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228章 火炮

医侦朝野 第228章 火炮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60年,8月14日,扬州。

今年四月,扬州曾经遭遇过一场大火,城内密集的木制建筑损失惨重,现在街边仍然能看到不少残垣断壁。但是某些重要产业,比如酒店业和娱乐业,已经率先恢复过来。扬州的这些产业一向发达,魏万程在临安见识了不少倒也不惊奇,呃,李涛也一本正经,没做出土包子的样子给东海国丢脸。陆秀夫也差不多,和往常一样没什么表情,不知是坐怀不乱呢,还是没考上进士见到李庭芝有些羞愧……

李庭芝知道陆秀夫的事,倒也没说他什么,反倒鼓励他三年之后再战。然后酒席间只谈风月不谈正事,李庭芝巴拉巴拉介绍了一顿扬州附近的名胜,招呼他们没事去看看,魏万程也习惯这种场面,之前特意改编了一堆后世的段子备着,这时候抛出来几个,惹得全场阵阵大笑。

李涛在旁边,一直琢磨着该怎么旁敲侧击询问火炮的事,但始终没有机会问出来。没想到酒饱饭足之后,李庭芝却主动说道:“饭后不消食,髀肉横生,两位,随我去校场观摩一番如何?我还有事想要请教两位呢。”

李涛和魏万程对视了一眼,知道正戏来了,魏万程上前说道:“请教不敢当,但听制置吩咐。”

……

扬州城西,校场。

李涛脑袋晕乎乎的,从一行整齐排列着的火炮后方走过。这些火炮大小各异,既有铁的也有铜的,但都是前细后粗的筒状,确实是火炮无疑!

火药在唐时就已经发明,宋金时期已经用于军事中。但之前应用水平不高,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装进瓦罐或者铁壳里,做成手雷一类的爆炸弹,这就是经常在宋时典籍中出现的“震天雷”,也有叫“火炮”的;另一种是在长枪头部装个竹筒,里面塞上火药,有时还添加一些毒物之类的,威力不大,主要是用来接战之前骚扰一下。后一种形式后来把竹筒换成了铁筒,一直用到了明朝,也就是“快枪”。

所以宋军对火药并不陌生,李庭芝自从在东海人的船上见识过真正的火炮的威力之后,便开始募人着手仿制火炮。扬州这里多佛寺,佛寺需要很多大钟、大鼎、佛像之类的东西,连带着铸造业也很发达,李庭芝轻易就找到了不少优秀的铸匠。火炮的形制并不复杂,他把意图跟工匠们一说,他们先是做了几个木模确认过形状之后,随着简单的几次尝试,很快就试造出了堪用的火炮。

最初,只是实验性质,铸出的炮都很小,但是这些铸匠几千斤的华丽钟鼎都铸得,这些小铁筒算得了什么?于是很快越造越大,甚至超出了当初仿造的狮吼炮,最大的一门达到了两千斤重,外侧还有蛟纹装饰,看着都让人害怕。

当然,他们也可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无师自通,现在这些扬州火炮还有很多问题。口径、管长、壁厚的最佳关系还没有探索出来,外壁虽然是前细后粗,但却是线性笔直变化的,没有贴合真实膛压,浪费了不少重量。炮膛铸造出来后没经过后期加工,内壁很是粗糙,截面甚至不是正圆形。引火孔钻得过大,炮弹中还有相当比例的石弹而不是与口径吻合的铁弹,这些都影响了火炮的威力。

更严重的问题是火药,这时宋军所用的火药不但没摸索出最佳配方,而且各组分也没经过提纯,更别说颗粒化了,所以威力很是欠缺。这种火药燃速不稳定,有时慢有时快,大多数时候都比东海军精心调制过的炮药快得多,这使得膛压峰值高,即使想堆量也堆不上去。结果就是炮弹的初速很低,想取得合适的威力只能堆口径了,而这又不免使得炮重过高。真论起来,除了那几门过了一千斤的确实厉害之外,剩下那些连当初的虎威炮都不一定比得过。

但是,就算再差,这也是火炮啊!

不但威力比当前常用的投石机要强悍得多,甚至灵活性也比投石机更强,人推马拉就能拉上战场,简直是革命性的武器!

李庭芝带他们参观过一圈后,笑着对李涛问道:“李少校,如何?我铸的这几门炮还入得了眼吧?”

虽然李涛他们暗自吐槽李庭芝的山寨行为,但他本人却并不以为是耻事,反而认为是光荣的事。你们卓尔小邦,我天朝上国看上你们的东西,拿来仿制一下,这不是说明看得起你们,是你们的荣耀吗?

李涛对他这得意洋洋的样子很是无语,只得随便恭维道:“实在了不得,看这大家伙,我们那边都铸不出来呢。”

这倒是实话,他指那门大铜炮重达两千斤,东海商社工业部铸造一吨重的炮都磕磕绊绊呢。

李庭芝点点头,然后又对手下的兵招呼道:“那就把……嗯,先把那门‘平虏将军’拉出来,让来使看看。”

于是扬州炮兵们就从炮列中挑了一门一千斤级的,十几个人一起上,将这门“平虏将军”拉到了前方的空地上。

李涛睁大了眼睛,试图看清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好评估他们的实力——结果让他大跌眼镜,炮兵们没装填也没定位什么的,反而摆出了一套香案,朝着大炮祭拜了起来!

