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

医侦朝野 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59年,3月16日,蓝村镇。

陆平嘿嘿一笑,掏出一张a2大小的纸,展了开来。

“这是……八卦?”岳秀离得比较远,但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图案,中间一个圆,周围八个角都有长短不一的粗横线,这不是八卦是什么?只不过中间那个圆不是传统的太极鱼图案而是东海标志的土豆叶子和半圆图案罢了。

“嘿嘿,这就是我们的中央新城啊,”陆平不好意思地笑道,“首席找我来给新城做个规划,这一片不都是大平原嘛,想怎么设计都可以,所以就天马行空做了好几种方案。

也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做成这样。我当初想的是,首先,城市中央要有一大片广场,以免显得太局促;其次,我们后世都深受堵车之苦,所以交通一定要方便,从一开始就要规划好环路,就又围着广场设置了两圈环线;然后又将建筑沿着环路布置……最后一看,这不是八卦嘛!正好那时候杜松林来找我讨论问题,让他一参谋,一拍即合,干脆就真的按八卦形制设计了。嗯,这样,一来体现了我们的标志性元素,二来又跟罗盘很像,象征着探索精神,还不错吧。”

说完,陆平又开始详细地解说了起来,指着上面的标识,说明哪个是管委会大楼,哪个又是哪个部门的大楼,哪一片是住宅区,哪一片是商业区云云。

“是不错,我觉得挺好!”张船长首先表示了支持。

陈潜却皱着眉头说道:“杜松林整天搞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最近是不是太活跃了点?怪不得他之前找我说要把新城好好取个名字呢,原来还有这么一出啊。”

“他们活跃点不好吗?”高正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的士兵里有不少求神拜佛的,有时候讲大道理给他们不听,可付诸于鬼神却一讲就重视起来了,“现在还是蛮荒时代,宗教作为工具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以后我们遇到那啥啥和啥啥,不是任人长驱直入?他整天搞那些理论,博百家之长,战斗力够强,我看说不定还能反传播一波。”

陈潜摇了摇头,说道:“他这经书编的,战斗力确实强,但是我觉得是过于强了。杜松林编得那些个教义,确实是参考了各大宗教的长处,很有鼓动性,但是……宗教的战斗力不就是洗脑力?我们说某教不好,不就是因为洗脑后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为了对抗别人的洗脑而先给自己洗了一遍,屠龙者变成了龙,那这是胜利呢还是失败呢?”

话题突然沉重了起来,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不久后,史若云挥手打破了这诡异的气氛,说道:“这事先不急,让文化部去研究去吧,我们先说正事。陆平,按你这设计,整座城建起来,得是个天文数字吧?”

陆平一副头疼的样子,说道:“大姐头,咱们这成本核算可真是个麻烦事啊,这砖头该多少钱?水泥又该多少钱?实在是笔糊涂账。具体成本我没法算,当然真建起来的话,确实得是个天文数字。不过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咱们最初不需要建那么多,只要把地圈出来,各个部位预留好,先建几间房子凑合着用呗。

我的计划是,先在南边‘坤’位临近大道的地方建一个大院,让咱有个办公的地方,然后把广场的环路修好,后面的再慢慢扩建。等到有了一定规模,后面甚至也不用财政预算拨款了,因为我们要吃喝拉撒,肯定能吸引到附近的村民或商人过来卖东西的,到时候我们建了房子可以卖或者租给他们,说不定还有赚呢!”

众人听到后面,开始笑了起来,真不愧是搞房地产的啊。

陈潜说道:“得,我看这样,大会肯定满意。”

可是方迎波又皱起了眉头:“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凑合住在指挥部这个五角堡里?空间也不小啊——事先声明,我不是反对,只是考虑到有些人一定会这么想。”

高正摇头说道:“那不行,现在只是权宜之计,这里是军事设施,而管委会驻地肯定会有各色人等频繁出入,可不能混在一起。再说了,五角堡这里离大沽河太近,虽说现在风平浪静的,但万一发洪水了呢?所以新城一定要离河一段距离才行。”

陆平往东一指,说道:“是这个道理,所以我选了东北边一块荒地,从这里沿大道往东约两公里,再往北一公里就到了,周围农田不多,扩展空间很大,还有一个小湖和几条小河,取水还算方便。说起来,新城那里只建几间房子就行了,用不了多少钱,指挥部这里,可是守卫新城的军事基地、沟通大沽河两岸的桥头堡,这才是要花钱重点建设的地方啊!”

