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712章 蕲水防线

医侦朝野 第712章 蕲水防线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73年,10月5日,蕲州。

石庆等人从后方冲入营地之中,一路招降纳叛,好不痛快。

营中守军前不久还是宋军,贸然转变阵营后本来就心里有所不爽,现在见攻方来势汹汹,更就没什么抵抗意志了。恰相反,他们投降起来是毫无心理压力,反倒有种解脱感。很快,石庆身后就跟了一大队人,都不用他出声,他们就主动卖力吆喝招徕起来,倒真方便了。

这团雪球越滚越大,很快又遇到了一个正在逃亡的披甲小队,立刻就有人上去喊住了他们:“前面是哪个部队的兄弟?现在大势已去,赶紧过来弃暗投明吧!”

不料披甲小队中人见了他们却没有立刻投过来,有一人出面用奇怪的口音问道:“不知这是哪位大帅带的队伍?”

石庆还没发声,刚投靠的蕲州兵们就齐刷刷看向了他,他正不好意思地要咳嗽两声,此时却异变突生——前面这披甲人突然掏出手枪,“啪”的一声朝他打了过来!

“啊!”

子弹稍有偏斜,没有打中石庆,反倒他身边一个新降兵应声而倒。石庆立刻眼珠子大瞪,又大吼道:“快,抓住他们!”

这帮人装备和武艺都不错,但毕竟人少,很快被一拥而上的蕲州兵制服。这时队中有人喊道:“我认出他们了,这是前几天才来的一帮人,一直在部将身边,也不知道是干嘛的!”

石庆闻言立刻前去察看,虽然对方很不配合,但他还是很快看出了端倪:“北人?……你们是元军!”

为首那名元军啐了一口:“老子便正是大元军中人!不日我大兵便至,你们若是识相,便——”

“啪!”

石庆一个枪托砸到他嘴巴子上:“让你猖狂!”然后却慎重起来:“原来元兵已经混入蕲州了,怪不得……”

……

另一边,蕲州城头。

管景模看到西岸营地沦陷,拦河索被撤出,大量的船只进入蕲水往上游前去,脸色苍白:“这,这……”

他本打算封锁住蕲水口,那么宋军不得不来攻打他的蕲州城,这样便能拖到元军到来,届时大局已定,蕲州民间便不用遭兵灾了。可现在封锁没几个时辰便被破了,宋军照样可以去蕲水沿线布防,几天内战事内仍会燃起……那么他这个知州舍弃了名声投敌,岂不是白投了?

一阵秋风吹过,吹得他直打冷颤。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从他背后传来:“管知州,你的兵守御功夫还是差了点啊。”

管景模不用回头也知道此人是谁,但还是回身行了个礼,说道:“让国宝见笑了。”

来人穿着一身褐色的长衫,山羊胡在风中飘舞,正是前不久孤身入蕲州,劝降了管景模的张庭珍。这封锁蕲水的主意,也是他给管景模出的,现在封锁被破,他心里也很不爽,但事已至此,恼怒也无用,还是得走一步算一步。

他走上前来,手抚女墙,说道:“也无妨。如今蔡国公也带兵到了江北,与阿里海牙元帅齐头并进,两军精兵无数,岂是小小蕲水能挡的。管知州只管守好蕲州便是,这份功劳总不会少你的。”

管景模苦笑道:“我个人对荣辱富贵无所求,只是可惜苦了蕲州百姓了。”

张庭珍对此很不屑,南朝那么多百姓,哪还差这一点,但还是说道:“管知州拳拳爱民之心,在下佩服。若是知州顾惜百姓,在下倒还有一计。宋军自恃有水师之利,把大半兵力都放到蕲水上游去守御了,河口这边只留一个营寨和几艘战船防备,这对我军反倒是个机会。宋军不知我军虚实,我军大可以佯攻蕲水中游,然后派精兵直趋河口,届时知州再派兵北上与我军里应外合,定能一举占下河口两岸。之后或者锁江瓮中捉鳖,或者遣精兵过河东进,无论如何大势都在我了。”

管景模此时也没什么主见,听他这么一说,便同意道:“那便如此吧。”

……

浠水和蕲水之间只有五十里,等宋军进入蕲水的时候,沿岸已经经常能看见元军的侦骑了。事态紧急,他们仓促在沿岸要地建立了防线。第二日,便有大队元军抵达北岸,两军就此展开了激烈的前哨战。

与此同时,宋军水师据守的道士矶对岸也出现了大量的元军,他们凭借优势兵力夺取了宋军设在江北岸的营地,反过来用火炮轰击江上的大战船和对岸的道士矶营地。元军水师也配合地大举进击,文天祥抵挡不住,只得率军后撤到下游的鸿宿洲再次组织防御。