他忍不住对李庭芝问道:“制置……这,这是?”

其实不用问他也知道,八成是因为火炮经常炸膛,扬州炮兵吓到之后搞了些迷信手段来。

李庭芝有些不好意思地咳了一下,含糊地道:“此乃军国利器,自然要祭过再开炮,以免冲撞了炮神。”

李涛暗笑了一下,也不追问,静看炮兵们摆弄。

前方经过一番祭祀之后,终于开始装入弹药开炮了。

“轰!”

随着一声巨响,炮弹自炮口飞了出去。

这次李庭芝特意让人用的铁弹,弹重四斤,换算下来直径差不多是85mm。由于前列的种种因素,所以初速不高,肉眼能显著看到弹道。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炮弹威力也惊人,飞出去之后慢慢落下来砸中了前面的一段土墙,溅起一大片尘土。

周围守卫的士卒,立刻喊起了“威武”之声。

但李涛看了他们的演示,反而放心了不少。

虽然火炮本身是山寨出来了,但是其它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学的。

由于李庭芝当初看到的是船载火炮,所以现在用的炮车也是与船载炮车近似的四轮车,只是轮子为了适合陆上的崎岖地形放大了不少。这种四轮车与东海产的四轮车不同,没有转向机构,前后两个轮轴是固定在一个车架上的,遇到转弯和颠簸路况时应力很大,所以车架特别厚重,重量一看就不小。而且不像陆军用的双轮炮车那样可以把大梁支在地上抵消后坐力,这种四轮炮车没有卸力的途径,只能在车前钉上两根木桩,用绳索把炮车固定住,跟船上的阻拦索一样卸力。这两点一结合,大大限制了火炮的机动力。

而且炮组的工作也很有问题,他们毕竟没见过东海人是怎么开炮的,只能自己摸索操作流程。炮组人员没什么明确的分工,基本是一拥而上。火药是用勺子舀进去,舀多少很是随性,炮弹直接扔进去,再用拖把捣实,点火用的是旧式的导火索,点燃之后要过半天才能烧尽。发射完了之后倒是会清膛,估计是当初李庭芝看到了狮吼炮旁的拖把后领悟到的,但是擦水用的干拖把居然和之前捣药用的是同一把,到现在都没出过事故真是个奇迹。

至于什么瞄准、炮术之类的,当然是更没有了,今天这演示,射击距离不过一百米左右,也只敢往城墙这么大的目标上打。还有关键的后勤工作,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要知道供应大炮所需的炮弹和火药可不是一件小事。

总之,李庭芝这边虽然有了火炮,但是战斗力还差得远。

安下心来之后,李涛做出一副赞叹的表情,对李庭芝恭维道:“实在威武!如今看来,竟比我们自用的火炮威力更胜!”

李庭芝哈哈一笑,但很快摆手说道:“李少校谦虚了,我们虽然造了出来,但很多事情还稀里糊涂的,还请李少校前去指点他们一下,也好让他们更好地为国效力!”

李涛脸上笑呵呵,暗中腹诽,抱拳说道:“定不辱命!”然后趁前面炮组还没来得及装填的机会,赶紧跑了过去。

炮组几人是从军中选出的好手,也听说过东海人的名头,知道这炮是从他们那仿制的,见李涛过来,顿时肃然起敬。

李涛先装模作样说了些精忠报国之类政治正确的话,然后仔细观察起这门“平虏将军”来。

李庭芝果然有钱,这门炮是青铜铸的,通体黄灿灿,而且还有很多装饰物,甚是喜人。不过用了一千斤铜(600kg),比原始版本的龙吟炮还要重,口径却小了一截,而且长度也短了一些,整体粗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他抓了一把火药,觉得颜色有些不对,问道:“这火药是什么时候配的?”

一个队正回答道:“有一个月了。”

李涛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能藏私,决定指点他们几招。虽然有泄密的嫌疑,但万一哪天他们跟蒙古人对上了,结果因为手艺不精而被把炮夺了去,那不是更泄密?所以还是让他们提升一下水平,立于不败之地才行。

“以后运输火药的时候,不要配好再运,而是把三组分分开装运,到了战场现配,一来防止途中出事,二来现混的更匀些,威力也强。”

“你们这炮车要改进一下,车轴要能抽出来,要是遇敌突袭,可以把车轴抽走带走,省得火炮被敌军拉跑。”

“这些拖把之类的工具,也一并拿走。”

“若是确实保不住,就在炮膛里多塞几份火药,多用几枚炮弹堵住炮口,点火把它炸掉!”

他絮絮叨叨说了几条,听得这些宋军连连点头,只是听到后来有些奇怪,怎么全是些战败了该怎么办的法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