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659章 临安事变 一 乘风破浪

医侦朝野 第659章 临安事变 一 乘风破浪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73年,4月14日,6:28,杭州湾。

韩松开完早会之后,走进了前面的舰桥之中,接过几份新收到的电报看了起来。其中第一份是本土那边史若云发过来的,用幽怨的语气表达了对他的支持,其余几份是周边几个据点对于临安情况的汇报。

他把第一份装进口袋里,然后对通信官做出了指示:“让郑林别轻举妄动,做好崇明防御,不要过来凑热闹;让陈远琪也不要急,反正他也赶不上了,集结更多的物资再一次过来。”

在机动舰队紧急南下的同时,东海国设在宋国周边的其余据点也没闲着,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河海卫队南部防区尤为紧张。这个防区现在由郑林领导,两天前他一收到消息,就在当地官府反应过来之前紧急收缩各商站的人员,准备固守崇明岛。现在东海商社在江淮流域已经有了浦东、扬州、建康、铜陵、安庆、江州等一连串的商站,可谓坛坛罐罐一大堆了,而此时宋国翻脸,这些商站都会有危险。但好在当初诸商站修建的时候就是按堡垒规格设计的,出事后又有无线电通传信息,使商站人员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坚守一段时间问题不大。只是商业渠道可能会因此损失不少,还得派船去支援或者把人撤回来,仍然有的要忙。郑林在处理这一摊子事的同时,居然还想带船去临安凑个热闹,实在是胡闹,于是就被韩松给干脆地堵回去了。

另一边,瀛山公司的陈远琪也在筹集物资和兵员,准备过来临安帮忙。他们如果从瀛山岛出发的话,到临安倒也方便,不过那边多是帆船,没机动船那么快,所以韩松就让他们等几天准备好了再出发,多携带点物资,正好给先锋部队提供补给。

通信官听了他的命令,迅速转化成精练的电报文言写在纸上,韩松确认过之后签上名,便交由电报员转化成十六进制编码通过无线电报发送了出去。

不意外的,燎原级上装备了最先进的第三代无线电系统“神州通”,能够发射及接受1-100m波长的无线电信号,最大通信范围远达2500km。现在他们即使身处茫茫大海上,信息也比大陆上的绝大多数人更灵通,战略战术价值不言而喻。为了给这套无线电系统供电,动力单元中甚至配备了在当今如同黑科技一般的发电机,能够产生最高25kw的电力,不但足以发射无线电,甚至还能供应更多的用电器。

韩松正处理着电报,航海长吴风平就凑了过来,一脸按捺不住的表情:“提督,你看,现在天亮了,风向也对了,咱们要不要?”

韩松瞥了一眼隔壁标注出来的风向和风速,会心一笑:“好啊,那就传令全舰队,升帆加速吧!”

他们之前一路走过来几乎都是正逆风,不适合升帆助航,但现在进了杭州湾转向西南前进,风从侧后吹来,这就很舒服了。所以,此时不起帆,更待何时呢?

通过中波信号,命令很快传遍了舰队其余的七艘船。几乎就在同时,标志性的东海红边两仪纹白底帆从八艘船上渐次升了起来,而两艘燎原级桅杆虽高,升帆的速度却比小号的海级还要快。这显然是得益于桅杆底部安装的电动机,能以比人力大得多的速度升起帆缆,桅杆上几乎不需要留人,便可轻松升满帆。

“时代真是不一样了啊。”吴风平看着迅速上升的帆布,感慨地说道:“这样下去,再过几年,一艘船不用十人就能开起来了吧?”

韩松摇摇头:“商船或许可以,但战舰总是少不了人的,不然万一哪里故障了或者打坏了可就抓瞎了。”

新技术意味着可靠性存疑,实际上现在船上的诸多新技术仍然位于辅助地位,用电动机升帆自然方便,可即使不用它,人力也照样能把帆升起来。别的东西其实也一样,即使把各种机械全扔海里,这仍然是一艘优秀的大船。

不久后,几艘船都升满了红白色的巨帆,帆面在钢骨的支撑和风力的吹动下鼓了起来,有力地驱动船身前进——甚至比蒸汽机的动力还要强劲,燎原号很快达到了15节的设计航速,甚至还在继续上升,到了16节,仍有上升的势头。

如此高的速度激起了高高的浪花,然后浪花又被尖锐的艏部劈开,分成两股冲刷过船身,这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乘风破浪了。各船上的画师或者有绘画技术的船员纷纷掏出了纸笔,勾绘下这难得一见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

吴风平激动地说道:“哈,据说当初海试的时候跑出过十八节的极速,真想看看啊。”

韩松也感受着这种畅快:“啊,就该是这种速度,还要更快点……不过,有点快了,驱逐舰跟不上,通知轮机组降到工况二吧。”

说来也真是惭愧,驱逐舰竟然跑得还没战巡快……不过早期机动船就是这样的,越大的船越能容纳更大的动力机组,而更大便意味着驱动效率更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最大的船就是最快的船。直到工业技术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把强力机组塞进小型舰船中,才使得小而灵活的快速战舰得以大出风头。虽说如此,但现在的驱逐舰仍然是有意义的,毕竟大船就算再快也不可能一艘船巡遍整个海区,只能依赖数量众多的小船四散侦察。

而现在,跑在最右翼的驱逐舰“蒲甘海”就传回了有用的情报。

“岸上升起了烟柱?”看到电报后,韩松立刻拿起望远镜朝右边看去,果然在远方岸边的方向有一道淡淡的烟柱可以辨认出来,不久后,西方又有更多的烟柱渐次升起。“是烽火台啊,看来我们被发现了。”

本来舰队在夜幕之中进入杭州湾,可以说无声无息,但天亮时为了确认位置接近了岸边,烟柱显眼,刚才又升起了鲜艳的东海帆,这就很容易被岸上的宋军发现了。

南宋虽一向以水师见长,但当年也曾发生过金军乘船从海上进攻临安的事件,所以对于海防并未掉以轻心,在临安周围设置了六处“海军”(这个海军指的是以海防为主要目的的军事行政区),并设有烽火台和驿站以快速通传消息。现在烽火升起,临安方面想必很快会收到消息了。

这显然有打草惊蛇之嫌,但韩松并不在意,甚至有所期待地说道:“好啊,聚过来吧,都聚过来吧,这才好一次解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