高正竖起了拇指,表示同意,拉着旁边的张船长说道:“说得对嘛,这里既是军事重地,又是商业要地,肯定也要好好建设一下嘛。我们之前跟海洋部都说好了,在大沽河两岸建设码头-棱堡一揽子设施,我们负责两边的堡垒,他们负责两岸的码头,展现海陆两军精诚合作、携手向前的精神,共同把这座基地建设成两岸交流的桥梁和敌人不可逾越的天堑。”

听到海陆军合作,旁人忍不住笑了出来,陈潜看了一眼他们:“再怎么说,还不是要用钱?”

史若云此时倒是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还行吧,也就需要一点启动资金,长远来看,带动中央地区的发展,这是大赚的好事。对了,新城该叫什么?你们有方案了没?”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显然是个重大政治问题,还没待人开口,张正义咳了一声,说道:“名字不能我们自己就定了,有意见的提交给大会,让大会决定吧。我看到这份上,应该问题不大了,咱们把计划整理出来,这个月就报上去吧。”

“咳,”此时方迎波打断了一下,“还是有必要加个保险。这样吧,光是蓝村一个新城太扎眼,不如我们一次多报点上去,雨露均沾,别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反正按陆平的建设模式,初期投入也没多少,事先做好计划还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考虑到他之前城阳工业区主任的位置,这个提案似乎有点司马昭之心,不过也有些道理。张正义看了看他,问道:“比如哪些呢?”

方迎波用笔点着笔记本,说道:“嗯,首先东海地区怎么说也要有一个。不过那里地域狭小,发展潜力有限,所以只设城,不用多投入,只让它自然生长就行了。设城的目的主要是安抚人心,嗯,还有,安抚那些已经在平原新区买了房子的劳工们。”

李如南无奈地摇头笑了一下,张正义继续问道:“也有道理,但是不能明说,还有呢?”

“金口区也应该设一个,长远来看,那里临近原料产地,又有海运便利,西边还有大片平原,可以提供粮食和发展空间,将来是很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工业重镇的。只是现在的金口堡位于路桥处,原先是为了军事作用考虑,但现在这个作用已经减弱了,所以设新城的话,应该向西北转移。嗯,其实我特别看好这里,只要工业部收敛一些,别把金口湾污染得太严重,那么这里将来很可能发展出一个环金口湾的巨大城市圈的。”

说完这个,方迎波见众人开始点头,才开始说出了重点:“然后就是现在的城阳地区了,这里由于工业区的缘故,已经开始有了城市化的苗头。数以百计的外来村民过来打工,附近的村民开始建房出租和从事商业活动……假以时日,必然会自发形成城市的,我们现在只需要给它一个核心,加速这个过程。”

张正义笑了起来:“是不是把青岛地区也要给你划进去?”

方迎波正色道:“后世的青岛市区丘陵太多,又没什么人烟,现在开发起来不划算。深水港的优势也用不上,除了夏天避暑也没什么用,先放着吧,给范龙城养马去。倒是李村河以北的那片,也就是后世的李村区,平地不少,水力资源还不错,周围又有山险,可以考虑作为第二基地开发一下。”

这个其实就有些远了,看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地说道:“还有现在的黄岛,有几家造船作坊,港口也不错,可比一片荒凉的青岛强多了。现在的平度,虽然已经没什么人烟,但周围沃……荒野百里,小河众多,有巨大的农业潜力。胶水河中游的明村,靠近潍州的突出部,是东西官道必经之地,将来必然是对胶水以西地区贸易的最前线。后世的莱西市,现在没有市镇,但同样农业发达,又有大沽河水运便利,也是个潜力股。嗯,这些还够不够?”

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众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张正义笑着拍手道:“哈哈,说的对,行,那就这样,咱一口气把蓝村、本土、金口、城阳、李村、黄岛、平度、明村、莱西的新城计划都给报上去,大干快上搞城市化,让大会看着批准去吧!”

说完这句,他又嘟囔了一句:“真要这么搞,也不知道这点农业还能不能撑得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