在那里。

另外,还有老乞丐也在位。

这几日来,老乞丐在伯府中算是安逸了,每日里吃吃喝喝,肚皮始终都是圆鼓鼓的,偶尔传授董淑贞、言大山、李卿奴他们几招……

日子过得非常潇洒。

祝修远分别与董诚、老乞丐、董漱玉见了礼,拉开椅子坐下,不过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可是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坐下后,晚饭开始,众人举筷。

吃了两口菜,扒拉了半碗饭,董诚和董漱玉就吃得差不多了。

于是就开始例行的“家庭会议”。

这次他们所讨论的,全是有关明日上元佳节之事。

董诚比较悲催,身为润州府府尹,俗务缠身,明日虽然是上元,但也要去衙门里头坐镇。

董漱玉则要继续忙碌,筹备节后之事。

老乞丐倒是悠闲了,不过他也说,待上元佳节后,再休息数日,他要离京,将去南方办一件大事……

众人聊了好一阵,忽然,祝修远终于想起来了,为啥方才他有种感觉到哪里不对劲儿的感觉。

因为他那小娘子董淑贞,竟没在这花厅里!

少了一个人!

“娘子呢?她怎么没出来吃饭?”祝修远苦笑着问道。

听了这话,董诚脸色就是一黑,冷哼一声:“就因老夫没有同意,让她今日跟着你去宫里,她就怄气了,躲在房中,不肯出来。”

祝修远神色一滞,不会吧,又耍小孩子脾气了?

“我单独给她留了饭菜,待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就带上,怄气归怄气,但饭还是要吃的……”

董漱玉说着,对外叫了一声,然后春雪进来,提着一个食盒。

祝修远苦笑,接过食盒,谢过了董漱玉,当下无事,他就拜别众人,缓步回到他们居住的那个小院。

“娘子在哪里?”

回到小院,迎面碰上夏舞和秋雯,祝修远随口就问,并顺手把那个食盒递过去。

“姑爷,小姐……小姐在房间里,从里面锁了,我们都进不去。”

夏舞脸有苦色,伸手接住那个食盒,然后又面带疑惑的看着祝修远。

“这是给娘子带的饭菜……”

祝修远疾步走到董淑贞房门前,用手轻轻一推,果然推不动,因此他又改推为拍,叫道:“娘子,为夫回来了,快快开门。”

“我听不见听不见……”

屋内传出董淑贞的声音,闷闷的。

祝修远估计,她应该用被子蒙住了头脸的缘故。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