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521章 光明 上

医侦朝野 第521章 光明 上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66年,6月6日,金口市,第一铸造厂二分厂。

盛夏的天气是火热的,而这时要是呆在一个上千度的大火炉旁边,那可就更火热了。铸造厂的工人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外晒内烤,车间内的气温怕不是要上五十度了。他们只能穿着遮蔽肌肤的工作服,两班同时待命,隔一段时间就交替一下出去乘凉喝水,不然实在是受不了。

还好,现在夜色已近,气温稍微降低了点,多少能好受些。不过,在夜幕即将到来的现在,他们也没有停工的意思,依然在操纵着大锅往砂模里小心地注入铁水,可真是勤劳啊。

第一铸造厂原本是设立在金口堡内的,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狭小的金口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又在五龙河下游的大铁厂区域设立了二分厂。大铁厂经过几年的扩建,如今炼铁高炉已经增加至四座,数量多了后,有什么检修便可以提前调整生产计划,不用让后面一系列链条停产等待了。把铸造车间设置在这里,可以更好地统筹利用铁水,提高生产效率。

二分厂刚刚出锅的这个铸造大件,就是一门重达2.5吨的巨大实验型火炮,也就是150mm口径系列火炮的第三个版本“鲲”,18倍径的长管舰炮。放在几年前,铸造如此大件对于工业部来说简直是如同登天一般的伟业,但在现在,随着炉温的提升、优质莱芜铁矿的引入和各项辅助技术的提升,这个门槛也水到渠成地跨了过去。铸造这门大炮并没费太大力气,甚至可以说驾轻就熟地就完成了,都没在内部舆论砸起多大的水花。

相比之下,另一些更新奇的需求就要有挑战性得多了。

秦晋、左武卫和姚崇义三人,正围着一个大号的铸铁圆筒,讨论着什么。

这个圆筒直径100,内部足可以装一个人进去,筒壁却只有薄薄的一层。可想而知,铸造这么一个大而薄的家伙,实在是不容易。它是前不久刚定型的“火山-3”火筒锅炉的主要组件,两个这种粗短圆筒前后铆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圆筒,再在里面固定上两个小号的贯通烟筒,之后把前后端面闭合,再加上各类阀门便成了这种新型锅炉。使用的时候,在大圆筒里面装上水,在筒下烧火,产生的烟气导入大圆筒内的两个小烟筒之中,释放一点余热,最后通过烟囱排出。这样的锅炉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热量,热效率可达70%,最高工作压力0.4mpa,额定蒸发量1t/h,能够为高功率的蒸汽机提供所需的蒸汽。更重要的是它结构简单,傻大粗黑,适合东海工业现在的技术水平,相比那些已经画出了图纸但难以量产的更先进的锅炉更有现实价值。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火山-2”锅炉,原理与火山-3一致,只是要小得多,直径只有60cm,蒸发量也只有0.2t/h,只能支持低功率的“新星-150”。所以为了配合新投产的30kw级别的“新星-180”,木工组又研发了这台火山-3,以提供更充沛的蒸汽。

“我一直有个问题,”秦晋没有一上来就对这个圆筒发表意见,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孙清南到底是怎么给蒸汽机命名的?我本以为那个150是汽缸内径,可这新星-180缸径都300mm了,怎么才180?”

新星-180是去年初正式定型的新一代蒸汽机,缸径相比最初的新星-150一下子翻了一番,达到了300mm,因此功率也有了明显提升,指示功率达到了35kw,相当强而有力了。经过几年的发展,新星-180在配套设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综合热效率相比早期型号提升显著,在运行良好的时候甚至可达8%。虽说在使用成本上仍比水力机械高得多,但是功率达到这个程度,已经产生了质变——建设同等功率的水力轮组需要对河流进行改造,消耗大量的工时和建材,后期也要持续投入维护成本,其实并不划算,而现在只需要一台占地面积不大的新星-180蒸汽机就能解决了。这意味着以前珍贵的大功率动力源可以大范围地铺开,这将带来工业体系的一次腾飞。

左武卫一摊手,说道:“其实挺简明的。第一位数字表示第几代技术,两个都是第一代,所以都是1开头;第二位数字表示定位,5表示中端,8表示高端;第三位数字表示改进型,因为是同型号的第一款,所以都是0,如果有了更新版,那就继续往后编,比如说老孙那边正要出一个150的改良版,功率升了25%,那就是151了。”

“原来如此……他这是卖显卡呢?!”