鸿宿洲是距离蕲水口不远处的一处沙洲,向来是蕲州的江防要地,上次蒙宋战争的时候就曾被蒙军占据,后又被夏贵收复。在其上架炮就能封锁江面,停驻于此的水师还能顺便对蕲水防线进行支援,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它已经是长江中游江面上最后一道有意义的防御要地了。

文天祥正指挥人将一批重炮运到洲上,忽听一阵吟诗声传来:

“洲沙宛在水中央,荻屋蓬窗似野航。

不战弃城谁执咎,偷生避地子保伤。

卖力已化诸山寨,沽酒从开万户坊。

如此抚摩能几日,流民端复耕桑名。”

他起了兴趣,见吟诗的是抚州士绅陈世崇,便过去打招呼道:“好诗,可是随隐即兴所作?”(随隐是陈世崇的字)

陈世崇回头见是他,连忙躬身一揖,道:“不敢。此诗乃是家父所作,当年他曾过蕲州,见过当时的鸿宿洲,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不料十余年后,我这个不肖子也到了这鸿宿洲上,真是造化弄人啊。”

文天祥点头道:“原来是藏一先生的诗,难怪如此真情流露。随隐,莫说什么不肖,你们父子能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已经比天下大多数士人都更有气节了。”

“藏一先生”指的是陈世崇的父亲陈郁,他俩父子当年在临安为官,后因直言触怒了贾似道而被贬官,回了故乡抚州,前不久又响应文天祥的召唤投军。陈郁年事已高,只能在乡利用自己的威望筹措一些钱粮,将自己的儿子陈世崇派来军中投效。

陈世崇苦笑道:“或许也真是如此。我父当年过鸿宿洲之时,鄂州尚有诸多军将士人拼死抵抗,可如今却是望风而降,也不知道……唉。”

文天祥拍拍他的肩道:“不要紧,我们并非孤身作战,且战且看吧。”

……

10月7日,蕲州,漕河镇。

“轰轰……”

北方又是一轮炮击声传来,但边居谊已经习惯了,依然在扒着手中的饭。

漕河镇位于蕲水中游,是山、河、湖交界之地,也就是后世蕲春县所在,控扼住中游南下唯一一条可行的通路,因此边居谊把主力放在了这里布防。他的战争经验可比之前那些士绅们强多了,把防御阵地布置得滴水不漏,元军找不到突破口,只能定期炮击南岸泄愤。但是南岸各阵地都修建了有效的防炮工事,这种炮击几乎无效果,该吃饭还是照常吃。

但是,安稳的局势不可能一直安稳下去,很快,一份自河口而来的急报送到了边居谊面前。

“什么,河口北岸出现了大批元军?”边居谊震惊地放下了饭碗,“怎么会,阿里海牙的大营一直在我这边,日夜都盯紧了,根本没出动啊!”

说着,他拎起头盔和望远镜,出帐上了望台,观察起了蕲水北岸的元军大营:“如此人头攒动,炊烟处处,不可能是虚张声势……坏了,难道他们的后续部队到了?!”

对面挂着阿里海牙旗号的大营这两天来规模不断膨胀,到现在说不准已经超过一万人了,着实不少,但相比元军的总兵力又不多。宋军没法侦察元军的腹地,若他们有另一支大军后续抵达,那么不来与阿里海牙汇合,反倒直趋河口,也是有可能的。

河口处有水师拦截,形势较安全,没有布置太多兵力。但万一元军在北岸站稳脚跟,那么折腾出点什么就糟了。可又不能立刻大举去救,那么说不定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被元军从中路突破。

思来想去,他叫来部下苗徐,对他吩咐道:“你带一部兵,乘船下到河口,听从文安抚安排。注意随时把战况报回来与我。”

苗徐抱拳道:“定不辱命!”然后便去点兵了。

边居谊看向北岸的元军营地,感觉这时候更要打起精神来,便挥手召来部下道:“也不能光让他们打炮,我们这边也把炮推出来,给他们回以颜色!”

……

另一边,蕲水下游。

蕲水西岸不远处,有一处湖泊名曰赤西湖,此湖与蕲水之间有一条乡道。此时这条乡道上,数不尽的元兵正在汹涌南下。

蕲水上的宋军战船发现了他们,开炮对他们进行骚扰,然而岸上地势比河面高了一截,船上火炮没有那么高的仰角,对他们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元兵顺利地摧毁了几个宋兵哨站,直逼河口处的西山营地。

行伍之中,高达登上高处,向四周望去。

他之前曾派军去取长江南岸的兴**,然而兴**地形险要,元军一时也攻不进去。无奈,他只能指派一批部队继续试探着进攻,自己亲率精兵渡河到了北岸,与阿里海牙一同进取蕲州。

现在,他看到北边自己的大军军容雄壮,南边宋军却只能据营而守,东边蕲水上宋军战船形单影只,西边长江上刘整的庞大水师却已经遮天蔽日,便对部下吩咐道:“好了,把我的旗号打出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