姚崇义咳了一声,说道:“我们还是说正题吧。这个g3a1壳体,把厚度从30mm降低到25mm后,重量降低了200kg,总重控制到了一吨以下——就这个样品来说,它是965kg——而成品率并没有显著降低,所以说是可行的。至于更激进的20mm版本,成品率就有显著下降了,我建议还是要再缓缓。”

秦晋点点头,又问道:“那性能方面呢?做薄了之后,铁水不容易流动,缺陷率应该会上升吧?”

姚崇义说道:“理论上是这样,但这个级别还不显著。而且薄了之后,退火会容易些,所以性能没什么差距。再说了,你这锅炉,薄弱点还是在铆接上,你有这功夫不如多回去督促工人们练练手艺!”

从轻量化和耐久性的角度考虑,锅炉最好用钢板制造,但符合要求的钢板厚度可不是凭人力能卷成圆筒的。所以,工业部一边在试着研发能够卷制钢板的机械,另一边就只能先用铸造的方法来制造需要的筒体了。而这种薄壁圆筒铸造起来同样不是件简单的工作,以铸造厂现在的技术,只能分成两段铸造才行。

工业部的木工组现在把原先的大部分低技术含量的产业都剥离了出去,专注于锅炉和动力船只的生产,也是够拼的。他们在金口湾对面的田横镇上设立了一家叫“湾口压力容器制造厂”的社营企业,秦晋木工组出身,就调去了负责。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制造锅炉,不过锅炉的主要部件却不是自己生产,而是委托资深的第一铸造厂制造,等到铸造厂把锅炉的各组件分别铸造出来,就运回厂里,用铆接的方式组装成锅炉。而铸铁性脆,若是直接就钻孔用锤子把铆钉敲上去,说不定就得开裂了,所以这个筒体还是得经过热处理,产生一定的韧性才行。显然,这个环节对锅炉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秦晋三天两头就往铸造厂这边跑,督促和监督壳体的生产。

秦晋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也只能如此。啧,焊接就不想了,卷板机什么时候能搞定啊,孙清南那边可真够磨叽的。”

蒸汽机产业是个大项目,牵扯了几乎整个工业口的精力。其中,原先的木工组主要负责产生蒸汽的锅炉,而机械组则负责利用蒸汽的蒸汽机,双方相互配合同时又相互督促,抱怨对方进度跟不上也是日常话题。

左武卫笑了笑,道:“老孙那边,既要搞这些加工机械,又得搞原动机,最近还在和陈文搞火车头,也是够忙的了。”

秦晋又努了努嘴,不服气地说道:“这几年各学院出来的尖子可被他掐去了不少,这样再搞不出点东西来可就太不应该了。算了,我还是回去关注‘洪流’项目吧,姚哥,这边你得多费心啊,今年一千千瓦的目标可就落在你这锅壳上了啊!”

所谓“一千千瓦”,指的是工业部计划大干快上,在今年内生产出功率总计1000kw的蒸汽机来。其实也不太多,有30台新星-180就满额了。这些新增功率将首先投入机械制造行业,进一步提升蒸汽机产能,循环个几次,等到产能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大规模供应其他领域了。

姚崇义拦住了他,说道:“等等,这就要天黑了,等煤气灯点亮再走吧。”

秦晋拍了一下脑门,说道:“把这茬忘了……那就赶紧点起来吧,正好趁现在还有点亮光,不然等真的完全入夜,到时候出了点差错可就不好办了。”

“也是,”姚崇义点了点头,然后紧接着对旁边的一个车间主任喊道:“马青,是时候了,开始点灯吧!”

刚才三个大佬在讨论正事,马青不好在一旁偷听,远远地躲在一边看各工组工作,现在被老大这么一喊,顿时打了个激灵,回应之后,就带着三个小伙子出了车间,往背阴处的煤气阀跑去。

不久后,他们又匆匆跑了回来,到姚崇义面前请示了一下,然后马青便亲自爬上了墙边的一个梯子,来到了墙上悬挂着的一根延伸到四面墙上的铜管旁边,左手拿着一个打火机点燃,右手扳开了一个玻璃灯罩下的阀门——几乎是在同时,一束火苗从灯罩底部冲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